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2016-03-23 04:25曹光乔
农机化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需求信息化

吴 萍,曹光乔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 210014)



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吴萍,曹光乔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210014)

摘要:农机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经营主体及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实施主体,要推进其合作社建设就必须摸清当前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合作社对信息化的需求内容。为此,在对全国5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现状及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并简单分析影响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信息化;需求

0引言

2014年8月底,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将推进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合作社发展的主要任务。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合作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截至2014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88.4万家,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为4.5万家,占5.1%,较上年增长38.3%。尽管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但是目前缺乏针对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调研和研究。下一步要推进农机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摸清当前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合作社对信息化的需求内容。

1合作社信息化现状综述

从全国范围看,安徽省在推动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自2009年起,安徽省农委开始着手强化合作社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多方联动、市场运作”的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之路,构建了“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示范推广、指导服务”四大工作体系和“一站(网站)、一机(电脑)、一线(网线)、一员(信息员)”的“四个一”合作社信息化推广应用模式[1]。目前,合作社信息化方面文献大多数都集中在案例研究:李霖[2]通过河北的实证调研发现,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合作社电子商务已经逐步发展起来;王志军[3]等以泰安市宁阳县为例,研究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合作社的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在地理信息平台上延至开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平台;钱建平[4]等以北京市大兴区甜瓜产销合作社为例,分析了以磁卡为载体的应用系统效果;袁志华、刘清秀[5]以山东省五莲县大二山樱桃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电子商务化营销给合作社带来的效益,保证了农民利益。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合作社相关系管理系统,如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农业部监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系统、江苏省农委与征东软件公司合作推出的征东农民合作社财务软件等。从这些产品看出,市面上大部分的软件主要是针对合作社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及购销库存管理需求而设计的,产品功能不够全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个性化选择少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2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报告的调研样本共52份,样本区域分布涉及20个省份。样本合作社机具资产规模平均480万元,最小100万元,最高1 250万元,可以反映出不同资产规模农机合作社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对全国农机合作社现状分析能够提供有效依据。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计算机数量和互联网接入率、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合作社信息化创建良好的基础[6-7]。据对52份农机合作社的调研显示:有互联网接口的合作社有47个,而这些合作社都已经开通互联网能够上网,半数合作社的宽带都集中在4M。

合作社拥有的计算机平均数量为4.1台。样本中拥有最多计算机的合作社有33台, 57.7%的合作社拥有的计算机平均数量为2~4台,3.8%的合作社目前还没有计算机,具体如图1所示。

除了利用互联网,现在更多农户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据统计,社员拥有智能手机比例达到90%以上的合作社近半数,社员会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到90%以上的合作社比重近1/3。虽然合作社社员拥有智能手机比例较高,但是真正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不是很高,60%的合作社社员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在50%以下。

1)合作社信息员。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搞好合作社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合作社信息员的主要职责有信息采集、信息整理及信息报送。样本合作社中拥有专职信息员的有18家,占34.6%;没有专职信息员的合作社有34个,占65.4%。

2)合作社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情况。在合作社利用网络查询信息方面,结果显示从不利用网络的合作社有2家,偶尔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的有15家,经常上网查询信息的有35家,分别占被调查合作社的3.8%、28.8%和67.3%。在被调查的合作社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宣传的合作社有16家,占30.8%。

在查询的信息方面,查询信息最多的分别是农机产品信息、农机补贴政策、气候信息和农机作业信息,具体如图2所示。

图1 合作社拥有电脑台数情况统计

图2 合作社查询信息统计

3)合作社网站和第三方应用。在调研的合作社中,没有门户网站的合作社有40个,占76.9%;有门户网站的合作社有12个,占23.1%。从合作社网站的功能看,主要有社员信息、机具信息、作业信息、机手信息和二手机具买卖等。

4)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方面,主要是考察合作社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用到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及机具管理系统等的利用情况。据统计,有10个农机合作社具有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应用最高,达到91.7%;其次是作业管理,达到75%;再次是档案管理,达到50%。

2.2 社员应用计算机能力和掌握软件情况

近几年,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较严重,部分农民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对电脑软件等应用操作存在困难,合作社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纸质记录信息(37家合作社,占71.2%),社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在调研所列的电脑软件中,有48个合作社能够掌握相关电脑软件。其中,76.9%的合作社(40家合作社)能够掌握QQ、微信等通讯软件;59.6%(31家合作社)的合作社能够掌握用友等财务软件;50%(26家合作社)的合作社能够掌握office、WPS等办公软件。

在利用第三方应用方面,有6个合作社建立微博,占11.5%;26个合作社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占50%;18个合作社安装农机信息管理客户端,占34.6%。

2.3 信息化需求情况

2.3.1需求类型

根据信息化需求内容,将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信息化需求;另一类是外部信息化需求。

合作社内部信息化能够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例如,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规范财务操作,减少手工失误,实现财务透明化,利于年底核算分配、盈余返还;办公自动化能够使合作社的业务往来、资产负债等信息一目了然,并方便公开与共享,以此来提高合作社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实现民主管理。

合作社外部信息化能够实现对外经营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购买、作业市场信息获取,以及外出跨区时对周边加油点、维修点、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指示等。

1)农机合作社内部信息化。据统计,有内部信息化需求的合作社共有41个,需求内容最迫切的依次是社员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和机具管理。从内容上看,合作社目前最希望改善的就是合作社内部事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成员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

2)农机合作社外部信息化。据统计,有外部需求的合作社有35个,需求内容最迫切的依次是生产资料购买、农副产品销售和机具买卖。

2.3.2合作社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难易程度

1)获取信息渠道。从调研情况看,合作社面目前了解农机作业需求的主要渠道有广播电视、网络、中介人及政府等。在对了解农业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问题上的多项选择中,有63.5%的合作社选择了通过政府发布,42.3%的合作社选择了网络查询,40.4%的合作社选择了中介人介绍,如图3所示。可见,政府发布、网络查询和中介人介绍已经成为农机合作社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图3 合作社了解农机作业信息的作业渠道

从上面的问题中,也能侧面反映出目前各类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有用的信息是可以帮助农户避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信息。此类信息应该是农户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的信息,但是合作社没有第一选择其相应选项,说明这类信息应该在实践中很容易获得,可以通过大众普通传播工具就能获得,如电视、广播;但是对农户来说,农机产品信息较难获得,大部分农户还是通过农机推广人员、别人经验交流等方式获取农机产品信息。

2.3.3不同资产规模的合作社信息化需求差异

总体上看,合作社信息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不同资产规模的合作社对信息化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信息化重要性认知程度也不一样。这里将样本中的农机合作社按照不同机具资产规模分为不同组进行信息化需求差异比较,分别是100万元以下、100万~300万元、300万~500万元、500万~900万元、900万元以上,共5组。

从拥有电脑台数看,900万元以上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平均拥有电脑5.5台,位于最高;其次分别是3、3.8、4.1、4.7台。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资产规模农机合作社拥有电脑台数

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程度如下:100万~300万元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都认为信息化对合作社帮助非常大;有专业管理系统、经常通过网络查询及发布信息、雇有专职信息员及建有门户网站的农机合作社资产规模都集中在300万~500万元之间。

从信息化需求看,对于不同组别的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内部信息化需求都较为迫切(有内部信息化需求的比重都大于或等于有外部信息化需求的比重),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信息化需求

从合作社内部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看(见表2),300~500万元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需求内容与其他组别有所区别,需求内容最迫切的依次是社员培训及专家系统、农产品销售和农资库存管理及机具管理。从其他组别看,合作社目前最希望改善的就是内部事务管理信息化,包括作业信息管理、社员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我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因为我知道这是一项好技术,有可能给马卜子的农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所以我一直非常认真地配合。”刘玉回忆道。经过多次沟通,在村内确定了示范户16户,示范田23块,总共涉及示范推广面积800亩,覆盖的示范作物有玉米、葫芦、小麦和葵花,这些作物都采用了膜下滴灌。刘玉说:“他们干的第一件事是对田块进行取土检测化验,有模有样的,但我还是不怎么放心。每天都到田里‘监督’他们工作,看看他们有没有‘造假’。”刘玉告诉记者,从前期选示范地到后期每一次施肥跟踪、最后测产,他都认真参与,目的是求真务实、拿到数据,看看精准配肥技术到底能给农户带来多少效益。

表2不同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内部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

Table 2The degree of internal informatization demand of different cooperatives'captical scales

合作社资产规模/元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顺序100万以下作业管理、社员管理、财务管理100万~300万财务管理、社员管理、作业管理300万~500万社员培训及专家系统、销售与库存管理、机具管理500万~900万社员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900万以上财务管理、销售与库存管理、作业管理

从合作社外部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看(见表3),不同组别的农机合作社都对农资采购信息化和农副产品销售需求较为强烈,排在其后面的依次是机具买卖和合作社网站建设需求。合作社对外的业务内容就是农产品的销售和生产资料的采购。在实地调研中,很多合作社都希望利用互联网开通网络采购平台,提高采购和销售效率。

表3不同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外部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

Table 3The degree of external informatization demand of different cooperatives'captical scales

合作社资产规模201/元信息化需求迫切程度顺序100万以下农资采购、农副产品销售、机具买卖100万~300万农资采购、农副产品销售、合作社网站300万~500万机具买卖、合作社网站、农副产品销售500万~900万农资采购、农副产品销售、机具买卖900万以上农资采购、农副产品销售、机具买卖

综上分析,不同资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对信息化需求内容都大致相同,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机合作社信息化水平处于一个较低层次,推动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进一步分析

3.1 农机合作社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是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高。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合作社实现信息化的硬件条件。据调研看,合作社配有计算机的平均数量为4.1台,最多的合作社有33台,而且90%的合作社都已经接入互联网。这些都表明,合作社信息化的基本设施建设都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从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情况来看,合作社社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仅有59.6%的合作社能够掌握用友等财务软件,50%的合作社能够掌握office、WPS等办公软件。

2)合作社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专职信息技术人才。虽然近半的农机合作社认为信息化对合作社的帮助程度非常大,但在信息化投入方面不足;特别是人员方面,据统计仅34.6%的合作社有专职信息员。在合作社中,能够掌握信息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信息使用人才匮乏,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普及推广。要落实好合作社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一方面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另一方面加强相关培训,从而促进现有信息员专业能力的提升。

3)合作社网络和管理系统利用不足,并且缺少相关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从调研统计看,合作社没有充分利用网站进行宣传,更谈不上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利用网络进行作业供求信息发布等。

从合作社目前使用的专业管理系统看,缺乏综合性能强的信息化系统,大多数合作社都还停留在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作业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应用层次较低,信息技术未能有效渗透到合作社生产作业、经营决策和市场服务中,缺少相关合作社自动办公系统、成员培训与专家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等综合功能型较强的集成系统。

3.2 制约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调研的数据分析(见图5)可知:影响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方面,其次是政府支持力度及社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此外,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重要性也是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图5 合作社信息化影响因素统计

3.2.1内部制约因素

据实地调研所知:目前大多数合作社都有资金需求,特别是农机具购买资金需求、承包土地资金需求,再加上农户应用计算机水平有限,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合作社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就少了很多。

在笔者设置的“合作社在信息化方面下一步有什么打算”问题回答中,有16个合作社(占30.8%)的合作社回答是“还在摸索中,没有进一步打算”;9个合作社(占17.3%)的回答是“等以后有资金和人才的时候再搞信息化”;11个合作社(占21.2%)有进一步打算,内容是“打算内部建设先搞起来,买电脑等硬件设施;还有一些是正在网站完善中,建立一个简单的作业管理系统等”。

除此之外,现在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一般的年轻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都外出打工了,造成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并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因此,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方面较慢,对信息技术了解不够深入。据实地考察,合作社大部分社员都不了解合作社信息化的内容,只有合作社社长和少数社员了解合作社信息化能够给合作社带来的巨大利益。

3.2.2外部制约因素

据调研,50%的合作社认为政府扶持力度是影响合作社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在对了解农业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问题上的多项选择中,也有63.5%的合作社选择了通过政府发布。这些都表明了政府在推动合作社信息化发展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合作社信息化的建设主体包括政府、合作社和社会,目前仅靠合作社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国农机行业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农业部农机化司依托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组建了全国性农机化生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还有近年来部分地区为满足农机作业过程中各类农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而开始陆续启动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如“农机通”短信平台等。但是,这些平台重点关注农机化生产调度方面信息化,对合作社电子商务、内部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方面关注不够。

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政府对合作社信息化硬件设施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还为合作社搭建门户网站,并且为合作社免费提供财务管理软件,这些都是扶持合作社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政府的扶持重点应该转移到人才引进和社员信息化水平培训上,这样才能够提高合作社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增强合作社对信息化重要性认知,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中来。

4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合作社发展起步较晚,信息化能够成为合作社规范化的有效手段。除此,信息化建设对合作社发挥基层信息服务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合作社既能将社员的各种信息和政策需求传达给政府,又可以将政府的农业政策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农户;而让这个渠道沟通地更有效率,信息化是重要前提。

1)继续加大财政扶持,推动合作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阶段,信息化建设主体还得依靠政府。现阶段,应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用于合作社信息化示范性项目建设,率先在核心业务领域实现信息化,如农机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合作社内部综合事务电子化、门户网站及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

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政府农机化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并依托这些平台将合作社的门户网站、信息化管理系统融合在一起,提高合作社利用现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效率,并推动合作社内部信息化管理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

2)引进信息化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力度[8-9],提高合作社信息化人才素质。人才是信息化的根本,也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一要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到合作社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对信息化示范社,要求各合作社一般要确定2~3名信息员,规模小的也要有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采集、传输、发布等工作。二要加强信息员培训,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对农机合作社管理和信息人员进行培训,重点进行信息化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培训。

3)坚持合作社局部信息化先行,逐步推动全面信息化发展局面。农机合作社信息化涉及农资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销售管理、机具作业管理及农机生产作业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10],在合作社信息化过程中,应从需求迫切程度出发,以内部办公自动化为突破口,从管理最需要解决的环节入手,带动合作社整个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白玲,刘佳男,马燕.关于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8):14-18.

[2]李霖.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调查与思考—河北实证[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6):31-33.

[3]王志军,苗良,梁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7):39-41.

[4]钱建平,杨信廷,刘学馨,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模式[J].农机化研究,2008(6):6-9.

[5]袁志华,刘清秀.电子商务化营销助合作社樱桃销售走上快车道[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2):47-49.

[6]张慧玲.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20.

[7]张新红,于凤霞,唐斯斯.中国农村信息化需求调查调研报告[J].电子政务,2013(2):5-8.

[8]蔡培良,林铭沥,黄爱民.农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以闽南农村调研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9):177-178.

[9]钟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调研分析[J].农业经济,2013(7):50.

[10]丁润锁,庞俊杰.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9.

Repor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Informatization Situ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Demand

Wu Ping, Cao Guangqiao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al,Nanjing 210014,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rol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push o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s information, we should find out the situation and the demand of cooperatives informa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reserching 52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focus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cooperatives information,and analyze the factors, at las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information; demand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16)08-0257-07

作者简介:吴萍(1986-),女,江苏盐城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E-mail)wuping042@163.com。通讯作者:曹光乔(1978-),男,湖北宜昌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E-mail)caoguangqiao@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GXS4D108)

收稿日期:2015-07-10

猜你喜欢
需求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