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6-03-24 03:12宋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凉山615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肺野抗结核结核病

宋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凉山 615000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宋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凉山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痰菌涂阳率等进行观察,了解其临床特点,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血糖控制+抗结核治疗,后者仅实施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咳嗽74例,咳痰58例,发热39例,盗汗21例,咯血38例,呼吸困难25例,空洞43例;痰菌检查36例呈现阳性;影像学检查一个肺野57例,两个肺野17例,三个肺野及其以上8例。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4%)高于对照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痰菌检查为阳性等;对此类患者给予抗结核+血糖控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肺结核;临床特点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ONG Y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Prefecture, Liangshan, Sichuan Province, 615000 China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linical features

糖尿病患者的结核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6倍,其发病率达到19.3%~24.1%[1]。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病情重、疗程长和易复发的特点,糖尿病的糖代谢失调和免疫损伤可以导致肺结核迅速恶化,而肺结核的治疗反过来影响机体的糖代谢,造成糖代谢的紊乱,进一步影响糖尿病的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和早期长程抗结核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为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通过对8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82 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皆符合WHO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所发布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中对肺结核疾病的诊断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9~78岁,平均(64.2±5.4)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6.8±1.5)年。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8~79岁,平均(65.1±4.8)岁;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7.2±1.3)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痰结核杆菌与影像学进行检测,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一抗结核治疗,即早晨顿服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以及吡嗪酰胺,剂量分别为每次450 mg、300 mg、750 mg、1500 mg。持续服用3个月后,停用嗪酰胺[3],另3样再服6月,实验组患者再实施血糖控制治疗,即对患者予以米格列醇50 g,3餐时用,同时加二甲双胍片,早晚餐后0.85 g,患者适度运动及饮食控制。

1.3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治疗,患者的结核病灶已完全吸收,且表现为钙化、纤维化,空洞范围完全闭合或部分闭合,痰结核菌显示为阴性,为显效;通过治疗,患者的结核病灶有所吸收,且有部分病灶呈现钙化、纤维化,空洞范围缩小,痰结核菌显示为阴性或是弱阳性,为好转;通过治疗,患者的结核病灶并未被吸收,空洞范围未缩小,痰结核菌显示为阳性,为无效。总有效率等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4]。

1.4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临床特点分析:经观察发现,82例患者中,咳嗽74例(90.2%),咳痰58例(70.7%),发热39例(47.6%),盗汗21例(25.6%),咯血38例(46.3%),呼吸困难25例(30.5%),空洞43例(52.4%);痰菌检查结果显示有36例呈现阳性,所占比重为43.9%。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一个肺野57例(69.5%),两个肺野17例(20.7%),三个肺野及其以上8例(9.8%)。

②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4%(35/4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1.0%(2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上,糖尿病与肺结核都是比较多见、多发的病症,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相关统计数据指出[5],相较于健康人而言,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肺结核,具体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其一,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不仅血糖较高,而且组织内的葡萄糖浓度也比较高,引发的酸性环境有助于结核杆菌的滋生与繁衍。其二,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糖代谢往往会出现异常,继而导致营养不良,从而诱发结核感染,进一步加剧病情的发展[6]。其三,患有糖尿病后,患者机体所产生的补体与抗体均明显下降,细菌免疫力减弱,机体的杀菌能力与细胞的粘附性、趋化性以及吞噬性均呈现下降的态势,使得身体内的结核杆菌无法得到有效的杀除,进而极易引发肺结核。其四,患有糖尿病后,微血管的病变将牵涉到肺部,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异常,致使肺部组织特别下肺氧分压上升,利于结核杆菌的生存,从而诱发肺结核疾病。

该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在该研究中,出现咳嗽的患者占90.2%,咳痰占70.7%、呼吸困难占30.5%。另外,通过对患者进行痰菌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存在痰菌检测阳性的情况,所占比例为43.9%;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为一个肺野,少数有至少三个肺野。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需要做到两者兼治,即在对血糖加以控制的同时,注意对症治疗肺结核,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进入2型糖尿病和肺结核的恶性循环中。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两者兼治的治疗方案,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4%)明显高于仅依靠单一抗结核治疗的对照组(6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单纯的抗结核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血糖控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华.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3):311-31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799.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12(12):716.

[4]李洪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32-33.

[5]米佳丽,张兴,冯敏,等.2种降糖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3(7):60-62.

[6]陈红梅,傅满姣,黄信刚,等.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52例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1):57,59.

·编读往来·

论文写作技巧——摘要

1.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

3.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可以写成结构式摘要,也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4.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5.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除了公知公认者外,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6.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7.中文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姓名下方,英文摘要(含英文题名、汉语拼音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可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

收稿日期:(2015-10-23)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025

[作者简介]宋英(1973.11-),女,四川凉山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内分泌。[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putum smear positive rate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The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 glycemic control and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given the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s of therap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all the patients, there were 74 cases with cough, 58 cases with expectoration, 39 cases with fever, 21 cases with night sweat, 38 cases with hemoptysis, 25 cases with dyspnea and 43 cases with cavity. The result of sputum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6 positive cases. The result of imaging examination showed 57 cases with 1 diseased lung field, 17 cases with 2 diseased lung fields, and 8 cases with 3 or more diseased lung field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much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5.4% vs 61.0%)with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re cough, expectoration, fever, night sweat and the positive result of sputum examination and so on. Antituberculous and glycemic control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disease,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vigorously in clinical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025-03

猜你喜欢
肺野抗结核结核病
改良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氧合状态及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肺野分割和肺炎筛查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儿童肺部CT定位像精准扫描策略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