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2016-03-24 03:12丁继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新乡453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厄贝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

丁继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新乡 453000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丁继岩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对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运用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所收诊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前者采取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后者患者仅予以硝苯地平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血压值均优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血压值均低于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1.8%)高于常规组患者(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低于常规组患者(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硝苯地平;厄贝沙坦

临床上许多糖尿病患者会伴有高血压疾病,而高血压患者也会伴有糖尿病,两种疾病被叫做同源性疾病[1]。两种疾病不管是在发病原因、互相作用方面,亦或是对患者身体的危害上,均有许多共通之初,且经常合并发生,继而产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而一旦患有此病,极易引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继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强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该研究对该院所收治的4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所收诊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WHO所制定的有关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将肝脏肿瘤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予以排除,将严重精神异常者、药物过敏者、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者予以排除。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联合组49例与常规组49例。联合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51~73岁,平均为(62.1± 3.9)岁;糖尿病病程在1~16年,平均为(9.5±2.6)年;高血压病程在1~14年,平均病程为(8.8±1.8)年。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50~78岁,平均为(63.2±4.0)岁;糖尿病病程在1~15年,平均为(10.2± 1.9)年;高血压病程在1~12年,平均病程为(8.6±1.9)年。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

入院后,对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如使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以便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内,餐后2 h血糖维持在11.1 mmol/L以内[3-4]。在此基础之上,对常规组患者予以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31022750)治疗,具体用法为:2次/d,20 mg/次,持续治疗2个月。联合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沙贝坦治疗,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用法同上,另外,口服厄沙贝坦(国药准字H20053912),1次/d,150 mg/次,年龄较大者,可适当减量,即75 mg/d。持续治疗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观察,且进行组间比较。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判定[5]。显效:通过两个月的治疗,病患的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或舒张压降低15 mmHg以上;好转:通过两个月的治疗,病患的舒张压下降10 mmHg,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舒张压下降10~15 mmHg,又或收缩压降低30 mmHg以上;无效:通过治疗,病患的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下。

1.5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的血糖值与血压值情况分析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血压值均显著改善,且优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血压值均低于常规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情况比较(±s)

注:①与常规组相比,P<0.05;②与该组治疗前相比,P<0.05。

联合组(n=49)常规组(n=49)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99.8±4.3 (81.6±3.2)①②101.3±5.4 (93.4±3.7)②158.1±7.9 (125.3±5.9)①②159.3±9.4 133.9±7.2)②12.8±1.8 (6.2±0.6)①②12.7±1.7 8.6±1.4)②16.3±1.4 (8.4±1.0)①②16.7±1.5 12.7±2.9)②血压(mmHg)舒张压  收缩压血糖(mmol/L)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2.2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

通过两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联合组中有19例患者显效,26例好转,4例无效,其治疗后的有效率等于91.8%,而常规组中有17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无效,其治疗后的有效率等于75.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在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联合组中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具体为3例头晕,1例为头痛,1例为恶心呕吐,其发生率为10.2%(5/49);常规组中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具体为5例头晕,3例为头痛,3例为恶心呕吐,其发生率为22.4%(11/4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点表现为高血糖,而其血糖偏高是因为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又或是生物作用受到损伤继而所引起的[6]。假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时间处在较高的水平,那么可诱发诸多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等。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症状,必须通过糖耐量试验方可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极易合并高血压,当前临床对这种现象(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并未明确,但是临床上普遍认为这和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等有一定的关系[8]。不论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而两者合并存在更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进行治疗与控制,对保证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而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即其一:有效控制血糖;其二,科学用药以控制正常血压值,且将其血压值降低至正常水平(130/80 mmHg)[9]。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其能够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与动脉。从一个角度而言,该药物能够促使末梢动脉血管扩张,减少末梢阻力,继而对已上升的血压进行控制,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该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张冠状动脉,提升冠状动脉狭窄之后的血流量,进而优化心肌供氧,并且心肌氧需求量也可伴随着后负荷的下降而降低,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缓解其疼痛。另外,长时间运用硝苯地平能够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对因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的心绞痛、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心绞痛,或是变异型心绞痛,采取硝苯地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此药不会对呼吸功能造成负面影响。有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药物之后,其血压控制效果并不显著,此时可与其他降压药物相联合使用,例如神经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实现协同降压,缓解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等)的损害。亦有研究指出:此药能够加速药物向组织的渗透,继而有助于优化心力衰竭时心肌组织结构上的生物学缺陷,强化血液的供应。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物,此药物可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起到特异性的拮抗作用,相较于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拮抗作用极强,是对强者的8500倍。该药物经由选择性的阻隔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结合,制约血管的收缩,且限制醛固酮的释放,继而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此药物不会对肾素及相关激素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及和调节血压相关的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在降低血压的过程,对患者心率的影响也并不大。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降压的持续性与幅度,并且还能提高药物运用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该研究中,即对联合组的49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加厄贝沙坦药物治疗,结果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值均低于该组治疗前及常规组;另外,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角度来看,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常规组患者高,即91.8%vs75.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常规组低,即10.2%vs22.4%。之所以采取单一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常规组治疗效果更低,可能是由于糖尿病病人消化系统肠粘膜的吸收功能下降,且肠腺分泌黏液量降低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进行研究,例如在管懿的研究中,其对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并予以硝苯地平加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其血压改善程度比仅采取常规治疗的另一组患者更为显著;另外,治疗后该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也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另一组,即90.63%>62.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锴.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70-71.

[2]何菲,邹凡文,苏立,等.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31-5732.

[3]许好良.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32(18):148.

[4]吴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7):39.

[5]王正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24,26.

[6]曾凤美.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16(4):201-202.

[7]査正科,许发发.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15):93-94.

[8]曹中刚.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的价值分析[J].海峡药学,2015,21(8):150-151,152.

[9]冯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19(10):63.

收稿日期:(2015-10-11)

[作者简介]丁继岩(1984.11-),男,河南濮阳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脑梗塞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062

[中图分类号]R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062-03

猜你喜欢
厄贝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全国高血压日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