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24 03:12李宝秀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甘精

李宝秀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600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李宝秀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云南昆明6506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5 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变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临床治疗效果、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等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等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治疗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患者治疗成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18.3±4.4)U/d明显少于对照组(35.4±6.6)U/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例(3.4%),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0例(34.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而且中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群体,而且该种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经过相关研究表明[1],2型糖尿病患者占到95%左右,患者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有严重影响,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并没有研究出有效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大部分都是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会慢慢加重,如果仅仅口服降糖药物可能并不会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很难控制患者血糖水平[2]。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后,若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即可以起始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起始可选用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1~2次/d。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的临床效果,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58 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排除了严重的心肝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重度糖尿病酮酸症患者。现将58 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时使用预混胰岛素为对照组,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为治疗组。每组患者29例,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56.2±3.6)岁;患者病程最长15.2年,最短3.1年,平均病程(8.5±1.3)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最大77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56.4±3.4)岁;患者病程最长15.1年,最短3.2年,平均病程(8.6±1.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两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都停止口服降糖药物,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基础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批准文号:H20133107)皮下注射,初始给药剂量为0.4 U/(kg·d),按1:1比例分配在早餐前、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水平,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1.2.2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批准文号:J20090113)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中,甘精胰岛素为0.2 U/(kg·d),睡前皮下注射,瑞格列奈为1.0 mg/次,3次/d,餐前15 min服用。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水平,分别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和瑞格列奈的剂量。16周后观察FPG、2 hPG、HbAlc等情况。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几个标准,显效:FBG水平在7.0 mmol/L以下,或者下降幅度超过30%;有效:FBG值低于8.5 mmol/L,或者下降幅度介于10%~29%左右;无效:FBG值治疗后并没有很大改变,或者FBG下降幅度在10%以下。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两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计数资料,P<0.05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HbAlc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lc等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中治疗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中治疗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患者治疗成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s)

指标FPG(mmol/L)2 hPG(mmol/L)HbAlc(%)11.3±2.5 14.5±3.7 8.9±1.5 6.4±1.1 8.5±1.1 7.1±2.8 11.5±2.6 14.9±4.0 8.9±1.1 6.4±0.9 8.4±1.4 7.4±2.5治疗组(29)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29)治疗前  治疗后

2.3两组患者胰岛素应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18.3±4.4)U/d明显少于对照组(35.4±6.6)U/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例(3.4%),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0例(34.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所致。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即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又能够补充或改善胰岛素分泌不足,同时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病情也会随之加重,如果只是采用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可能无法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主要会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良好,但是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主要由30%可溶性中性胰岛素与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组成混悬液,但是其中含有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具有明显的作用高峰,因此极易血导致低糖[3]。甘精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a链的第21位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替代,而在b链的31、32位增加了2个精氨酸分子,加入少量锌,其性质更加稳定;皮下注射(PH为74)后形成结晶沉淀,缓慢均匀释放胰岛素单位,作用时间持续24 h,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接近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从而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4]。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5],选取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以及中效胰岛素治疗,结果表明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而且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效胰岛素治疗患者,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较低。

瑞格列奈是一种苯甲酸衍生物,该种药物可以有效调节患者餐时血糖,患者服用药物后半小时就可以起效,而且该种药物的半衰期相对比较短,体内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肝胆代谢排出,并不会蓄积在体内。而且,瑞格列奈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该类药物与胰岛β细胞膜外依赖ATP的钾离子通道上的36KD蛋白特异性结合,使钾通道关闭,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可以更好的恢复胰岛素早期第一时相分泌,使肝糖输出大大减少,使肝脏摄取更多葡萄糖,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进餐时血糖的峰值,更好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浓度,因此是临床目前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的一种有效药物[6]。其次,瑞格列奈对于胰岛β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预防胰岛β细胞功能退化。相对于磺脲类药物而言,使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小,而且具有灵活方便、随餐服用等效果,患者更乐于接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尤其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该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FPG、2 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后FPG、2 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17.3%,治疗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1%,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同[7]。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对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良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也有利于减少患者胰岛素使用量。

甘精胰岛素可以平稳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并无显著峰值,该种药物的降血糖过程和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过程比较类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FPG、2 hPG、HbAlc水平,血糖控制效果比较显著[8]。而且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一次后,其药物作用时间可以维持24 h,降糖作用比较平稳,相对于预混胰岛素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低,而且每天皮下注射1次药物,具有简便、灵活等优点,患者的依从性更高。同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两者可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而言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林海洋,薛诚,毛小洁,等.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 (2):177-179.

[2]王晓青.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57-2858.

[3]田毅萍,覃建阳.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医学与哲学,2012,33 (6):33-34.

[4] lindscy rcihhart,chad a,panning insulinglarginc:a new bngacting insulin product am jhcalth stst pham,2002,59:643-649.

[5]陈林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3):285-288.

[6]黄家庆,徐衡,黄家晔,等.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脆性2型糖尿病[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7):837-839.

[7]吴玉波,彭火亮,伍耀堂,等.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244-245.

[8]卢昉,魏爱生,陈苹,等.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2):127-129.

收稿日期:(2015-10-25)

[作者简介]李宝秀(1971.7-),女,云南昆明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大内科,偏好于内分泌及心血管疾病。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07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071-03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甘精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