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探究

2016-03-24 03:12周琳河南省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周口466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脂蛋白

周琳河南省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周口 466000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探究

周琳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60例)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正常血尿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另将观察组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B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及体重指数(BMI),观察组的FINS、TG、Cr及BMI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B组的总有效率为;治疗前后,观察B组与A组比较,尿素氮(BUN)、血尿酸(UA)及Cr等均有显著的变化;B组治疗前后比较,TC、TG、HDL-C及LDL-C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注重血糖、血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及肾脏的损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观察探究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往往会造成眼、肾脏、心脏及血管等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1]。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现象。正常嘌呤饮食的情况下,不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 μmol/L,女性高于360 μ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HUA)[2]。其临床表征虽不明显,但易造成痛风、尿酸性尿路结石,提高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加趋势。就此,为了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该研究选取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60例)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正常血尿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另将观察组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B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60例)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正常血尿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另将观察组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B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病理诊断。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2.5±6.8)岁。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3.6±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BMI(kg/m2) HbA1c(%)FINS(μU/mL)CHO(mmol/L)TG(mmol/L) Cr(μmol/L)HDL(mmol/L)LDL(mmol/L)观察组对照组P值60 60 26.18±3.01 23.15±3.12 <0.05 9.76±1.23 9.21±1.45 >0.05 17.58±5.64 12.65±4.78 <0.05 4.83±1.23 4.86±1.34 >0.05 4.3±1.43 2.8±1.25 <0.05 74.56±14.67 63.45±13.73 <0.05 1.18±0.45 1.35±0.39 <0.05 2.92±1.08 3.03±1.04 <0.05

表3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观察A组观察B组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时间6.18±2.69 4.26±2.63 6.25±2.26 4.23±2.54 BUA(mmol/L)579.45±79.89 505.76±60.13 569.57±81.37 314.23±69.75 UA(μmol/L)102.89±28.89 99.45±8.98 104.82±39.25 75.68±10.56 Cr(μmol/L)3.99±1.56 3.56±1.68 4.04±1.26 2.75±0.67 TC(mmol/L)5.43±0.45 5.05±0.87 5.45±0.15 4.24±0.24 TG(mmol/L)1.47±0.46 1.51±0.76 1.45±0.89 1.67±0.87 2.78±0.48 2.43±0.76 2.67±0.75 1.45±0.58 HDL-C(mmol/L)LDL-C(mmol/L)

1.2方法

1.2.1观察检测方法所有患者需在晚餐后禁食10~14 h,次日清晨进行抽血化验,测量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体重指数(BMI)、尿素氮(BUN)、血尿酸(UA)。

1.2.2治疗方法

1.2.2.1观察A组观察组A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别嘌呤(批号050401)0.1 g及碳酸氢钠(批号050410)1.0 g,3次/d;服用降糖药丙磺舒(批号080403)0.5 g,2次/d[3]。

1.2.2.2观察B组观察B组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治疗。药方为:黄柏、茯苓、熟地黄、山茱萸、党参、佩兰、山慈菇、甘草各10 g,白术、山药、草解、桃仁、泽泻、青风藤、忍冬藤各15 g。水煎服用,1剂/d,每两次服用[4]。

1.3观察指标

采用日本产的TBA-12O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体重指数(BMI)、尿素氮(BUN)、血尿酸(UA)的变化。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全部消失,血尿酸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病症基本缓解,血尿酸水平维持在420 μmol/L以下;无效:临床病症未得到缓解,血尿酸水平没有降低,病情未得到控制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方法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及体重指数(BMI),观察组的FINS、TG、Cr及BMI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

2.3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观察B组与A组比较,尿素氮(BUN)、血尿酸(UA)及Cr等均有显著的变化;B组治疗前后比较,TC、TG、HDL-C及LDL-C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性疾病[5]。往往会造成眼、肾脏、心脏及血管等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现象。高尿酸血症俗称“痛风”,主要是由于机体嘌呤的新陈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或排除减少,引起组织异物炎症反应所致[6]。其临床表征虽不明显,但易造成痛风、尿酸性尿路结石,提高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机体内的尿酸水平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即其产生与分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加趋势。

目前,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常规西医治疗法是采取降糖基础治疗,服用别嘌呤、丙磺舒等。但经验显示,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带来的不良反应较明显。而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的疗效显著。中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属于消渴、痰浊的范畴[7]。故在治疗时,需要通络化痰、清热化湿。黄柏、茯苓、熟地黄、山茱萸、党参、佩兰、山慈菇、甘草各、白术、山药、草解、桃仁、泽泻、青风藤、忍冬藤都具有健脾补气、力湿化痰、解毒、祛邪的功效[8]。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注重血糖、血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及肾脏的损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玲,陈菊萍.2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因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7):988-990.

[2]王志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984-986.

[3]袁惠萍,胡晓斐,刘晓光,等.海岛地区干部高尿酸血症检出结果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2,8(3): 188-189.

[4]刘英.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关系分析[J].首都医药,2011,14(7): 25-26.

[5]邹贵勉,车文体,眭维国,等.城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1(4): 259-261.

[6]陈文玉,孙杜菊.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14,8(27): 5912-5913.

[7]钱远宇,孟庆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与心室重构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3,35(4):288-289.

[8]钱远宇,孟庆义,黄先勇.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2,15(8):665-667.

·编读往来·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转行应保持词语的完整。完整的词拆开转行,虚词(例如"的"字)应尽可能留在行末,而连接词(例如“和”、“与”、“及其”等)不宜留在行末。

收稿日期:(2015-10-19)

[作者简介]周琳(1975.8-),女,河南鹿邑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肾内科。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07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074-03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脂蛋白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