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

2016-03-24 03:12于洋大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大庆1630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病原菌糖尿病

于洋大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

于洋
大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分泌物培养,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的150例病人,均是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对这15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鼻分泌物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①标本一共150份,其检出病原菌的标本120份,其阳性率为(120/150)80.0%,分离鉴定病原菌共136株,均是需氧菌;②136株需氧菌中,84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1.76%,具体是表皮葡萄球菌3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09%、肺炎链球菌5.88%及人葡萄球菌4.41%;52株是革兰阴性菌,占38.24%,具体是产气肠杆菌11.03%、肺炎克雷伯菌7.35%、大肠埃希菌5.88%及阴沟肠杆菌5.15%;③耐药率: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为78.57%、66.67%;敏感率: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其敏感性为98.81%、64.29%、69.05%、66.67%、80.95%;④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2.31%、庆大霉素88.46%、氨苄西林86.54%、氨曲南82.69%、和哌拉西林76.92%;敏感率: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98.08%、头孢他啶90.38%、阿米卡星80.77%、亚胺培南100.0%、美罗培南86.54%、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1.15%。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分泌物检出率比较高,且这些病原菌多数表现为耐药,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了解其分布特征,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鼻窦炎;鼻分泌物;病原菌

糖尿病是临床上特别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普遍认为是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了障碍进而发生不足,最终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便是高血糖。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代谢紊乱的状态,进而导致患者发生了很多并发症,严重者危及全身器官,特别对机体的心肾等重要器官影响较大[1]。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免疫力比较低下,进而对于病原菌的抵抗力十分弱,而长期高血糖情况致使患者为这些病原菌的繁衍生存提供了温床,导致患者发病。相关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情况十分常见,它的发生于与外界的环境以及患者自身免疫抵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2-3]。该文为了探析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笔者将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150例,均在2013年1月—2015年3月就诊,对于150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糖尿病及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5.4±5.8)岁,患者糖尿病病程2~23年,平均病程(10.4±2.5)年。

1.2糖尿病、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4]

1.2.1糖尿病诊断标准首先,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在检查空腹血糖时,血糖值在7.0mmol/l以上,或者检查患者餐后血糖,其值在11.1 mmol/l以上者;其次,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检查空腹血糖时,其值在7.0mmol/l以上,或者检查患者餐后血糖,其值在11.1 mmol/l以上者,可进行第二次检测,如果其血糖值仍达到上述数值,则为糖尿病。最后,没患者具有典型症状,但是在进行血糖检查时,其空腹血糖值在7.0 mmol/l以上,或者检查患者餐后血糖,其值在11.1 mmol/l以上者,不过进行糖耐量实验检测,患者2 h血糖值11.1mmol/l以上者,则为糖尿病。

1.2.2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持续在3个月以上者;②具有以下几点临床症状及体征者:①经过检查得知具有鼻息肉症状或者息肉样水肿。②通过鼻内镜检查显示患者鼻内具有充血或者筛疱水肿等情况。③具有局限性充血、水肿或肉芽组织,如果中鼻道或筛疱没有上述征象,应结合影像学检查辅以诊断;④CT检查显示具有弥漫性黏膜增厚;鼻窦平片显示粘膜增厚大于5 mm,或多个鼻窦不透光。

1.3排除标准

①在2周内使用抗菌药物者;②具有免疫功能障碍及肿瘤的患者;③患者机体的其他地方存在感染情况予以排除。

1.4方法

1.4.1病原菌的培养基鉴定给予患者鼻内镜检查,在直视的情况下采取无菌的拭子在患者鼻窦内或者鼻窦开口处进行分泌物的采集,并将其置入无菌的试管内,立即送检。标本接种于Sabourand琼脂平板及血琼脂平板上,将其置入恒温是35℃的培养箱内,培养时间在18~24 h。对于菌株的培养基分离均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对于菌株的鉴定选择全自动病原菌鉴定仪进行鉴定,仪器选择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试剂选择其配套的相应试剂。

1.4.2药敏试验采取K-B纸片扩散方式进行,对于药敏试验结果的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分析耐药性、敏感性。

2 结果

2.1分析患者细菌学检查结果

经过检测得知,标本一共150份,其检出病原菌的标本120份,其阳性率为(120/150)80.0%,分离鉴定病原菌共136株,均是需氧菌。

2.2分析检测的病原菌分析情况

136株需氧菌中,84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1.76%,具体是表皮葡萄球菌3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09%、肺炎链球菌5.88%及人葡萄球菌4.41%;52株是革兰阴性菌,占38.24%,具体是产气肠杆菌11.03%、肺炎克雷伯菌7.35%、大肠埃希菌5.88%及阴沟肠杆菌5.15%;见表1。

2.3分析84株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78.57%和红霉素耐药率66.67%;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98.81%、四环素敏感性64.29%、庆大霉素69.05%、左氧氟沙星66.67%及利福平80.95%,见表2。

表1 分析检测的病原菌分析情况

表2 分析84株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2.4分析52株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2.31%、庆大霉素88.46%、氨苄西林86.54%、氨曲南82.69%、和哌拉西林76.92%,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98.08%、头孢他啶90.38%、阿米卡星80.77%、亚胺培南100.0%、美罗培南86.54%、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1.1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具有1%~4%的人均患有该疾病。慢性鼻窦炎的患病与多数因素有关,其需氧菌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之一。鼻腔是条件致病菌的主要定植部位,能够手、呼吸及打喷嚏等途径进行向外传播,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进而引发疾病,致使患者鼻窦通气受到阻碍,其分泌物聚集,不能过正常排出,这为细菌繁殖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患者免疫力较弱的状态下,容易导致感染。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代谢紊乱及高血糖的状态,本身就免疫力比较弱,因此发生鼻窦炎的几率比较高,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5]。

表3 分析52株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

随着临床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致使病原菌在选择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其耐药性增加,致使多药耐药的菌株不断增加,而病原菌耐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这无疑给临床上治疗增加了难度[6-7]。该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通过对鼻腔分泌物进行培养及鉴定,结果显示,标本阳性率为80.0%,分离鉴定病原菌共136株,均是需氧菌;136株需氧菌中,84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1.76%,具体是表皮葡萄球菌39.71%,金黄色葡萄球菌8.09%、肺炎链球菌5.88%及人葡萄球菌4.41%;52株是革兰阴性菌,占38.24%,具体是产气肠杆菌11.03%、肺炎克雷伯菌7.35%、大肠埃希菌5.88%及阴沟肠杆菌5.15%;此结果说明,这些病原菌是定植于鼻腔内的主要病原菌,在患者免体力弱的时候引起感染,这与刘小凤及Yung-An Tsou研究观点一致[8-9]。该研究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78.57%和红霉素66.6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2.31%、庆大霉素88.46%、氨苄西林86.54%、氨曲南82.69%和哌拉西林76.92%,这与瞿亚红及张青俊的研究结果相似[10-11],同时也说明了,在临床治疗时,应尽可能的避免给予患者使用上述抗菌药物,可以给予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对患者进行抗菌治疗时应对其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遵守,不要随意性、经验性的对患者进行使用。应掌握其耐药性及病原菌种类,根据其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时,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分泌物检出率比较高,且这些病原菌多数表现为耐药,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了解其分布特征,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新野,张春林,洪海裕,等.败丹黄灌洗液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180-185.

[2]汪普,赵俐菁,张志利,等.玉屏风散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8):2134-2136.

[3]王福娟,李云川,姜忠彩,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鼻窦炎黏膜上皮的表达[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3):191-195.

[4]管骅,慈军,方英,等.糖尿病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6):1383-1385.

[5]朱洪海,朱晓远,程根阳,等.鼻渊通窍颗粒对儿童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0):188-191.

[6]王福娟,李云川,姜忠彩,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鼻窦炎黏膜上皮的表达[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3):191-195.

[7]朱磊,马政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与临床分型分期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 (18):4439-4441.

[8]刘小凤,丁跃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上颌窦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对鼻内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2):227-229.

[9] Yung-An Tsou,Ming-Te Peng,Yi-Fang Wu,Chih-Ho Lai, Chia -Der Lin,Chih -Jaan Tai,Ming -Hsui Tsai,Chuan -Mu Chen,Hui-Chen Chen.Decreased PLUNC expression in nasal polyps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bacterial colonization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patients[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14(27):12.

[10]瞿亚红,陈丽娜,熊逸群,等.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9):1049-1051.

[11]张青俊,杨宇英,李彩青,等.超高倍镜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6):876-877.

收稿日期:(2015-09-18)

[作者简介]于洋(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耳鼻喉科诊疗工作。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132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132-03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病原菌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