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析

2016-03-24 03:12于明成许花吉林省德惠市中医院急诊科吉林德惠30300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德惠303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医证候糖尿病肾病

于明成,许花.吉林省德惠市中医院急诊科,吉林德惠 30300;.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德惠 30300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析

于明成1,许花2
1.吉林省德惠市中医院急诊科,吉林德惠130300;2.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德惠1303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62例进行研究分析,所选择的患者分别为Ⅲ、Ⅳ、Ⅴ期患者,这些患者按照患病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针对3组患者所具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Ⅲ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Ⅳ期患者的病情则较为复杂,不仅表现出气阴两虚的现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血瘀证的现象。而Ⅴ期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的表现主要是阴阳两虚,而且血瘀证更加的明显。结论在不同的患病周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所表现出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均都有气阴两虚的表现,而随着病程的加重,会相继的出现血瘀证,而血瘀证在逐渐加重后,会使得患者不仅阴阳两虚,同时也会使得患者体内更为瘀浊,从而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生命的危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糖尿病很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而在这些并发症中,最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肾病。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肾脏功能会抓紧的衰弱,在初期阶段,为慢性的疾病,表现并不明显,而在晚期阶段,临床表面则主要为气阴两虚以及瘀浊复杂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一般来说,出现晚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体内的尿蛋白会增多,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在临床中很难治愈。而随着该疾病研究的不断开展,利用中医药来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并且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该文主要就针对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1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形式,从而总结得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就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62例进行详尽的分析,所选择的患者分别为Ⅲ、Ⅳ、Ⅴ期患者,这些患者按照患病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88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74例,患者的年龄均在33~7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3岁。在不同的病程周期,患者的人数也会有所不同。其中,病期为Ⅲ期的患者人数为60例,而病期为Ⅳ期的患者人数为53例,病期为Ⅴ期的患者人数则为49例,这3组患者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选择,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过严格的检验,每组患者均符合研究的标准要求,3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3组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并且列定表格,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比较3组患者的病程周期以及诊断标准等,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形式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详尽的检验,在不同的阶段,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有效的记录,并且分析3组患者在不同的阶段中,中医证候的对比关系。

1.3诊断标准

根据医药部门颁布的相关糖尿病临床医药指导原则以及临床慢性肾炎的治疗诊断原则来对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制定。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指标的划分中,可以将中医辨证指标划分为七大类,而这7类中医辨证指标中,主要包括的表现症状为如下:①气虚证:主要临床表现为气虚,伴随有气短、四肢无力以及舌苔肿大等状况;②血虚证:临床表现以血虚为主,并伴随有头晕、气短以及失眠等症状;③阴虚证:临床表现以阴虚为主,伴随有盗汗、口干舌燥以及大便干燥等状况;④阳虚证: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包括尿路不畅、尿频等状况;⑤血瘀证: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肢体酸痛、舌苔发红以及舌苔瘀斑等症状;⑥痰湿证:临床以胸闷、恶心以及腹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⑦湿浊证:在临床中,其表现出的症状主要为呕吐、反应迟钝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山SPSS 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或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证候的表现形式

就相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所表现出的中医症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的中医症状为34项,这些中医症状的表现形式可详见表1。

表1 不同分期的DN患者34项症状分布

就表1可以看出,患有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患者,其表现出的中医证候主要为阴虚以及气虚两种。气虚以及阴虚在中医证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7%、86.7%,相较于其他的中医证候来说,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Ⅲ期DN中,得到实证的中医证候则为血瘀以及痰湿两种。患有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患者,中医证候的表现形式则主要以气虚与血瘀为主,气虚与血瘀在中医证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6.2%、88.7%,而其中得到实证的中医证候也是血瘀以及痰湿。而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中医证候中,除阴虚以外,均表现的较为明显。其中气虚所占比例为100%,而这一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得到实证的分别为血瘀、痰湿以及湿浊。对比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表现以及症状分布范围相较于Ⅲ期、Ⅳ期的患者更加明显,三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分期的DN患者证型组合情况

在不同的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组合类型的分布情况可以详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的DN患者证型组合情况

就表2可以看出,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证型组合以三证组合为主,构成比例占到46.7%。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证型组合类型主要为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以及五证组合,这三种组合形式所占的构成比分别为30.2%、24.5%以及20.8%。而患者糖尿病肾病Ⅴ期的患者,证型的组合形式则以六证组合以及七证组合为主,两种证型所占的构成比分别为38.8%、36.7%。3组患者对比,可以看出每组患者的证型组合表现形式均不相同,3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的病程通常都在10年以上,这种疾病有着较长的潜伏期,并不会经常发作,但是一旦发作,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种疾病发病较快,通常没有明显的前期征兆,因此在临床中,无法针对该种疾病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而随着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利用中医药来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

在不同的中医证候时期,则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病程期间,糖尿病肾病的会出现不同生理表现。针对这一点来说,在对糖尿病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用相适应的中医药,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以及疾病周期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中医药。一个药方要专治一种疾病。在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糖尿病肾病出现的中医证型包括很多种,这些证型在不同的疾病周期,也占有者不同的比例。

其实,西医与中医证候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在中医证型变化的过程中,西医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情况。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两者毕竟是两种医术类型,在现代中医学中,认为糖尿病肾病需要分期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期,需要选用不同的中医药配方。然后利用中医理论来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辩证划分,区分出不同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辩证组合形式。根据所配置的组合形式,来判定糖尿病肾病在发作的时候,所具有的规律。与西医相比较,中医辩证更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两种医学科系的交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科学以及理性的状态,也使得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更加的明显。在中医中,糖尿病肾病的医学学名被称为消渴病·肾消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消渴病所引发的,患有消渴病的患者,尿液中出现浑浊体,那么就会使得患者出现病变的情况,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仅肾虚,而且身体还会出现水肿的情况。一般来说,在消瘅期间,很容易见到患者出现这样的症状。所谓的消瘅就是患者的心脏脆弱,很容易生病,而且会出现消瘅发热的情况。肺部以及肝脏等器官都较为脆弱,很容易出现损伤。在古代,消渴病出现病变的情况下,就会并发出消瘅,这也就是目前的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在临床中,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为血脉不畅通以及气血不足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从目前文献来看,多数医家要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要么根据全国专题会议通过的关于糖尿病及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综合进行辨证,也有根据某个名家编写的著作中关于DN的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大多数医家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正虚邪实。正虚为气血阴阳和各脏腑的虚损,气阴两虚是其基本证型。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全国性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特别是缺乏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该文主要就选取了该院在近三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62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各个周期,中医证候的发生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在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阴虚以及气虚为主,这两者分布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多。气虚以及阴虚在中医证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7%、86.7%,相较于其他的中医证候来说,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则其中医症候的分布特点就是以气虚以及血瘀为主,气虚与血瘀在中医证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6.2%、88.7%,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大。而患有糖尿病肾病Ⅴ期的患者,中医证候中,除阴虚以外,均表现的较为明显。其中气虚所占比例为100%,阴虚所占比重为59.2%,其他中医症候表现所占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

依据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正虚的排序上,从所占比重最大的阴虚到比重较小的阳虚,这一顺序就可以说是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时间顺序,而就实证来说,痰湿以及血瘀都是得到了证实的中医证候表现型,这两种中医证候一直伴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历程。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消渴症发作,而在外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则会引发患者出现体热以及内伤的病况,长期患有此疾病,则会使得患者体内出现气虚的症状,而且同时也会出现阴虚以及阳虚,从而就会引发其他的疾病,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消渴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内热以及气损严重等。同时患有消渴病的患者也伴随有阴虚、血脉不通顺以及痰湿等情况。由于阴虚,会使得患者的体力大大下降,造成行动不便,这样就会影响到血液的流通,长期下去,就会使得患者的体内出现淤血。而出现了淤血,就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就相关的研究报道就可以了解到,消渴病的并发症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两者的相关性可以知道,消渴病患者在出现气阴两虚症状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使得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该文研究揭示了在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显示中期DN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晚期DN中医本证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证贯穿于糖尿病肾病III、IV、V期各病程始终,从而提示气阴两虚夹瘀证在DN证型分布中具有广泛性,而晚期则以阴阳两虚、瘀浊互结为主要病机。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患病周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所表现出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均都有气阴两虚的表现,而随着病程的加重,会相继的出现血瘀证,而血瘀证在逐渐加重后,会使得患者不仅阴阳两虚,同时也会使得患者体内更为瘀浊,从而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生命的危险。

[参考文献]

[1]薛晓彤,李逵,赵静.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2):57-59.

[2]赵进喜,邓德强,李靖.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5):71.

[3]张延群,李瑛,孔祥梅,等.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并发症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1):90.

[4]吕仁和,赵进喜,王越.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

[5]何泽,南征.糖尿病肾病“毒损肾络”中医病机假说探讨[J].医药世界,2013(9).

[6]白亚玲,蔡冀民,许庆友,赵玉庸.“久病入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疑难病杂志,2010(4):108.

[7]熊玮.2型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调查及早期主证治疗[J].浙江中医杂志,2012(8).

[8]余月娟.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J].河南中医,2012(10):75-77.

收稿日期:(2015-11-21)

[作者简介]于明成(1974.10-),男,吉林德惠人,本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135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135-03

猜你喜欢
中医证候糖尿病肾病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毒瘀虚”诊断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