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2016-03-24 03:12李学哲密山市人民医院泌尿科黑龙江密山1583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

李学哲密山市人民医院泌尿科,黑龙江密山 158300



刍议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李学哲
密山市人民医院泌尿科,黑龙江密山158300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治疗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于对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选择最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42例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收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适宜临床治疗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最佳方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有2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病率占9.52%;对照组有5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病率占23.81%。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可采取对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措施,使其临床治疗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

糖尿病在临床中属于代谢紊乱性慢性疾病,同时伴随很多并发症,可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高血糖主要是因分泌胰岛素缺陷或损坏其生物作用,或同时存在两方面因素。患有糖尿病时患者高血糖指标持续存在,造成很多组织器官,尤其是心、肾、血管、眼、神经等发生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患者高血糖严重时将在临床中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尤其是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多见,产生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该症状尤为明显[1]。目前在临床中对于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对糖尿病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主要可采取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饮食控制治疗、药物治疗及运动治疗等五种方法,使患者树立信心,按照糖尿病的有效控制要求,结合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防止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

在临床治疗老年泌尿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中,临床主治医生应特别关注患者并发症有效减少及死亡率明显降低两方面内容,而实施手术的关键在于对并发糖尿病的治疗。在泌尿外科临床疾病治疗中,老年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任一治疗环节发生差错,都将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基于此情况,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42例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有关资料,针对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开展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以确定适宜临床治疗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最佳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42例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33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61~78岁之间,平均年龄(69.5±3.2)岁;患者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8.6±0.6)年。随机将42例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资料,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2.2临床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有针对性地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也就是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采用胰岛素、降糖类药物等进行治疗,针对发生并发症的一些患者,再结合实际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现将具体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①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同时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术前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指标,再根据血糖检查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确诊,结合患者糖尿病类型、存在的并发症及临床治疗状况等信息对患者采用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以确保患者空腹血糖数字保持不高于8.3 mmol/L。②对于空腹血糖值超过8.3 mmol/L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方法进行治疗。③在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完成手术后应测定患者血糖数值,同时采用微泵方法准确掌握单位时间内应用胰岛素的剂量。根据患者尿糖及血糖指标等应用效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患者血糖值不少过8.3 mmol/L,使尿糖指标保持一个加号左右。④患者完成手术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胰岛素,如果患者可以自主进食,就要将胰岛素给药方法调整为皮下注射方法,按照每天4次的给药频率,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静脉滴注剂量作为重要参考依据。⑤与患者尿糖及血糖检查的数值相结合,合理调整患者应用胰岛素的剂量,以确保胰岛素每天使用量低于20 U。⑥针对尿量每小时超过40 mL的患者,应采用10%氯化钾10 mL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主要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法,直到患者饮食可恢复到正常为止[2]。

2.3术前控制患者血糖指标

患者在实施手术前7 d应将降糖药物停用,对患者在三餐前分别皮下注射10、8、8 U的常规胰岛素,在22:00时对患者皮下注射6 U中效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指标保持在7~9 mmol/L。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在(-)~(+),若控制患者血糖指标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就应对普通胰岛素使用量进行适当调整。

2.4手术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实施常规消毒并铺巾。手术操作过程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实施耻骨经膀胱切除前列腺术,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可实施膀胱取石术。患者实施切除术后采用肠线进行有效缝合,以实现止血效果,不采取缝合缩窄膀胱颈方法。术中应将F20或F22三腔导尿管留置用于人工尿管支架,并将左或右下腹壁进行固定。膀胱肿瘤实施切除肿瘤病变部位手术,肾结石患者实施取石手术,手术时间一般在50~90 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72.5±2.5)min。

2.5术后控制患者血糖

检测患者术后血糖指标超过11.5 mmol/L,利用有关公式对胰岛素剂量进行计算。在250 mL0.9%生理盐水中注入30~50 U普通胰岛素,每分钟静脉滴注15滴,以保证患者血糖不低于6.7 mmol/L,术后对患者应禁食,控制血糖保持在7~9 mmol/L之间。当患者血糖超过14 mmol/L时,应按照患者体重,采用0.1 U/(kg·h)的速度对患者补充普通胰岛素,在补充胰岛素过程中,每1 h应检测患者血糖和尿糖指标,对患者血糖降低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每小时血糖降低不超过10%,应加倍滴注胰岛素,并对患者血糖变化一直进行观察。在患者血糖指标低于14 mmol/L时,应将患者滴注的胰岛素剂量减半。患者饮食恢复后,可服用一些比较常见的降糖药物,控制好血糖指标,使其保持在7~9 mmol/L之间,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见表1。

2.6判定疗效标准

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按照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种情况准确评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患者都已消失全部的临床疾病症状,血糖值及尿糖指标都已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患者为痊愈;患者全部的临床疾病症状都发生明显好转,血糖及尿糖指标都已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患者为显效;患者全部的临床疾病症状都发生一定改善,血糖及尿糖指标还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患者为有效;全部临床疾病症状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患者为无效。以除无效外的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为总有效率[4]。

2.7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按照均数±标准差(±s)格式及t检验方法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方式按照百分率格式进行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3 结果

3.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术前术后患者血糖指标的比较(±s)

表1 术前术后患者血糖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术前血糖  术后血糖实验组(n=21)对照组(n=21)18.8±2.5 18.7±2.6 7.5±0.4 8.2±0.5

表2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2对比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

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有2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病率占9.52%;对照组有5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病率占23.81%。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中有很高的比例会并发糖尿病等一些疾病,并容易合并代谢紊乱及很多并发症,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因受到麻醉药物产生的刺激作用,将增大手术各环节的难度[6]。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在临床中具有易发生漏诊及临床症状比较隐匿等特征,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应向患者详细了解临床中的症状表现,并采取测定血糖指标的方法,初步判定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7]。

糖尿病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性慢性疾病,在实施泌尿外科手术过程中,糖尿病可使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增加,而患者术后创伤和可能发生的感染将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实施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大年龄及并发糖尿病的不利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进而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引发代谢紊乱的机会明显概率增加,从而提高了泌尿外科手术的危险[8]。针对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患者机体代谢容易受到手术应激反应和禁食产生的影响较大,造成患者体内环境难以保持平衡,而高度的应激反应将对患者机体产生很多应激物质,导致糖原增速发生异生,升高血糖指标,进而引发溶质性高渗性利尿,使患者丢失体液[9]。

此外,老年患者在实施泌尿外科手术后,通常应将导尿管留置体内,而升高的尿糖指标,容易使大量尿路细菌繁殖而引发患者尿路感染,从而不断加速利用葡萄糖,而葡萄糖增强的分解能力,导致难以控制感染的后果,进而对患者临床疗效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患者围手术期中,应认真治疗患者糖尿病,采用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对患者的血糖和尿糖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血糖和尿糖指标在正常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使患者提高手术耐受性,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降低[10]。

对于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而言,应针对患者情况对各项临床治疗原则进行严格掌握,对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基于对患者各种严重性并发症的有效控制,尤其对可能发生的死亡病例尽最大可能进行控制。基于此,对于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一定要采用正规胰岛素,并对患者空腹血糖指标进行定期监测[11]。该研究收集的患者中,结合患者具体患病情况,采用胰岛素进行临床治疗,患者手术十分顺利,都获得预期效果,患者原发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降低了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比例。因此,对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加强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2]。

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法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临床治疗效果及产生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对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结语

总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所以为保证老年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的安全,应结合患者临床具体症状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合理应用胰岛素及降糖类药物,使患者提高手术耐受性,才能使其临床治疗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进而获得令患者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汤玉芳.70例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大家健康,2013,3(16):55-58.

[2]邹文武.泌尿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1,6(34):51-53.

[3]瞿海红,周花仙.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J].河北医学,2011,4(9):99-102.

[4]高金龙,王晓雄,洪宝发,等.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6,5 (2):71-75.

[5]张力,王豪,胡兴平.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463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0,7(3):80-84.

[6]廖济林,马作良,李小华,等.老年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33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 (8):69-72.

[7]麦佐镰,邓海成,孙康,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9-33.

[8]张力,王豪,胡兴平.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463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4(8):71-76.

[9]游波.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88-90.

[10]苏应美,曾惠兰.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100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6):84-87.

[11]麦佐镰,邓海成,孙康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35-39.

[12]沈国建.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药物配合治疗[J].海峡药学,2012(11):22-26.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李学哲(1976-),男,朝鲜族,黑龙江密山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外科。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2.106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1(b)-0106-03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