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自信

2016-03-25 18:25
新西部 2016年3期
关键词:阶层国民因素

日前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时,作为中国人,有48.7%的青年不自信;有76.5%的青年认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其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有79.0%的青年认为与一国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而当被问及“决定一国人是否自信的主要因素”时,排名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军事实力强、科技领先、政府执政能力强。其中,84.98%的青年选择了经济因素,74.9%的青年选择了教育因素,71.4%的青年选择了军事实力因素。

事实上,有没有钱和有没有自信关系并不是太大,人的自信来自踏实的荣耀之感。一个暴发户到海外,并不因为有花不完的钱就自信满满,来自外人的白眼一样会让他丧失自信。前苏联解体后的俄国人虽说并不富裕,但他们都很自信,因为他们有着极强的民族自豪感。而我们则不同,自来接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教诲,修长城、建碉堡、挖地道,一个处处提防他人,一颗时时神经兮兮的心,怎么可能心怀坦荡地拥有自信呢?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貌似雪耻了百年的耻辱,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但从深层次观察,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背离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内部孕育着病态的不良反应,诸多经济项目建立在破坏性、掠夺性、不公性、反自然的基础之上,从而日渐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往往不是自大,就是自卑;我们习惯于将虚胖当作力量,将自满当作自信。我们时而自信得盛气凌人,时而又自卑得玩世不恭;我们忽而爱成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忽而又恨成不共戴天的叛逆者。

按理说,先富起来的权贵阶层应该满足于当下,对未来充满自信吧?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正是这一在经济大潮中获利颇丰的群体,相反对当下的社会更缺乏认同感,对未来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大量巨额财富转向境外,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将妻儿送出国门。这些人表面的自信,甚至戾气十足的傲慢形象,不过是以外在的物质掩盖其内涵的空虚而已。

我们正处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期,天天有人煲出各种鸡汤给你喝,忽而让你追随马云和比尔盖茨,忽而又爆料从哪位官员家的厕所里搜罗出几吨人民币,忽而告诉你三九严寒又有哪位大爷家的房子被强拆了,忽而又教导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其实,当外界指责我们变得越来越自大、越傲慢、越无理、太过自信时,其事实与表象恰恰相反。这一切的外在形式都原发于缺乏自信,甚至背离自信。从各类观察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权贵阶层还是普通百姓,人们普遍受困于缺乏安全感,对未来茫然若失焦躁不安;对公平与公正失去信心,对最起码的正义感报以集体的无意识状态。

何谓自信?想去搀扶跌倒的老人,却要先录像为凭;举报贪腐官员,却要冒诽谤的罪名……爹妈老师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良莠勿分,好坏莫辨;少管闲事,非利勿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好读书,改变命运。如此自相矛盾的现象,折射出部分人社会心理的失衡,最起码的道德自信业已成为摆设。

我们从一个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一部分富可敌国的富裕阶层招摇过市,话里话外昭示着命里注定,言谈举止彰显着非我其谁?虽说这种间歇性沾沾自喜的心理迷失在特殊时期内在所难免,但倘若长期让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所主导,整个社会就必然会步入歧途,其发展方向势必谬以千里。

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就在其《修辞学》中定义过:自信是心中抱着坚定的希望和信念,走向伟大荣誉之路的一种感情。

自信,于国于民极其重要,它是建立在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之上,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精神体现。国家的自信,表现在国民具有超强的凝聚力,而不是天天纠缠在对社会丑陋现象的不满和怨气中;国民的自信,表现在个人的权益获得充分的维护和保障,而不是日日纠葛在怨声载道的焦虑与无望中。若非如此,再庞大的经济体也凝聚不起国民的信心,再多的教育机构也提升不了国民的素质,再强的军事实力也增强不了国民的自信,再先进的科技也与国民无关,再强大的政府也只是与国民同床异梦。

猜你喜欢
阶层国民因素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