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提高的策略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角度

2016-03-28 09:29王文静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普通话

王文静



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提高的策略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角度

王文静

摘要:本文以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为考察对象,调研分析了亳州地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探讨了普通话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指出推广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策略,以帮助亳州方言区考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提升普通话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亳州方言;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愈加频繁,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①普通话水平测试便是检测相关人员普通话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的标准系统。本文针对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部分考生普通话测试成绩较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以帮助亳州方言区考生更有效地学习普通话,提升普通话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一、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现状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以口头测试的方式测查和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掌握和运用所达到的规范程度。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部分,试卷由4个部分构成,具体包括:①读100个单音节字词,限时3分50秒(10分)②读50个双音节词语,限时2分50秒(20分)③读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30分)④说话训练,时间3分钟(40分)。成绩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笔者通过对2015年上半年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二百名亳州籍考生普通话成绩进行调研分析,发现70%以上的考生的成绩都是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92分以下,也就是二级乙等和二级甲等之间;20%-25%的考生成绩在80分以下,即三级甲等或以下;只有5%不到的应试人可以取得92分以上的成绩,也就是一级乙等,达到一级甲等的更是凤毛麟角。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亳州方言区的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成绩多处于中间水平,比较出色的较少。从样本中各项的失分值来看,说话所失分数最多,单音节字词失分最少,如下表:

通过对200名亳州籍考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60%以上的应试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测试成绩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说得还不错,能够进行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有的甚至还在学校里做过文艺节目的主持人,怎么测试后仅仅是二级乙等或者不合格的成绩呢?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流畅,却往往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成绩不太理想。

二、影响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应试人态度上的不重视是关键

通过亳州籍考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65%以上的应试者认为学习普通话不是很重要。他们认为普通话只是一种简单的口耳技能,自己天生就会讲普通话(这可能和亳州所处方言区有很大关系。亳州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地的方言属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大家总感觉自己说的就是“标准普通话”),不需要特意花费时间和经历去学习、训练,只需要在普通话测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简单准备一下就可以了。

然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间虽为10分钟,测试的内容非常广泛,因为题目是考前随机抽取的的,因此考生必须要在考前对2万多条单双音节字词、40篇朗作读品以及30个说话题目非常熟练,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如果没能在考前熟悉相关字词、文章、话题,甚至连普通话测试流程和每个题型的分值、限制时间都不清楚,只是抱着侥幸心理去参加普通话测试,显然会因为基础薄弱、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二)对PSC的错误认知影响普通话学习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评定应试者的普通话标准和规范程度的严肃性考试,目的在于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然而大多数应试者却在对PSC的理解上产生偏差。在他们的认知里,之所以参加PSC,是因为只有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才能够取得普通话合格的登记证书,这样才能够在目前的工作或未来找工作中增加砝码增添优势,这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动力”所在。这种本末倒置的认识直接影响了考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理解和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只是评价手段,更是为有针对性地促进人们学习普通话、合理规范使用普通话服务的,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都可以规范准确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三)受方言区域语音和腔调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测试员对语音面貌的考核主要是考生的语音错误和普通话的腔调(也是考生的方言色彩)。通过对上述亳州籍考生录音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考生在应试时也往往是在语音和腔调方面出现较大错误。

受所在方言区影响,亳州人们在日常交流时往往使用的是带有亳州口音的地方普通话,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会出现典型的地方特点,如:韵腹不够响亮,开口度小;复韵母发音不到位,缺乏韵尾(i、u、n、ng)的归音;声母发音不准确,如:“sh”发为“f”(“说”发成“佛”、“水”发成“匪”),“y”发成了“r(“勇”发成“冗”)等;在声调上,受方言影响,亳州籍考生发音时往往会产生调类不准确、调值不到位的现象,如阴平不够高,上声收尾较仓促等。同时,一些方言词的使用,如:分壳(ke)(硬币)、逞脸(指调皮捣蛋)、使味儿(舒服,有趣)、徐(罗嗦)、白(不要)、马一回儿(等一会儿再…)、得(dei)闲(有空)、会过(节约)等,也会影响普通话测试成绩。

(四)应试人的临场心理素质较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以口头测试的方式测查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考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测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测试中,考生时常会因为紧张而焦躁不安、状况百出:有的语言僵硬、声音发抖;有的看错行、读漏字;有的朗读加字、漏读等。这种紧张的情绪到“说话”题目时,表现尤甚,如果恰巧抽到不熟悉的话题,更是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不知所谓。这些紧张、不安、害怕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应试人的临场发挥,导致测试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考前练习较少,准备不够充分,缺乏锻炼。在真正的面对测试时,内心紧张慌乱,从而出现声音发抖、语言僵硬、手足无措等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表现。

三、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提高的策略

(一)提升认识,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过程,而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是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普通话的学习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国家与国家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它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56个民族的通用语言,是我们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工具。

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理解普通话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和使用的氛围。在日常交际中,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使用普通话,培养普通话听说能力。除日常交际外,还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观看语言类节目、模范名家范文录音等方式,耳濡目染,进一步增强对普通话的敏感度,及时纠正自己长期以来的错误发音,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规范性。

(二)增强意识,规范普通话的读音和词汇使用

亳州籍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大多数成绩处在在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之间,即在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总体上标准,但有个别调值不标准、声韵母不到位的现象,有些难音还存在问题;词汇、语法错误比较少;语调自然流畅,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腔调的现象。

由于应试者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的普通话训练,在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时也是凭借感觉进行,由此而导致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语音不标准、方言腔调较严重、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汇交替使用的现象,尤其是测试中的说话项目中,表现尤甚。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网上在线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普通话语音知识的学习。平时注重多听练,通过绕口令、变调等的训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嘴唇、牙齿、舌头等发音器官,学习发音方法,掌握开口度,把握音高调值,做到规范读音,发音有力,字词清晰。在规范词汇使用方面,要注重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阅读报刊、书籍等方式,提升对普通话词汇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三)有的放矢,制定针对性学习训练方法

根据上述表格对亳州籍考生失分值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普通话考试的四大部分测试内容中,说话题目既是分值最高(40分)的项,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项,往往直接影响了考生的最终得分。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说话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无文字资料下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普通话的水平,考核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语音面貌评价占25分,词汇语法规范程度评价占10分,自然流畅程度占5分;除此之外,还要求说话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时间,即3分钟。

考生应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首先,熟悉题目,早作准备。口头说话总共包括30道题目,可以将这些题目划分大类进行准备,如:“我喜欢的明星”、“我喜欢的节目”、“我喜欢的季节”、“我向往的地方”、“我知道的风俗”可分为一类,找到每个话题的关键词,将每个话题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线,这样抽到其中任何一道题目,都有话可说。其次,避重就轻,掌握技巧。有时,测试中抽到的说话题目可能是我们准备不太充分、不太熟悉的,这时可以将所抽话题转移到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上,使之“言之有物”;同时,在口头说话时应避免使用发音不准确的词语以及方言词汇,尽量用同类型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替代,尤其是存在语音系统缺陷时,如:[]发成[f],就要减少使用“说”、“水”等字。最后,把握时间,注重口语化。说话要求必须要达到3分钟,可以超过3分钟,但达不到3分钟就就会被扣分;说话时要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词语和结构简单的短句,避免书面味过于浓厚。

(四)树立信心,塑造较强的应试心理素质

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的制约,亳州这座皖北城市的开放度和人口流动量远少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在亳州地区依然是地方方言占据日常交流、沟通的主要方面,很少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这种缺乏普通话学习和使用氛围的语言环境下,很多人自小接触和使用的是当地方言,长大后也习惯性地用方言进行交际,不具备普通话语感。这样,在以通过PSC为目的的普通话学习中就会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信心不足,在测试时也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影响测试成绩。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参考文献]

[1]宋欣桥.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走向科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1996(6):49-50.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

[3]毛力群.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高师普通话教学[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2):58-60.

[4]卢锦明,刘海霞.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难点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9):67-69.

[5]蔡荷芳.安徽方言区师范生职业语言技能提高的途径[J].池州学院学报,2008(2):116-120.

[6]孙海娜.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评审的若干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07(4):106-111.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8.

[8]梁海艳.普通话水平测试给普通话教学的启示[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103-105.

[9]贾淑云.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分析与探索[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14-17.

责任编辑:刘海涛

中图分类号: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1-0070-03

作者简介:王文静,亳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教学及文化传播(安徽 亳州 2368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亳州方言区普通话中介音语音研究(SK2015A710)

收稿日期:2015-12-15

猜你喜欢
普通话
幼儿普通话水平的提升策略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方言使用与普通话的关系
苏州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的比较
17
旷云学说普通话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