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

2016-03-28 09:29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大学生

李 静



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

李静

摘要:采用问卷,随机调查了滁州学院156名开通微信帐号的在校大学生。研究发现,朋友圈发表文字是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主要方式,且女大学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并且可分为日志类和非日志类两大类型;“晒照片”也是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呈现自我的一种较为普遍形式,且女生比男生更加热衷。微信朋友圈中的“赞”和“评论”是个体与他人对话互动的主要方式,“求转”“求赞”则是提高朋友圈被认可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大学生;自我呈现

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人生在世,个体的自我需要呈现。自我隐藏只是相对的,而自我呈现则是绝对的。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现,是由加拿大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来的,是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展现给他人,并向他人传递自己的形象。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有向他人表演自己的问题,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1]17社会生活要求每位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适当的自我呈现,给别人可以接受的角色形象。 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许多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而这其中有些方式可能是无意识的;每个人的自我呈现都有一定的范围和策略,通过在社会活动中适当的调节,期望保持良好的印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这说明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上网首选的工具。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免费应用程序,主要是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4年第2季度盈利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从第1季度的3.96亿,上升到了第2季度的4.38亿,而且目前微信普及的速度仍在加剧。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微信不仅是一个交流信息的工具,微信朋友圈更是以实名认证的形式为微信好友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不仅可以彼此展示、分享,还可以通过“点赞”和发表“评论”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据腾讯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微信的主要用户是年轻人,而其中大学生用户更是占到64.5%。大学生作为微信的主要使用群体,比其他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和兴趣,本文通过对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微信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的方式,探索“自我呈现”理论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

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呈现具有很强的个人私密性。一般微信朋友的主要来源是本人的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虽然也有寻找陌生人的功能,但从产品所拥有的基本功能来看,微信具有准实名制的特征,要加想入微信朋友圈需要经过对方的严格审查。只有征得同意,陌生人才能进入微信交流的朋友圈。也就是说任何用户都有自己微信朋友圈,在微信朋友圈展示、分享、点赞和评论,只有彼此共同的朋友才能看到,其他人完全看不到。所以说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具有强烈的个人私密性。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一)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编的调查问卷,主要研究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情况;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的方式、频率、内容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等。

(二)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了滁州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性别比例大约为男女生1∶1。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200位调查对象中,开通微信帐号的共有156位,占78%,远远高于全国比例,这也表明大学生是微信主要的使用群体;其中男生76人,女生80人,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男性和女性对微信的使用率区别不大。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用户开通了微信帐号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使用的。开通微信帐号且每天登陆微信并查看朋友圈的为143位大学生,占91.7%,有的同学每天登陆微信,但从不查看朋友圈。这说明微信成为了大学生对外交流的新工具,也代表了大学生自我呈现的新方式,同时也表明多数对于微信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143位开通微信帐号且每天登陆微信并查看朋友圈的大学生中,98人表示会发表文字,占总人数的68.5%;44人表示从不发表或发表后又主动删除,以致他人无法看到,占30.3%。从朋友圈发表文字的频率来看,52.4%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发表文字,虚拟世界自我呈现的基本形态是文字,这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发表文字这种基本形态来呈现自我。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女大学生选择在朋友圈发表文字的方式来呈现自我为89人,占62.2%,而男大学生只有40人,占28%;同时在调查对象中,共有44人选择从不发表或发表后又主动删除的,其中男生为25人,占56.8%,女性19人,占43.2%,由此可见,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女大学生对发表文字的方式来自我呈现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也更加活跃。

自我呈现是个体表达的一种,这种表达包括他给予的表达和他流露出来的表达[1]2这两种不同的符号活动。而不论是哪种表达,内容都是对个体自我内心的一种展示和确证。按照大学生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表文字内容的不同,可以两大种类型:日志类和非日志类。日志类是大都是用户自己原创性的,一般字数较少,多则上百字,少则几个字,甚至没有文字只有图片。这类日志主要是大学生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想、生活点滴、衣食住行等。大学生的日志内容主要涉及小吃美食,如同学聚餐、班级聚会、美味小吃等等;生活见闻:生活中见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如随手拍等等;学习工作:与平时的学习工作相关,如课程学习、考试、社团活动、兼职等等; 旅游行程:假期回家、旅游等外出行程等等;广告宣传: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利用微信进行创业,在微信朋友圈上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广告宣传。根据样本统计发现,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工作、旅游行程和小吃美食,分别占51%,37.7%、36.3%。在143位调查对象中仅有1位同学选择了“广告宣传”,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到1%,但也说明大学生利用微信进行创业这是客观存在的。内容上看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所处的角色、地位及所拥有的名望等方面的认识。社会自我离不开个体当时所在的主要生活圈,大学生主要社会角色是学生,所以其在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内容符合其的学生角色和年龄特征。从大学生朋友圈写作日志的目的来看,其中有39.4%的大学生选择了“记录生活事件”,有25.3%的大学生选择了“宣泄情绪”,有17.5%的大学生选择了“得到关注”。

非日志类的大都是大学生从朋友或一些公众账号那里转载分享的,一般图文并茂,篇幅比较长,而且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大致分为 10种,人生感悟类主要包括充满哲理,激励进取的人生故事;生活百科类网络百科知识,包罗万象包括生活中的常识、小窍门、健康保健、饮食偏方等;时政新闻类,分享一些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以及对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的评论文章;时尚资讯类主要以当代流行风尚、护肤美容、时尚妆容、服饰潮流、美容美体、休闲生活等方面的资讯为主;旅游美食类则以介绍美食、美景、旅游路线、旅游攻略为主;娱乐八褂类主要是最新的明星八卦、绯闻、内幕、花边等;社会治安类主要提供社会治安方面特别是预防网络诈骗的“安全指南”;祈福慈善类倡议人们慈善捐款捐物或为人祈福及在节日送祝福;生肖星座类则是关于生肖星座配对、运势等方面的内容;广告推广则是指朋友圈的植入式广告,也有些是帮朋友进行推广。排在前三位的是“生活百科类”“人生感悟类”和“时尚资讯类”。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世界里个体的自我呈现不是只能依靠语言文字,还可以通过发照片,最新的微信6.0版本还可以在朋友友圈拍摄一段小视频,这说明微信里的自我呈现也可以通过视觉信息展示。微信朋友圈留言偏好图片, 平均每 1 条留言附有 1.44 张照片。[2]研究发现,一般主要是发表日志类会附有照片,在143位调查对象中,在朋友圈里“晒”过照片的有95位,其中自拍的有56位,女生42位,男生只有14位,这说明“晒照片”也是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呈现自我的一种较为普遍形式,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加热衷;有37位女生表示发表照片时会进行技术处理,如使用“美图秀秀”美化,只有2位男生表示发表照片时会进行技术处理,其他均选择现场拍摄,这说明与现实世界一样,女生比男生更在意身体自我的呈现。这说明大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呈现时是有意识的,有意识地美化自己的形象,正符合欧文·戈夫曼所说的“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3]米德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个体社会自我的形成。在143位调查对象中,选择经常“赞”和“评论”的有99人,占69.2%,选择从不对他人点“赞”和“评论”的只有7位,占4.8%,可见微信朋友圈中的“赞”和“评论”是个体与他人对话互动的主要方式。而在这99位选择经常“赞”和“评论”的大学生中,女生占67.2%,男生占31.8,这说明在微信朋友圈中女生更乐于与他人互动。个体自我呈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在微信朋友圈所获“赞”和“评论”的数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则代表了他人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与朋友圈好友的互动中,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复,“求转”“求赞”则是提高朋友圈被认可度的重要方式。

三、结论与建议

微信朋友圈已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呈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这个舞台也赋予大学生展示自我新的意义。研究表明:

1.大学生是微信主要的使用群体,朋友圈发表文字是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主要方式,且具有性别的区别,女大学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也更加活跃。而微信的好友主要是由同学、朋友、家人等身边的熟人构成,可以使一些平时比较内向,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大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相对于现实世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相比,微信朋友圈受到的限制和障碍更少,压力也更小,这也为大学生真实的呈现自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按照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表文字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志类和非日志类两大类型;其中日志类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工作”“旅游行程”和“小吃美食”;而非日志类的则以“生活百科类”“人生感悟类”和“时尚资讯类”居多。由于微信具有典型的复制性技术,因而导致大量的垃圾资讯充斥微信朋友圈,如,有的人动辄将近百条的健康小贴士转到自己的朋友圈,但这些小贴士来路不明,真假难辨,这些都使大学生的信息选择难度加大,特别对于一些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就更容易受到这些垃圾资讯的感染和干扰。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的引领,着重提升其媒介素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微信只是一个即时通讯的工具,要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合理的利用。

3.“晒照片”也是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呈现自我的一种较为普遍形式,且女生比男生更加热衷,同时大多女生在发表照片时会进行技术处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晒”的行为,是在向他人传递关于自我的信息,是自我表露本能在微信世界中的延续。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自我表露不仅可以降低孤独感,还可以拓宽人际关系。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晒照片”,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其幸福感。当然“晒”得太多也会物极必反。如果大学生过度的沉迷于“晒”的快感中,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生活都“晒”到网上,过度的使用美化技术还可能给人留下过分自恋的印象,引起反感。所以大学生在“晒照片”应注意避免这些误区,从而将真正有趣的东西“晒”出来,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

4.微信朋友圈中的“赞”和“评论”是个体与他人对话互动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复,“求转”“求赞”则是提高朋友圈被认可度的重要方式。适度地“赞”和“评论”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沟通上的乐趣,这种行为最直接的作用在于表达“我们虽然好久没有联络,但我一直在关注你,不要忘了我”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童慧.微信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J].重庆社会科学,2014(1):102-110.

[3]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50.

责任编辑:刘海涛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BA120181)

作者简介:李静,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5)04-0095-03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网站开发课程交互中朋友圈群体信任解决方案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微信朋友圈成瘾的影响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