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学风建设工作机制研究

2016-03-28 09:29廖列营林丹薇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学风建设

廖列营,林丹薇



高校班主任学风建设工作机制研究

廖列营,林丹薇

摘要:针对班主任在发挥学风建设作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工作机制的实践模型。建立班主任队伍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走班主任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建立教育协作机制,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班主任听课、评课制度,促进班级教学质量与课堂效果;建立班干及班级党员队伍的班主任负责制,发挥班干和党员带头加强学风建设的作用;建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制度,尝试学风上的因材施教;建立班主任定期主持主题班会制度,注重对学生在学风建设上的思想引导;建立班主任信箱制度,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制度,培育学生宿舍学习文化。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它能产生强烈的导向、激励、凝聚及规范的作用[1],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促进力,为学生的读书治学带来良好的规范和教导作用。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但随着高校的长期扩招、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手机的高度普及、90后学生个性的越发突出、社会不良风气的逐渐侵扰、读书治学价值观的不断弱化,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笔者从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出发,通过工作实践与思考、师生走访与调研、文献查阅与研究等方式,分析高校班主任对学风建设的作用,并重点研究和探讨如何构建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的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一)高校班主任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在校人际关系圈等最为重要的集体,更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无可替代的载体。从幼儿园开始,班级的组织形式就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对班级有天然的依附关系和认同感。大学生大部分是远离家乡到新的环境求学,一来是离开了父母亲人和亲密的朋友需要同学的相互照应,二来是生活在按班级安排的宿舍区方便同学的互相帮助。对于大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其学习、生活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班级、宿舍[2]。高校班级中同学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相互影响是最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的,这点可在高校学生培养经验中得到验证,很多优秀学生都是扎堆出现在某些班级。班级学生的思想品行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就形成了班风和学风,班风和学风又反作用于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并产生深刻、深远地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最具条件和能力去了解、掌握学生的各种动态,能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能言传身教地教育引导学生,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干预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趋于正面,促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学校学风则由各个班级的学风组成,大多数班级的学风好了,学校的学风自然也就好。因此,高校班主任在整个学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笔者的课题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之一。走访调查中,学校管理人员、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均表示认可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献资料里,众多研究者也认为班主任是学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班主任会对学风产生较显著影响[3]。

(二)高校班主任对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1.有些高校对班主任工作重视不够,班主任岗位兼职化。目前,很多高校由于教师资源不足、班级数量多、愿意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少,在班主任队伍的构成上较为随意,出现班主任岗位兼职化的情况,一部分由辅导员兼任,一部分由年轻的专任教师兼任。也就是说,班主任大多都是兼职的,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可想而知,在这种模式下,班主任对这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会难以提高,缺乏专业性,并且花在班级管理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自然少,再细分到班级的学风建设上,班主任能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效果就真的不多了。

2.班主任工作职责容易混淆,与其他教师联动不足。高校在政策、待遇上向辅导员倾斜的较多,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重任也落在辅导员肩上,在新生入学、学生干部管理、党团建设、日常请假、困难补助、宿舍管理等事务中事无巨细均有辅导员参与,使得学生产生有问题找辅导员的思维惯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比与班主任的关系要密切些。以至于出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辅导员忙不过来,班主任又很清闲;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过来,班主任又将部分模糊的教育引导之责推给了辅导员。另外,班主任与辅导员、科任教师等与班级学生相关教师的联动不足,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学习状况没有作及时的沟通,合作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就更少了。

3.过多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弱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职能。大学生培养目标包括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过度了就成了放任自流,缺乏监管和引导容易出现思想和行为的偏差,大学生价值观出问题、缺乏学习动力、迟到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满足60分、挂科、留级、退学,甚至违法乱纪,不单是学生个人的问题,大学的管理和教育也推脱不了责任,不能一句“大学生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可以撇清关系。基于教育理念的问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缺失,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班主任对班级事务的关注和关心不够,甚至有些学生说“大学期间就见过班主任两次,一次是开学班会,一次是毕业酒会”,这当然有些夸大其词,但对班主任的负面评价也略见一斑。

4.班主任工作没有较为明确的工作制度或工作指引,尤其是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的工作机制更是缺失。因此,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是由班主任个人主观能动性及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决定的,并非靠制度去规范,容易让想认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无所适从,让无心于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有空子可钻,会造成班主任工作的参差不齐,学校的学风建设就无法形成合力。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实际、有助于班主任自身发展和开展工作、并能充分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的工作机制,以缓解学风日益受不良因素腐蚀的严峻形势。

二、构建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工作机制的实践模式

笔者的课题研究团队针对班主任在发挥学风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分析、研究并构建工作机制的模型,并加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具体实践模型如下:

(一)建立班主任队伍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走班主任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高校班主任的身份较为特殊,由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应是一个思想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能力高且热爱学生工作的教师。符合这样标准的教师并非俯拾皆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即使是符合这样标准的教师也不都是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较好办法是走班主任的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建立完善的班主任队伍选拨、培养和考核机制,通过较为严格的挑选,以及工资待遇、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职级聘任和工作量减免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吸纳符合班主任工作要求的优秀教师进入到班主任队伍,使适合当班主任的教师愿意、乐意当班主任,让辛勤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能安心做好班主任工作。高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教人文关怀发展的必然要求[4]。班主任的岗位需作为一个全职岗位,班主任选拨突出师德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班主任的培养注重班级管理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强业务交流与学习;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实行较高的考核标准,累计两次考核不合格即转为非学生工作岗。通过这一机制,逐渐促成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二)建立教育协作机制,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有效的联动和信息共享,并协同开展好相关工作。就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而言,班主任可定期和不定期通过例会、约谈、QQ或微信群即时交流等形式,及时与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互通有无、商讨教育对策。建立这种教育协作机制,能较为顺利地捋顺各方关系,商定办事流程,节省人力资源,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形成学风建设工作的合力。辅导员可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相关事情的有关信息,反馈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则可较为直观的提供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包括考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的信息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学风评价,可以作为辅导员在学生评优评选、入党入团、困难补助等工作时重要参考,让学生明白学风评价的重要,并且知道学生的学风表现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不可马虎对待,敷衍了事。

(三)建立班主任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种不良风气大有蔓延之势。我们在指责学生不自觉、不珍惜学习机会、浪费时间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同时,也得反思我们的教学质量是否过关,是否让学生喜欢,任课教师是否负责等等教师方面的因素。有大师的学校方能称之为大学,但大学扩招让大师资源紧缺,不可能每一班的每门课都能安排到一个学术造诣很深的大师去上课。由于从业准入机制的不完善,不专业、授课水平差的教师有之;由于考核奖惩机制的不完善,师德缺失、授课不认真负责的教师有之。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而睡觉、玩手机也在情理之中。班主任有权进入课堂听课,并可以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且评价结果在授课教师的考核中占有一定比例。以此来对授课教师进行约束,倒逼其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愿意听,愿意学,学风就会改善。同时,班主任在课堂听课,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接地气的表现,拉近师生距离,掌握班级学风的第一手信息,另外还会对带头破坏学风的个别学生起到震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笔者的研究团队认为每门课可安排两次听课,如两次课的效果均不理想,或者第二次课的效果比第一次课差太多,则再增加听课次数,这样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四)建立班干及班级党员队伍的班主任负责制,发挥班干和党员带头加强学风建设的作用

班干部和班级党员都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代表,相较普通学生,这类学生品学兼优,而且也热衷班级事务,具有一定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同学中也有一定威信,是学生中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充分用好这部分力量,会使学风建设事半功倍。但因过于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队伍建设一般是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班主任指导得较少;班级中的党员更是只跟辅导员、党支部联系的多,跟班主任联系的少。因此,建立班干及班级党员队伍的班主任负责制,对学风建设工作就有不小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通过参与班干会议,加强与班干之间的交流,指导班干开展班级事务管理,协助班干队伍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入学风建设的相关内容,要求班干部在同学中间发挥学风带头作用。班主任也要加强与班级党员的联系,在同学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应有的义务,而且大学生党员一般都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带头营造优良学风的同时,也可以辅导学习能力弱的同学的学业,提高这些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班主任负责制,让班主任多了左膀右臂,通过一部分学生带动和影响另一部分学生,达到共同进步,学风精进的效果。

(五)建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制度,尝试学风上的因材施教

班集体是由一个个学生个体组成的,这些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大,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性格、志趣、素质,以及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的心里话,甚至有影响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困难等等。这些独特的个体,眼观之均是差别不大的普通学生,但如果用心去挖掘,心瞩之都是有各自特点并具发展潜力的可塑青年。班主任跟每个学生谈话,就是要通过谈话挖掘学生的特点和可塑性,再以此为突破口,相应地给这些学生符合其特点的引导和教育,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建立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制度,印发谈话记录本给班主任,让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与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并依据实际情况,对一些有必要做进一步谈话的学生增加谈话次数,谈话后做好谈话记录和相应的跟进。谈话制度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可增进师生关系,增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信任与依赖感。通过谈话制度,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障碍,利用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进行学风上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排除这些障碍,缓解学习的后顾之忧,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六)建立班主任定期主持主题班会制度,注重对学生在学风建设上的思想引导

主题班会是一个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有效载体,中学期间的主题班会开展得比较多,主要是教师讲,而大学的主题班会就较少,往往是碰到有重要的理论学习活动才会布置每个班级开,通常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这种任务式的主题班会一般都会流于形式,由学生自己安排几个同学上台照台词一念、拍几张照交上去,应付过去就了事了,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一个对学生教育引导非常有效的教育阵地就荒废了。为此,建立班主任定期主持主题班会制度,就是要重夺这块教育阵地。由班主任寻找一些对学风建设有意义的题材,甄选与学风建设有关的社会热点或时事话题,定期每半个月主持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班主任自己要讲,要求学生也要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加入讨论,激发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主题班会谈学习方法、谈学习目标、谈学习榜样,甚至直接谈学风状况等内容,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明确奋斗目标,适度增加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

(七)建立班主任信箱制度,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学生有时候出于自我保护目的,面对自己的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己发现的异常情况时,选择沉默和自我承受,没能及时解决并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建立班主任信息制度,能在学生心理顾虑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缓解这个问题。由班主任向学生公布本人的工作电子邮箱,欢迎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以及在班风学风建设上发现的情况、建议意见写成邮件发给班主任,学生发邮件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班主任承诺每件必回,而且保密。通过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鼓励其如实地反映自己或他人的实际情况,以便于班主任能第一时间了解有关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置,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将影响学风建设的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建立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制度,培育学生宿舍学习文化

学生宿舍是学生大学期间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也是学生最依赖的地方,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宿舍了除了承担作为学生生活区的功能外,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相互交织、博弈的地方,学生间的互相影响程度高。学生宿舍的学习文化没有做起来,就极有可能沦为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睡懒觉、打牌玩麻将等不良生活的载体,从而影响到学风建设。鉴于此,很有必要在学生宿舍培育宿舍学习文化,通过文化建设填充学生在宿舍的闲暇时光,将思想政治工作带进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建立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制度,与班主任谈话制度相结合,与宿舍辅导员相协作,由班主任长期深入学生宿舍,实地走访查看学生的课余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和隐患,及早采取得当措施予以消除。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时,可与宿舍辅导员一起开展宿舍学习文化建设的有关活动,共同培育正面积极的宿舍文化。

三、结语

班主任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更好地发挥班主任的这种作用,必须靠制度约束、规范班主任的工作。笔者的研究团队构建的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工作机制的实践模式,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对相关的工作机制研究抛砖引玉,希望有关的研究者能一起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继续健全和完善这一机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春霞.班主任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6):215.

[2]杨毅.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88-189.

[3]秦琴,王伟,王书亭.高校学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64-66.

[4]侯建华.高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途径[J].教师,2012:115.

[5]段丽莉,丁雪冬,王利娥.高校学生公寓工作推进学风建设重要性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5,(10):264.

责任编辑:刘海涛

收稿日期:2015-08-07

基金项目: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项目: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潮州2014-C-09);韩山师范学院思政立项项目:高校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研究(粤韩师【2013】99号)

作者简介:廖列营,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潮州 521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1-0130-04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学风建设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