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6-03-28 22:59严红丽程学彩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严红丽,程学彩(滁州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严红丽,程学彩
(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即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又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通信类考研必考的课程之一.随着现代社会逐渐向信息型社会发展,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融合统一,4G网络的商用,具有良好的通信理论基础,熟悉各种通信技术,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由此可见,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学好《通信原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理论内容多又比较难以理解,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对其进行教学改革.

1 上好第一节课,培养学生兴趣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其前导课程有“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积分变换和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等,其后续的专业课程有“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往往都会在第一节课,对《通信原理》做一个整体的简要的介绍,介绍这门课的特点和课程的学习方法.无一例外的都会强调:《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不仅需要很多数学知识,而且还需要“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等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抽象难懂,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多,数学推导复杂,抽象概念很多,还往往是以公式的形式给出,起点高难度大[1].显然,如果这样来介绍《通信原理》课程,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数学基础本来就很薄弱或者前期的专业课没有学好的学生.《通信原理》课程给学生们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后,在后面的学习中,一旦碰到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或者其它的小困难,就会失去继续学习下去的勇气.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过程就是验证教师第一节课告知的《通信原理》课程“难学”的过程,很显然,这样来上第一节课只会起到消极效果.那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呢.我们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自己觉得这门课是讲解什么内容的,你了解哪些通信技术,如何学习这门课等等.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言,然后教师可以解释并进行补充.另外,从日常生活入手,如从4G开始,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可以先介绍4G方面的知识,如4G的标准、4G的应用以及4G的关键技术(MIMO、OFDM、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技术等);介绍三网融合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然后再简要说明这些技术和《通信原理》课程的哪些内容是相关的,如模拟调制解调、数字调制解调就是OFDM的基础.这样的说明,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即《通信原理》课程非常实用,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改变纯理论的、不实用的“坏”印象.

2 将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在的教学基本都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了.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通信原理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信息量非常大,学生很难跟上讲课速度.传统板书的教学,占用时间太多,不够形象生动.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避免两者的缺点,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采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在黑板上进行分析和推导,还原了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讲透,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通信原理》课程里有很多这样的内容,需要教师仔细的讲解,这个时候,采用板书比多媒体教学效果更好.如随机过程、各种调制解调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的分析等,这些内容包含了大量的严密的数学推导,利用板书,可以让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并让学生体会到这门课也是非常富有逻辑性的,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对于很多通信原理框图、很多经过调制后的各种信号波形图即信号频谱图等,很难用板书描述清楚,而且还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若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另外,利用flash动画或者其他仿真软件如Matlab软件[3],将课程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能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只要学生理解了、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自然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调动了学习兴趣.因此,将板书的节奏慢、自由度大的优点和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必要的.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而学生就只一味的听.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任务,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如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积极思考.如2PSK相位模糊的问题,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启发式的教学,很容易的引出2DPSK可以解决载波相位模糊带来的问题.还可以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研究性的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研究性的学,这样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5].教师可在课堂布置几道通信技术讨论题,比如“移动通信的差错控制”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书籍、搜索网上资料等各种手段收集信息,自己归纳总结,分成小组并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看法与见解.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自觉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以上的教学手段中,也体现了互动性的特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研究性的学习,教师是引导者,学习气氛浓厚.

4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对于《通信原理》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加强实验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环节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要使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除了要注意安排好实验内容、实验形式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最好是同一个教师,这样可以防止内容脱节.如果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教学进度安排不一定一致,内容上无法衔接,起不到理论和实验相互验证和补充的目的.若是同一个教师授课,他可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某些实验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在课堂上讲授的效果会更好,如Matlab的仿真实验,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演示,而不一定非要在实验课上,反之亦然.这样,实验和理论可以合二为一,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必然有着浓郁的学习兴趣.

5 重视和学生的互动

除了在教室教学的时候需要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在课外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如QQ、微信等,和教学班级的学生保持联络和互动.这样,教师可以随时将教学体会、教学要求等发布在上面,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想法和体会.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教室、教学时间可以随时给学生答疑,可以将通信方面的前沿技术、好的视频资料等和学生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不会出现下课就意味着学习的短暂终止的情况,又因为有了教师的随时答疑,不会出现遇到难题就放弃的情况,学生变得爱学习爱钻研了.

6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通信原理》这门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要务,这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前提.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经常和学生互动交流,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就变得自然而然的事情,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彭淑敏.“通信系统原理”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8(21):412,414.

〔2〕王惠敏.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1):559.

〔3〕夏江涛.Matlab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10-113.

〔4〕李红岩.“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9):558.

〔5〕王丹,杨雷.浅谈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J],2014(9):175.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yy014,2015yzkc06,2015jyy012)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7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263-02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教学手段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