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所说的“无”和“有”

2016-04-03 20:00王西平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基本粒子无物特指

王西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国文化】

论老子所说的“无”和“有”

王西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老子所说的“无”,有它的特指性和其内涵的特定性。首先是指宇宙生成之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道”之“大”的特征之外在表现。其次,表现“道”之“大”的特征的“无”,和“有无相生”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见,它是构成宇宙万象的极小微粒,实质是“有”。无和有,同质而异态,相生相灭,相互依存。老子是怎样见“道”、知“无”、晓“有”的?是由他特具的慧眼观,阅而得之。

[关键词]无;有;道;特指;特定;观、阅

《老子》全书“有”字出现约83次,“无”字出现约100次,大都是平常意义的“有”和“无”,而第一、第二、十五、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一、四十三章中的“有”和“无”,则有独特的深刻含义,极具难以识得真面的玄奥性。历来研究者见仁见智,摸不准它们的真义。然而,一旦搞清其实质,其玄奥也就释然而解了。

一、老子所说“无”和“有”的特指性

“无”的繁体字“無”,《说文解字》释为“亡也”。亡,《说文解字》释为“逃也”。对简体字“无”,《说文》释为“无通于元”。对“元”,《说文》释为“始也”。“始”,没有特指性。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始,其“始”,可能是“无”,如天地之始;也可能是“有”,如动植物之始。“无”在后世的应用中,几乎完全等同于“没有”,如无名、无忧、无声……《老子》书中这类用义亦很多。但在第一章中却有其难以言说、描状的特指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

“无,名天地之始”,此“名”,不只指名字、称谓,而且具有形容、描状的意思。老子在说,天地生成之前,宇宙是一个“无”的状态。对于这种“无”的状态,老子极力给以具象化地表述: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见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第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第十五章)“无”,是什么状貌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惚恍”是什么样子呢?就是一种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状况。难以言说,难以描状。所以老子说“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2]理论,宇宙大约在150忆年以前,所有物质都集中到一点,这个点叫做“奇点”,有极高的温度,温度又极度升高,发生了大爆炸。这“奇点”之说,与老子“混而为一”之说,何其相似?

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一”是“上”(即往前)与“下”(往后)的分界点。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按照“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认为,那时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无物”的“无”,其特指性是十分明显的。

这“无物”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无物”是指“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实则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论,“那时物质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这许多种基本粒子,不是一种,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 这真是叫人惊奇感叹不已!在2500多年前,没有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条件下,老子怎么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这些情况?尽管是“惚恍”,“吾不知其名”,他还是颇为肯定地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在宇宙生成之前太空是浩渺无垠的,对于这种“浩渺无垠”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外在形态;而“道”是其“内质”,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物”。这个“物”,就是混合而成的许多基本粒子。这些“先天地生”的基本粒子,自古及今,其性能不变,无处不在处处在,当然“可以为天下母”。按照现当代科学理论,宇宙间什么东西不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构成就做出了如此独到而惊人的描述。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后来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提出来的。“大爆炸”理论,“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而且是一种猜想和假说;但,有哈勃望远镜作观测实证,渐渐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普遍认可。

老子对宇宙生成之前的“无”和“道”的描述和结论,与“大爆炸”理论是不谋而合的。“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毫不含糊地在其书的开篇就这么肯定地说。这个“无”,可以说是“道”的代名词。

“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指的什么呢?特指“天地”。这是个大“有”。宇宙形成之后,有了地球,也有了地球人老祖宗所说的“天”。“天”下之“地”上,有形有质的万物,都是在天地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当然天地这个大“有”就是“万物之母”了。

二、老子所说“有无相生”的特定性

老子在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常也。”“有无相生”,老子是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原理、普遍规律提出来的。按照逻辑推理,“无”是绝对生不出有形质的“有”,但老子却毫不含糊地说“有无相生”,就是说有能生无,无能生有。

笔者认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无”,包括第一章、十一、四十二、四十三章特指的“无”,全都不是什么皆没有的“无”,而是指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无”,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譬如,水沸了冒出的水汽,冬天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雾气,这都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但水汽再蒸发为更小微粒的水汽,进而分解为氢、氧粒子,那就完全用肉眼看不见了。这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绝对不是,只是“有质无形”罢了。对于这种“有质无形”的状态,老子用“无”来概括。在当时没有高科技仪器观测的条件下,只能如此概括;即使在今天,也恐怕没有更合适的词汇来取代。然而,今天有了高科技,对老子所说的“无”,就要给以准确地认识和解释。

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态”,是指物质存在的最低能态。物理意义上的“真空”,并非“一无所有”。再则,宇宙还存在着大量“暗物质”。2014年9月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再次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证明暗物质存在的6个特征目前已有5个得到证实”[3]。

《老子》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从河上、王弼本开始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左右都习惯地断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这样断句,于事理、逻辑、文法都不通。

实则老子是说“道”常常是“无”的状态;这种“无”的状态叫做“朴”(名“朴”);“朴”虽小,天下不敢以它为臣仆(或“不敢当作臣仆”)。

自从老子字之曰“道”以后,“道”就有“名”了,不能再说“道”无“名”;说“无名”,即自我否定。这里肯定有人会问,第三十七章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该如何解?其实,“无名之朴”与“有名之朴”,并不矛盾。“无名之朴”,是指真实存在着的“朴”。老子曰“镇”当然要用真实存在的“朴”,而不是用“朴”之名号。所以老子特别用“无名之朴”加以区别。

在老子眼中,对“道”、“朴”之类所命之名和它们的真实存在既同又不同,一个是实体,一个仅仅是符号、概念,所以说强名。

“朴”,《说文》释为“木素”。有人说“朴”是未分割的圆木,没有《说文》诠释得到位。“木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木之“质”,是构成木的元素。老子说“小”,其实就是微粒、元素,“其小无内”的一种存在。无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却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朴——小的状态存在着。这个“小”的状态,是人的眼睛看不见的“无”,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宇宙间的所有星系、星体,都是由极小粒子构成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当然不能例外。这个“有”,体现的是“小”。而星系、星体的之间的无限空间,也是极小粒子构成的,体现的是“大”。宇宙间既能形成“大”,又能分解为“小”的东西是什么?只能是粒子。所以,老子所说的“道”,就是指的“粒子”。老子说“道常无”,就是说不管是“大”还是“小”,都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无”。实际老子所说的“无”和“有”都是“有”,不过是同质异态罢了。

“存在”就是“有”,“无”是一种表相,并非宇宙、天地、万物的实质、实像,是老子对“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强为之明曰”的一种概括。老子在第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侧重点在强调“有”。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的、最高的乃是‘无’,……他们(道家)否认世界的存在。”[4]黑格尔错解了老子的“无”,把老子所说的“无”当做什么都没有。

佛家《波罗蜜多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空者,一也。

“无”和“有”是互相依存的,名分不同,实质都是存在,都是有,都是“道”的性能、状态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对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它是有特定内涵的。

从存在的角度讲,虚空和有实体之物,皆由极小粒子构成,所以,它们二者形异、名异,而实质相同。老子将其概括为“道”,既是大,又是小,既是浩渺无际之“无”,又是“天下不敢臣”的名之为“小”的“朴”。

三、老子是如何见“道”知“无”晓“有”的

老子是如何见“道”、知“无”、晓“有”的?也就是他是怎样知晓宇宙生成、万物构成这些宏观、微观的状况和哲理的?这是千古未未解之秘。实则,老子在书中已告诉了人们,只是历代注解家、熟视无睹而已!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其众甫之然哉?以此。”(第二十一章)

河上曰“甫,始也”;王弼曰“众甫,万物始也”。“以阅众甫”,老子是说他“恍兮惚兮”、“窈兮冥兮”中看到了“道之为物”的“象”呀、“精”呀、“信”呀这些东西的始末。他用什么“阅”的?

“孔德之容”的“孔”,即孔洞、通道,意指眉间穴,此孔穴是有德行的,所以叫“孔德”。孔德容纳万象。

“唯道是从”是说“道”是从天目穴观察到的。这就是佛、道两家所说“六通”中的“天眼通”。天眼通了以后就可以看见自己想要看的东西。这当然要修炼到极高层次,老子肯定是百分之百达到了。

老子说“吾何以知其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他其所以知道宇宙万象生成变化的状况,以及其中的道理,就是凭的“孔德之容”,“以阅众甫”。

老子所看到的是“自古及今”的种种信息万象。“其名不去”是说这些宇宙万象的信息,仍在宇宙空间保留着。2015年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登载的《记忆以数据的方式存在》一文说:“在数据时代,个体、人群、文化的生活体验被变成文字、图像、数字化的数据,储存到光盘或者云端网盘。”

“云端网盘”,是一个极大的信息库。所有的无线电传播都要通过宇宙空间的光电一类粒子作传媒介质,在传播的同时,其信息内容,也就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宇宙空间了

老子说“其名不去”,实质就是“万象信息”存留在宇宙空间,类似今天的“云端网盘”。

老子如何获得了“以阅众甫”的极高功能?第一章后半段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的“宇宙感知论”。要观看宇宙的奥妙,进入“众妙之门”,就要“常无欲”。常常无私无欲,锁住心猿意马,才能心神静定,获得“性空”。

关于修炼之法,老子书中多处论及:“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第五章、第六、十、十五、十六、五十六章……

修炼的至高境界是“和光同尘”。“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的四个“其”,指代的是修炼之人;而“和其光,同其尘”的两个“其”,指代的是“道”以及由“道”所生的天地、日月、星辰的大自然之光、之尘。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因此老子说:“是谓玄同”。

“和其光,同其尘”。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修炼到极高层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变化、发射出的声能、光能的波段、频率与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发生共鸣、共振了,这才“同”了,“合一”了。难道这些不是太玄妙了吗?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吗?

[参考文献]

[1]道德真经注.河上公章句.道藏(第12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M].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网文:物理学家称距离发现暗物质只剩最后一项证据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31.

[责任编辑张君宽]

Analysis on "Non - being"and "Being" Said by Lao Tzu

Wang Xiping

(Sha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Xi'an 710068)

Abstract:In Lao Tzu’s opinion, “Non-being” possesses its own specific meaning. Firstly, it represents “ the formation cannot be felt and the truth cannot be indicated” before the form of the universe. It is the external expression of “Dao”. And then, this “Non-being” of “Dao”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universe. However, it means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not see it easily. It is just a very tiny component of the form of the universe. So its essence is “Being”. “Non-being” and “Being” are the opposite side of a same object. They are born together and die together and living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how could Lao Tzu know the truth of “Dao”, “Being” and “Non-being”? He got it through his wisdom and observation.

Key words:“Non-being”;“Being”;“Dao”;“Specific”;“Observation”;“Wisdom”.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6)01-0072-04

[作者简介]王西平(1936—),西安市户县人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07—06 退改:201—07—16

猜你喜欢
基本粒子无物特指
何 芳
同源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特殊圆问题
粒子物理简介
唱唱不下去的歌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惚恍”是什么状态
从基本粒子到信息社会
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更正与宇宙演化
创客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