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

  • 这样的战士
    掷的投枪。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但他举起了投枪。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但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4期2023-06-07

  • 重估王阳明“心外无物”论的价值 ——读丁纪《鹅湖诗与四句教》所思所得
    海军王阳明“心外无物”论的价值有没有被过高估计,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在丁纪《鹅湖诗与四句教》一文中,梳理了“自阳明学兴起至今,其纷披流行之甚者大概已有过三阶段”,并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近二三十年阳明学之风甚炽的忧虑。以丁纪之见,盖因“阳明学本身,原本最富有两行之性格,上行于三教,下行于九流,而亦或最为典型地表现一种两行不粘之症状,久而演为两格、两橛”,故现代学人多喜欢论阳明学,或借阳明学的相关命题讨论学问,比如“心外无物”便是典型代表。对于这种做法,丁纪颇

    天府新论 2022年6期2023-01-25

  • 论巴金《寒夜》中的“无物之阵”
    向的界碑。一、“无物之阵”在文本中的内涵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无物之阵”这个术语最初出现在鲁迅笔下《这样的战士》中,“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鲁迅以“无物之阵”来描写敌人的阴险、虚伪,写出战士面对这样的境遇时永无胜利可能性的绝望状态。这个富有意味的隐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阐释兴趣。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通俗易懂地解释了“无物之阵”的含义:“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仇,

    今古文创 2022年30期2022-11-01

  • 操则存,舍则亡
    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选自《孟子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注释】①萌蘖:新枝嫩芽。②濯濯: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③放其良心:指放任良心失去。④梏:拘禁,束缚。—— 鉴赏空间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和《富貴不能淫》一样,都讲了保持一颗仁义之心的重要性。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等手法进行说理:牛山曾经树木茂盛,只是因为人们不断砍伐,它才变得光秃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2期2022-01-22

  • “良知坎陷”与“心外无物” ——论牟宗三对王阳明《传习录》“南镇看花”章的现代诠释
    明学系统,“心外无物”中所指之“物”更侧重道德实践所带出之“行为物”,因儒家心性之学之传统重在通过自觉地道德实践而成圣,对现象界之“存在物”较少以存有的态度去探究。但是,在《传习录》“南镇看花”一章中阳明又将“物”解释成“存在物”,且明确地表述“岩中花树”等现象界之“存在物”亦不能脱离吾心而独立存在,此种表述在实践哲学系统中则显得刺缪。若阳明在“南镇看花”章中所言之理成立,则吾人可说阳明学“心外无物”思想达至圆极,即“行为物”和“存在物”皆不离吾心。“行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1-29

  • 无与有:老子道的哲学
    自然万物;道有“无物”与“有物”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称作“无”与“有”,其中,“无物”状态是更为根本的状态,无生出天、地乃至神、人,有生出自然万物。无和有都超越感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加以认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为其命名。认知道的方式是以心“观”道,也就是以心“观”无、“观”有,实质是对于道的“悟”;由于悟不可以言说,所以,道依然不可以命名。道生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存在于道之中,又由道所构成,决定了道的主宰性,而道的主宰性又具有无为

    江淮论坛 2021年6期2021-02-16

  • “责任”视域下的“心”与“物” ——王阳明“心外无物”新解
    0046)“心外无物”学说在阳明哲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界对“心外无物”的讨论层见叠出。李瑞全教授等认为,“阳明之提出心外无物,是良知教的理论上所蕴含的一个论题,但它的证成也可以说是阳明学,以至正统儒学,是否合理或有违常识的一块试金石”[1]。可见“心外无物”命题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学界来说,对“心外无物”的诠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心外无物”为依据批判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二是将这一命题与现象学的意向性构造相提并论。这样的做法未免陷入简单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05

  • 水上运动
    没有土地的行走。无物可依之时也无物可以拆散。这早已超越了快乐。驱动手中的按钮,察看命运的热浪制造新的岩浆。从他的手掌涌起的,让他更锐利地滑过海湾潜入海水,一会儿,又像海豚一样暗藏镰刀型的背鳍,跃出水面:一支黑黝黝飛快转动的纺锤,把网线洒向波浪。他知道他飞行时我们得到了艰涩的静止。他的两个玩伴坐快艇一路跟随,偶尔吆喝一声交流滑水的快感。而他向他们要求来自行星的瞳孔:再来点音乐,再凌空滑出一条弧线,不要停。

    广州文艺 2020年7期2020-07-30

  • 从“格物致知”到“心外无物
    最终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阳明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所以,要真正做到“格物”,需达到“至善”境地,方能“正其不正以归于正”。那么,如何达到“至善”呢?先生指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晚年的阳明先生又强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他看来,良知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先天的良知得以呈现而不被遮蔽。所以“格物”最好的方式是“格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5期2020-07-24

  • 牛山之木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曰夜之所息①,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②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③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④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曰夜之所息,平旦⑤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⑥,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桔亡⑦之矣。桔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0年2期2020-04-10

  • 文学当是“心外无物
    先生曾提出“心外无物”的哲学主张,他认为,心即是物,你内心观照什么,你眼里的世界,便呈现什么。正如陆九渊先生说的那样,“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基于此,我要说:“文学正当如此,心外无物,以笔写心。”文学是纯净的,纯净得像天山的雪水;文学是澄澈的,澄澈得像九月的天空;文学如水晶,纯粹而美好。文学是不能污染的,一旦它成为名利场的玩物,便一文不值了。尤其是文学家,都应当怀有赤子之心,切不可过分追逐名利;若太过功利,文学就会成为心灵的负累。而且,文学家应当率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48期2019-12-30

  • 无物”以应物:论《应物兄》的生命哲学
    ,也论证了一种“无物”以应物的生命哲学。应物兄在许多事上的无奈和惶然,更像是一种自我迷失。而他对自我的觉悟,对一种真实生存的渴望,又构成了《应物兄》不太为人所察觉的精神亮色。关键词:当代生活;存在的追问;“无物”;反抗者一李洱的《应物兄》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枝蔓层出的小说结构隐喻着当代社会的话语膨胀和思想变奏。尽管李洱的叙事淡澈冷静,有着一个作家的机警与清醒,但我们仍能在小说的叙事中,感受到他对当代生活的身份焦虑,这种来自知识分子的生命之思,时不时刺破生活

    当代文坛 2019年4期2019-07-15

  • π圆周率
    永远延伸下去。从无物至永恒。评介这首诗是大卫·索尔(David J. Saul)所著长篇惊悚童话《某时》(Somewhen, 2012)中的一则谜语,谜底即诗作的标题“圆周率”。除却其表面含义,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暗扣主题:诗中每个单词的字母总数,恰恰对应圆周率每一数位的数值,即“Its”(3)“a”(1)“fact”(4)“a”(1)“ratio”(5)“immutable”(9)等等,直至“eternity”表示第35位数值“8”。因此,这则谜语也是一首“

    英语学习 2018年4期2018-05-22

  • 格局
    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不必随意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所累。看不慣的东西,看不惯的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从世俗的角度讲,“看不惯”不仅是境界小、情商低的表现,更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4期2018-05-14

  • 余华“接续”了鲁迅?
    进人鲁迅所谓的‘无物之阵,以虚击实,瓦解了前此现实和现实主义的伪装。”③在解读余华近年的小说《第七天》里的虚无主义时,王德威将视线拉回到《十八岁出门远行》。他对照这两部小说所代表的叙事意识指出,“余华在彼时已经埋下虚无主义种子,而且直指死亡和暴力的暖昧。当年的作家笔下更多的是兴奋懵懂,是对生命乌托邦/恶托邦的率性臆想。到了《第七天》,余華似乎有意重振他的先锋意识,却有了一种无可如何的无力感。以往不可捉摸的‘无物之阵现在以爆炸一爆料一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很

    关东学刊 2018年1期2018-05-14

  • 常令此心在无物
    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学者以自然为宗,不可不着意理会。明·陈献章《陈白沙集》人到老年,总有些事情放不下。或是一颗心全操在儿孙身上,不是担心儿女的小家庭和不和睦、工作顺不顺心,就是担忧孙儿孙女吃得好不好,受欺负了没有;或是对过去的陈年旧事、往日恩怨难以释怀,恨这个怨那个;或是省吃俭用,一门心思给儿女攒遗产,分分钱都要计较不休……其实,这些都不利于养生。陈献章是明代大儒、大思想家、教育家,因家居广东江门白沙村,时人尊称其“白沙先生”。他一生清贫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6期2017-06-29

  • “混而为一”是什么意思
    ,其下不昧”的“无物”,针对“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针对“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古始”。老子在认识、研究、阐述宇宙发生的初始阶段时,对于脱离混沌状态后的物质之“无物”,对于观察认识方面的感触之“惚恍”,对于时间开始发生阶段之“古始”。这些都难以准确描述的,更不可能复制出样本和模型,所以“不可致诘”。视、触、听,是人类认识自然实物的基本能力。“视之不见名曰夷”,在目力观察方面,对于不成形的极微极细之物质,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叫做“夷”。“听之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7年6期2017-06-07

  • “惚恍”是什么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到底什么是“惚恍”?許多人说“惚恍”就是“惚恍”,或者以“恍惚”敷衍了之!通观本章文字,《道德经》中对“惚恍”有明确的定义,老子以观察宇宙现世的标准来叙述宇宙发生之初的状态,对“无物”阶段进行观察和认识,所得到的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而所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是“无物”状态下的特定的“状”和“象”,这种特定的“状”和“象”就被老子称之为“惚恍”。“无状之状”,指不成形体的物质。“无物之象”,指不存在阴阳的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7年5期2017-05-04

  • 倦雨空巷
    房屋之后的那一条无物空巷。——题记阿信。我知道,这也是你害怕的事。所以你说:“是否在如些清静的夜晚,你总是要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我是指在杳无人烟的古归房屋前驻立或是缓步前行,更或许是寻找那并不存在的空巷。”又是雨夜,连续半个月天天如此,雨水沾湿泥土,洗去尘埃。熟稔的气息在四周跳动,我站在幼时曾居住过的老屋,很多事浮现心头。明天這里将会变成一片废墟,那样单纯的日子已是不可再得的了,可是曾经那样单纯的心境。如今却能一一拾起。朝花夕拾,拾的是枯萎。我还记得在稀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6年12期2017-04-04

  • 试说“赤”之“空尽无物”义
    说“赤”之“空尽无物”义□李 娟“赤”之“空尽无物”义与其本义“红色”相差较大,但这种情况不由假借造成,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过渡义项,“空尽无物”义是由本义沿着“显耀昭著”的词义特点直接引申而来。赤 空尽无物 红色 显耀昭著“赤”本义为“红色”,《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说文解字》:“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属皆从赤。”“赤”是古代五色之一,王力先生编著的《古汉语字典》将五色按深浅排为“绛、朱、赤、丹、红”,“赤”的颜色等级居中,属不

    现代语文 2016年30期2016-03-02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e。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注释:a 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南部。b 萌櫱(niè):树木萌发新芽。c 濯(zhuó)濯:光秃的样子。d 梏(gù)亡: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梏,古代用于铐手的刑具。e 乡:通“向”,所向,趋向。大意:孟子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被刀斧砍伐,怎能保持其茂美呢?虽然它日夜生长,有雨露的滋润,并非

    月读 2015年7期2015-07-09

  • 入夜
    伟华译所谓入夜则无物可观的说法,是不足取的。万物的光华、装饰与色彩,在夜晚看来更觉不同凡响。白天的装束可以简淡朴素一点,到了晚上,则以绚丽华美为佳。灯光之下,人的容颜、神采看上去会美上加美;别人的谈话,在暗处听来,也更觉优雅而有味;各种香味与音乐,都在夜晚更加动人。平时有夜深来访之人,觉得别有一番清新韵致,颇为有味。青年人无时不在打量着他人的装束、容貌,特别在可以放任的场合,人们不分便装与盛装,都是用心打扮了的。美男子在日暮时分才开始梳头,女子也是在夜色渐

    读者 2015年2期2015-07-01

  • 是谁不守规矩
    对面游过来的人如无物,而且视泳道和墙上挂着的标牌如无物。就算第一种人被第三种人挤成游泳池边的肉饼,你也千万别指望坐在泳池边上的救生员会主动干涉。他们虽然坐在那里,但心思可能早就飘到花果山上去了。你只能自救,大声对旁边那个霸王喊一句:靠边点儿啊!或者像幼儿园小孩一样向救生员老师告状:他游到我这边来了!等到霸王不情愿地稍稍移过去一点时,倒让人觉得你像那个告状的恶人。我在澳大利亚的公交车上看到过截然不同的一幕。一对情侣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吵架,全车静悄悄的,只有

    中外文摘 2015年12期2015-01-03

  • 重读《这样的战士》
    最后战士“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这一启蒙文化战场上的“精神界之战士”形象,和《秋夜》中“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的枣树,《过客》中虽然困顿疲惫但却永不停止探索脚步的过客一样,显然是作者自己的韧性战斗精神和不屈人格的形象化表述。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已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认同。如冯雪峰先生说:“这一篇是对于当时青年们的一种号召,同时更可以说是关于作者自己当时作为一个战士的精神及其特点的一篇最好的写照。”{1}王瑶先生认为:“《这样的

    长城 2014年6期2014-12-12

  • 论道德实践 ——“无物”的道德方式何以可能
    道德实践 ——“无物”的道德方式何以可能王国兵(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山西运城,044000)在文明发展的今天,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不断地受到来自物欲的挑战,道德能否在当下得到实践,物对道德行为的束缚能否解放就变成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道德能否成为问题及道德方式内涵的探讨,进一步论证道德能够抵御“物欲”的侵蚀,实现无物道德行为的可能。道德问题;道德方式;道德律;精神向往一、道德及道德方式的内涵道德能够成问题是道德及道德方式的内涵决定的,在伦理学家的笔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2-12

  • 侯仲良理学思想阐微*
    也,充塞乎上下,无物可间者也;以阴阳言之则曰道,以乾坤言之则曰易,贯通乎上下则曰诚。盖天非诚,其行也不健;地非诚,其载也不厚;人非诚,其形也不践。总摄天地,斡旋造化,动役鬼神,阖辟乾坤,万物由之以生死,日月由之而晦明者,诚也。《经》不曰“鬼神”,而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鬼神之德,诚也。诚,无内外,无幽明,故可格而不可度射。《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鬼神亦器也,形而下者也。学者心得之可也。(13)《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云

    中州学刊 2013年9期2013-08-15

  • 老子生命本原论——以《老子》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为中心
    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由“(道)复归于无物”,可知,道应是从“有物”复归于“无物”,这说明,道有两种状态,即有物状态和无物状态,“(道)复归于无物”应是指道从有物状态复归于无物状态。而有物状态下的道,可以称作有物之道,简称为“有”;无物状态下的道,可以称作无物之道,简称为“无”。由“(道)复归于无物”,还可知,道的无物状态相比于道的有物状态、无物之道相比于有物之道是更为根本性的存在[1]。就道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为维护本刊权利敬告同行书
    岂非视国家法令为无物,视版权拥有者的正当权利为无物?组织、发表一篇好稿子并非易事,其中包含着编辑人员的大量辛勤劳动;将本刊精心策划、精心编辑加工的稿子轻轻取去,而又不说明取自本刊,岂非蔑视本刊存在,抹煞本刊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当今处于市场经济时代,报刊林立,竞争剧烈,但是,有关各方都必须讲究职业道德,反对不正当的竞争。不注出处,将本刊已发的好文章取去“首发”,掠人之美,以为已有,借以争取市场,争取读者,岂非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为此,本刊再次向同行呼吁,在转

    百年潮 1999年1期1999-06-09

  • 团干心语
    青团无权、无钱又无物。我说无权、无钱无物也风流。无权、无钱不易腐败,无物不会贪婪。团干既是士兵,又是指挥官 ,既有求人化缘的游说本领,又有办事干练,独立决策的功夫。团干有一股牛劲,不管风吹雨打,定下的事一定想办法去完成。团干精力充沛,可干的事很多很多……团干永远是初生牛犊!(723001陕西省汉中农校团委王贵忠)跨世纪的团干部,要有跨世纪的胸怀,跨世纪的目光,要有超前意识,这样工作才能有起色,才会有希望。对待工作,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

    中国青年 1997年12期199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