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合新媒体艺术教学初探

2016-04-04 21:59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计算机数字

王 诚 李 琳 赵 锋

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合新媒体艺术教学初探

王 诚 李 琳 赵 锋

面对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形势,固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生态和经验必将有新的建设和突破。对于专业性强,专业门类多而细的美术院校,当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培养大美术的复合型人才,当务之急是从多维度、深层次思考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路。新媒体艺术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融合无疑是一个探索的路径。本文首先探讨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着重分析了新媒体艺术及其形式,阐释了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创新改革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新媒体艺术;融合;现状;应对

引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已经逐步向信息化迈进,并使以数字化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提前到来。数字化技术正在促使艺术创作与欣赏发生革命性变化。各种应用软件介入绘画、设计,3D技术介入雕塑、工业造型,数字采样法介入音乐、影视……科学技术对现代艺术的渗透使艺术家的创作和活动如鱼得水,如虎添翼。[1]如《技术伦理——Ethics of Technology》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体现“媒体艺术是跨科学,跨领域,高技术的综合”,“力求站在全球科技艺术发展的前沿并着眼于媒体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在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态势下,在技术发展和艺术创新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所筹划的一个大型国际艺术展。以“技术伦理”为题,年展力求使艺术家、研究者和公众围绕人与技术的关系展开对话,从而形成新的主体意识(范迪安)。当今中国各大知名美术院校都在实践和探寻艺术家在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和混合现实等领域进行的跨科学艺术实验。

当我们把数字时代的大众性和通用性特征与以往形成的艺术美学、工程美学、实用美学、建筑美学等学科互相渗透,人类获得的审美体验将是无死角、无盲区、无障碍的。李政道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将是人类的自我融合,完善和把握的过程,其主要方式应该通过有计划的教育,科学与艺术的自然熏陶和新媒体艺术感知体验,将是未来人类的基本素质。

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它不仅体现的是人类创新思想的艺术结晶,更是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2]。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响,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创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在中国IT产业和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冲击下,新媒体艺术已经从起步走向成熟,从第十届全国美展开始,至今,在国、油、版、雕等纯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将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动画等门类都囊括其中,几乎涵盖了新媒体艺术的全部,大美术概念已得以实现。当今数字技术在纯美术领域的渗透和融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利用数码相机采集中国画、油画的数字源,可以高仿真复制几乎接近原作的复制作品,达到乱真的地步,甚至破坏和干扰艺术品收藏市场。新媒体艺术用于经典作品复制,用于美术的研究与教学,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版画作为造型艺术中最富于探索精神和创作欲望的先锋,以其敏锐的感知,拥抱数码技术对视觉审美带来的颠覆和挑战。数码版画在争议中问世,也在争议中成长,随着二维、三维乃至更多的动感维度展示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表现手段的无所不在,给视觉审美体验和传播提供了无限想象。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结合将给未来的绘画艺术提供更加无穷尽的现象与可能。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日趋成熟并使设计产生了革命性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技术),作为当代艺术在数字领域发展演变的重要方向之一,符合艺术史给予人类工具革命而发展的传统逻辑。它依托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多媒体艺术超越以往既有的感知层面,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借由灵境科技营造的数字空间的特殊优势赋予了艺术创造艺术呈现以及各种艺术行为极大的自由。

艺术家通过VR技术,可以采用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手段控制作品的形式,塑造出更具沉浸感和现实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环境,并赋予创造过程新的含义;它可以使立体影像不借助任何屏幕或介质而直接悬浮在设备外的自由空间之内,实现大型360度全方位的可视角度和三维立体影像,给人以灵动、玄妙的视觉感受。VR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观众日益成为充满自主力量的参与者,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并强烈感受到科技与艺术带来的惊人魅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及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实景表演中,新媒体数字技术艺术使表演气势恢弘、美轮美奂,成为国家形象的象征。新媒体艺术作品成就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经典。在动画创作领域,数字技术有使动画创作的周期缩短,在表现力上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提高。上海世博会数字动画《清明上河图》以及享誉国际的以宋代花鸟画创作的《美丽的森林》都是当代数字动画的代表作。由此证明,新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创作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美丽的森林》编导杨春在完成作品过程中还注册了自己发明的计算机技术。可见,数字技术在动画制作的重要地位。

一、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基于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将其作为专门学科融合进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适逢其时。与传统综合性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相比,美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无疑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美术专业院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以及大美术概念的兴起,美术院校已没有了以前传统意义上纯艺术的精英培养格局,也必然走上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位、复合型美术人才的新道路。在这方面,与综合性院校又有某些共通之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给这样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大可能性。[3]力求使学生特别是纯艺术专业学生有效地拓宽专业口径,使之具备较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面向社会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选择以及个人发展方向,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造型能力的优势,从事影视动画、平面设计、网络传播等有关综合艺术创作与设计工作。进而培育出艺术设计(创作)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包容性特点,兼具艺术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由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合新媒体艺术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尤为重要的是,作为新媒体艺术这样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的融合,在教学中需要边摸索边前进。教育模式的简单升级版是不行的,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一方面,新媒体艺术是一个横跨艺术和科学的交叉的综合学科,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综合知识才能逐渐胜任;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很大一部分基于新媒体技术自身而发展起来,技术的更新之快,倒逼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4]。

二、当下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多年一贯制的现存模式,在高中阶段即分文、理科,且有部分学生是在文化课相对较弱的状况下突击参加艺术类高考,客观上存在文科相对较好,理科基础普遍较弱,少数学生对理科知识更是早有厌倦现象,加之进学校后,思维还停留在考前基本功的强化即是美术院校学习的全部这一错误认识上,因而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有关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也许会对自己绘画基本功的进步与否,对自己的学业挂科与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于当下艺术的多元化,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需求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当然,这里不是在责怪学生,而是教学体制,大的社会环境,包括教材教法和教师素质都值得反思。

传统美术院校固有的思维定式,认为计算机课程与美术关系不大,即使有,也只是设计领域软件应用熟练与否的问题。其实,新媒体艺术涉及的技术门类众多,是绘画类学生应勇于尝试和大有作为的。他们对技术的学习不是无用而是不足。计算机教学在美术院校课时有限,不成体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前文提到的学生理科知识的基础相对较弱,特别是数学,这也自然成为了计算机教学,新媒体艺术相关教学的又一短板[5]。

现实而言,计算机教师对美术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满足于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学任务,成为“桃花源中人”,甚至身在美院不懂美术,计算机学科成了“边缘地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散而杂,从计算机发展历史到二进制,字符表示到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档制作、网络技术、网页制作等,专业术语杂,专业词汇多,尽管加上了一些设计软件的简单操作示范,学生也很难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计算机教师在选择何种技术,以及设计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案例上都会显得无所适从。

三、思考与应对

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合新媒体艺术的探索实践中,首先必须转变传统文科计算机教学既有的观念,要从夯实艺术设计基础,拓宽新媒体艺术视野两个方向着手。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用纸笔、用照相机、用摄像机创作艺术作品,通过一些绘画技法、暗房操作、电影剪辑的方法去修饰调整作品,这些都有赖于艺术家对创作使用的媒介特性及其创作工具性能的深入了解。不难发现,创作媒介对艺术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承载艺术作品的媒介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以数字媒介为代表的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媒介早已改变了艺术家们传统创作的方式。而这些数字媒介对于信息的存储、处理方式与传统媒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了解数字媒体技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的原理对于我们利用数字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6]。对于学生而言,将来接触更多的必然是数字媒体,了解数字媒体的特性,理解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的原理,掌握数字媒体处理技巧,必将有助于丰富学生今后艺术创作的手段,创造出更加新奇的艺术作品。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设计软件中都有用于绘制矢量线条的钢笔工具组,该工具组涉及锚点的添加、删除、转换以及贝塞尔点的曲率调整,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实践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参照素材图像练习,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仅仅依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实现计算机教学与新媒体艺术的深度融合的。可以尝试“1+X”的多层次教学模式,“1”即1门计算机必修基础课程,“X”即某一门数字媒体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入学的计算机必修基础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大量重要的数字媒介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许多设计软件具有共性的基础操作。再通过专门的数字媒体软件选修课结合更多相对复杂的实际案例以提升其学习层次。最终实现纯绘画专业学生对数字媒体软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

再次,新媒体艺术创作涉及的软件众多,而且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所以,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应做到边教边学,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媒体技术;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利用网络上的在线教学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艺术创作所需的课程。只有通过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夯实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确保教学大纲完成的情况下,克服课时少的客观困难,大胆创新,设计新的教程教法。在教学中,将不同应用软件中有共性的概念归纳提炼出来,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通过自身的学习和邀请新媒体艺术专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拓宽视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实践课,利用案例分析,使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系统编制教材积累素材。美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师要学习美术各专业门类的有关知识,要重点了解插画、动画、平面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的基本知识。笔者已开始从美术的基础造型入手学习,从辅导平面设计方向入手,进行海报设计、书籍装帧等创作实践。通过找位置,换角色的方法才能与学生有语言,有交流,才能在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同时因人、因作品的将教学和辅导相结合。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校本科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其内容涵盖了新媒体艺术的诸多形式,是我们将新媒体艺术融合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践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新媒体艺术并进行创作实践的大舞台。由于以往重视度不够,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辅导水平相对较低,这项工作往往总是阵前磨刀,仓促应付,很难达到大赛作品出人才的要求。以笔者辅导的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荷塘月色》中国服饰创意设计系列为例,作品以鲜明的中国风元素,精美的视觉美感,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获得了二等奖。在此创作中,学生与老师相互研究,取长补短,也达到了教学相长、探索经验的目的。为此,拟建议在每年春季开学发动、组织、辅导工作。创作结合教学全面展开,扩大参与面,拓宽参赛组别,丰富艺术样式,力求深度融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结语

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美术院校纯绘画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合新媒体艺术教育的课题,旨在尝试利用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在完成既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获得学分考核的同时,增强其对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的基本认识,在理性和感性上形成一个认知架构。力求使学生在美院掌握艺术造型能力,培养一定的艺术修养的同时兼顾对数字技术的了解,以期走上社会后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和更好的专业发展。

当我们想到或写到这些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实践。我们深知要完成这些教学实践和收获成果,路很长,难点多,我们会坚持。

王诚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

李琳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

赵锋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

[1]殷海华. 谈数字技术时代绘画艺术中的媒介材料创新[J]. 艺术与设计,2013,(4).

[2]任腾. 今日数字美术馆:当代艺术的“Second Life”[J]. 雕塑,2011,(3).

[3]于静宜. 对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5).

[4]柴文娟. 大象无形:罗伯特塞德的数字媒体艺术[J]. 美术学报,2011,(2).

[5]李维. 跨界融合:广州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改革[J]. 美术学报,2011,(4).

[6]殷俊,章立,王玮. 基于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动画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4).

J217

A

1009-4016(2016)04-0061-05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4B142)。湖北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4XJ15)。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计算机数字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答数字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数字看G20
对高中生报考美术院校的指导分析
美术院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