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橡皮膜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2016-04-05 00:04吴志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330006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缝针南昌大学色差

吴志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330006)

蓝色橡皮膜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吴志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330006)

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蓝色橡皮膜;色差

目前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成为颅内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动脉瘤、颅底肿瘤及烟雾病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1]。而在颅内用来搭桥的血管不仅细,而且部位深,吻合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颜色相近,没有色差不容易辨认,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2月行120例颅内血管重建术,其中有84例术中采用蓝色橡皮膜作衬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有53例烟雾病,4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

塞和21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男57例,女63例,年龄14~71岁。

1.2材料蓝色橡皮膜:市售的蓝色气球清洗后剪成2 cm×2 cm大小,采用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后备用。

1.3操作方法首先从包装袋中取出灭菌好的蓝色橡皮膜,将橡皮膜浸湿后剪成底长约5 mm、腰长10 mm的三角形,底长3 mm、腰长10 mm的三角形及顶边3 mm、底边5 mm、腰长10 mm的梯形等各种形状,清点数目后放置于弯盘内的湿纱布上保存备用。待医生分离好血管后,将弯盘端上台,由医生根据习惯及手术要求进行选择,将橡皮膜置于需要吻合的血管下方,将需要吻合的血管平铺在橡皮膜上修整后进行吻合,术中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录像并计时。吻合完毕后取出橡皮膜,取出的橡皮膜须与台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后丢弃。

1.4统计学处理吻合时间计时统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1.5治疗结果120例进行颅内外血管搭桥的患者中,84例采用蓝色橡皮膜在血管吻合处垫底,36例未采用蓝色橡皮膜。通过显微镜录像计时记录结果,采用蓝色橡皮膜组所用吻合血管时间为(19.6±2.1)min,而未采用蓝色橡皮膜组所用吻合血管时间为(26.4±2.2)min。两组相比,吻合血管时间,差异显著P<0.001。

2讨论

在颅内进行血管搭桥手术时要阻断吻合部位血管血供,所以尽量缩短吻合血管的时间非常重要。但是颅内血管搭桥手术部位深,搭桥血管细,与周围组织之间色差不大,当手术医生的视线离开术野后,如再次回到术野,不能立即辨认吻合血管,增加了医生的视觉疲劳,延长了手术时间。并且用于做血管吻合的10/0的普理灵线也非常细,在吻合时如将缝针放到脑组织表面很容易损伤脑组织,也容易遗失缝针。在进行颅内血管搭桥手术中将一蓝色橡皮膜置于吻合血管的下方垫底,增加了术野的色差,使医生能够很好地辨认手术部位,减少视觉疲劳,提高血管吻合的成功率,缩短吻合的时间。在缝针时可将缝线的缝针置于橡皮膜上,以免缝针损伤脑组织,减少缝针遗失的风险。而且由于橡皮膜非常柔软和光滑,置入吻合血管的下方比较容易,并不会损伤脑组织。在颅内外血管搭桥中采用此方法进行血管吻合,术中吻合均较顺利。通过吻合时间比较,采用组血管吻合时间为(19.6±2.1)min,未采用组吻合时间(26.4±2.2)min,采用组比未采用组血管吻合时间明显缩短(6.8±0.4)min,差异显著P<0.001。由于蓝色橡皮膜取材容易,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颉奎,曾而明,洪涛.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312-315

R473.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07

(2015-05-05)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1BBG70039)

猜你喜欢
缝针南昌大学色差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CIEDE2000色差公式在彩涂板色差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彩涂板色差标准板管理方法的探讨
涂装色差控制工艺分析
缝针
色差
敷贴巧用于缝针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