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墨年教授“益气清毒”法治疗肺癌经验拾萃*

2016-04-05 00:04梁启军熊墨年唐晓玲周1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3300063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重楼

梁启军熊墨年唐晓玲周 婷(1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330006;3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熊墨年教授“益气清毒”法治疗肺癌经验拾萃*

梁启军1,2熊墨年1,3唐晓玲3#周 婷4
(1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南昌330006;3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46;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肺癌;益气清毒;熊墨年;名医经验

熊墨年教授认为肺癌主要是空气污染及外邪侵袭、烟毒浸淫、气阴两虚久而蕴生,蕴毒孽生。熊墨年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首创“益气清毒”法治疗恶性肿瘤[1],益气以变化四君子汤为主,清毒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金荞麦、肿节风、蛇莓、山海螺、夏枯草等,辨证加减,治法有恒有变,疗效良好。肺癌是熊教授诊治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收集拾萃熊师治疗肺癌理论与医案点滴,与同行共享。现报告如下:

1肺脏生理、病理特点

熊师认为,肺居五脏之上、为华盖,主气息升降、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朝百脉,与五脏联系紧密。为华盖、主皮毛,邪来则先受而发病;主气息升降,则病多有气息失常而见咳嗽、喘息;主宣发与肃降,则病常见宣发失常之恶寒发热、肃降失常之心浮气躁;通调水道异常,病则易燥易湿。

2肺病治疗基本思路

熊师认为,肺病治疗的基本要点是顺应肺的生理功能,调畅气机;宣肺解表祛邪,畅达水道,恢复宣发与肃降、促进升降和谐;另外,润燥与化痰也是肺病治疗的重要方面。肺朝百脉,与血脉联系密切,血脉不能堵,不能破;活血可适量用当归、丹皮、丹参,量不能大。肺与肾、脑、肝、脾胃相互关系均密切,要适当调理使之关系顺畅。

3肺癌病因病机与治疗基本思路

3.1病因病机熊师认为肺癌高发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空气污染,外邪侵袭;二是烟毒浸淫;三是气阴两虚,致癌邪得入、得留、得积而蕴毒。肺癌患者易感染,形成阻塞性肺炎而痰湿内蕴;肺癌易转移,尤其是小细胞肺癌易转移至脑、肝、骨,影响呼吸气机升降,导致咳嗽。治疗肺癌的基本方法是益气清毒,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阴阳、寒热、虚实,中晚期以虚为主,或虚实夹杂。

3.2治疗基本思路治疗时以益气清毒为基本方法,保持气机升降与通畅;柴胡、桔梗主升,枳壳、厚朴、杏仁主降,相配伍保持气机通畅,升降顺,则痰湿自消有利于肺脏。益气清毒法以变化四君子益气、补土生金,培补脾肾,使正气盛,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金荞麦、肿节风、蛇莓、山海螺、夏枯草等清毒[1]。阳虚者,咳痰清晰,少加淡附片[2];咳嗽者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咯血者用仙鹤草,多者可用至100 g,也可用白芨、血余炭、侧柏炭、云南白药等;骨转移者予骨碎补、土鳖虫;剧烈者,用制乳没。金病可犯木,在治肺病时用适量冬桑叶可以宣肺疏肝,止风热咳嗽。肺有热,用黄芩、鱼腥草、金银花、冬桑叶。痰瘀伏结于肺,用法半夏、牡蛎、海藻化瘀散结,同时有利于控制转移;出现转移迹象者,用五味子减少癌细胞、癌毒跑窜之性,收敛肺气,控制癌细胞流散。

4肺癌医案三则

4.1医案1刘某,男,56岁,肺癌。2014年9月27日初诊。主诉:胸闷、气喘2月余。病史:患者胸闷、气喘进行性加重2月余。10 d前胸部CT示右肺约6×4.7 cm均匀强化肿块影,右下肺支气管狭窄,纵隔见数个轻度强化X结节,考虑右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活检病理提示右下肺鳞癌。已经行化疗1个疗程。现咽部梗塞不适,胸闷,动则气喘,右胸连及后背痛,纳差,眠安,大便软,日行6次,小便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处方:太子参20 g、苍白术各30 g、茯苓15 g、法半夏10 g、厚朴12 g、紫苏梗12 g、瓜蒌皮30 g、枸杞15 g、红花6 g、三七粉6 g、金荞麦30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鳖甲20 g(先煎)、威灵仙20 g、砂仁10 g、黄芪30 g、黄芩6 g、薏苡仁30 g,12剂。方义分析:咽部梗塞不适、胸闷、纳差、大便软、舌红苔黄腻等是湿热内蕴象,右胸连及后背痛是痰瘀互结象。太子参、白术、黄芪益气,金荞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毒;黄芩、苍术、茯苓、厚朴、薏苡仁、紫苏梗祛湿,瓜蒌皮、法半夏化痰散结,枸杞养肝,红花、三七粉、鳖甲、威灵仙、砂仁活血散结止痛。益气清毒是主要治疗思维,其它是辨证加减。2014 月10月9日二诊,服药后症状较前减轻,仍有咳嗽,晚上11点前明显,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易咯出,胸闷、动则气喘,易疲乏,纳可,眠安,二便正常,余无殊,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处方:法半夏12 g、陈皮12 g、茯苓30 g、炙甘草10 g、瓜蒌皮15 g、三七粉6 g、枳壳12 g、柯子12 g、黄芩10 g、前胡15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金荞麦30 g、干姜12 g、五味子10 g、太子参30 g、桔梗10 g、荆芥10 g,10剂。方义分析:首诊治疗获效,继续益气清毒法治疗。2014 年10月20日三诊,患者咳嗽,痰白易咳出,咽痛,有阻塞感,胸闷,动则气喘,精神差,易疲乏,眠安,二便平,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处方:法半夏12 g、陈皮12 g、茯苓12 g、炙甘草30 g、桑白皮12 g、黄连6 g、干姜6 g、五味子6 g、紫菀15 g、瓜蒌皮20 g、枳壳12 g、金荞麦50 g、威灵仙15 g、太子参30 g、半枝莲50 g、白花蛇舌草50 g、黄芪30 g、川牛膝15 g、三七6 g、薤白12 g,10剂。总结分析:以“益气清毒法”为主要治法治疗后,患者主要痛苦“右胸连及后背痛”基本消失,其它症状也有减轻,表明治疗得法。

4.2医案2段某,男,71岁,肺癌。2015年12月31日初诊。主诉:胸闷、咳嗽、咯血9个月,伴胸痛1周。病史:患者今年3月份之前因受伤后,出现咳嗽,少量黏液脓痰,咽痒就咳嗽,咽喉不适,恶闻油烟味,闻后咳嗽更明显,胸闷,活动后出现气喘,近一个星期出现左侧胸痛,咳嗽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CT示:左侧中央型肺Ca并双肺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可能。未做放化疗。处方:法半夏12 g、陈皮12 g、茯苓12 g、甘草10 g、黄芩10 g、蝉蜕15 g、金荞麦30 g、半枝莲30 g、党参30 g、浙贝母15 g、瓜蒌皮15 g、枳壳12 g、重楼10 g、九节兰30 g、白芨25 g、三七(打)6 g,10剂。方义分析:首诊治疗即益气清毒,佐以化痰散结,随后治疗循此。2016年1月9日二诊。咳血基本消失,痰白易咳,稍胸闷,动则气喘,口中乏味,眠安,二便平,舌红苔黄,脉细。处方:太子参30 g、白术15 g、浙贝母15 g、甘草10 g、蝉蜕12 g、金荞麦30 g、九节兰20 g、生牡蛎20 g、鳖甲(先煎)30 g、重楼10 g、炒山楂20 g、仙鹤草60 g、白芨20 g、三七(打)6 g、前胡12 g、三散草15 g、罗汉果15 g、黄芩10 g、桑白皮12 g、白僵蚕12 g、孢子粉4袋,12剂。2016年1月23日三诊。症状平稳,舌质红苔薄,脉细弦。处方:太子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5 g、金荞麦30 g、九节兰30 g、重楼10 g、鳖甲30 g、白芨20 g、生牡蛎30 g、三七6 g、血余炭30 g、黄芩10 g、射干10 g、杏仁12 g、百部15 g、野灵芝15 g、炒山楂25 g、枳壳12 g、前胡12 g、桔梗12 g,12剂。2016年2月4日四诊。症状平稳,舌质红苔薄,脉细弦。处方:法半夏12 g、陈皮12 g、茯苓30 g、甘草15 g、黄芩10 g、枳壳12 g、桔梗12 g、浙贝母15 g、荆芥12 g、百部15 g、金荞麦30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重楼10 g、九节兰30 g、鳖甲30 g、川贝6 g、玛卡15 g、党参30 g、瓜蒌皮15 g,12剂。2016年2月16日五诊。少量咳嗽,白浓痰、量少,有时干咳,闻气味即咳,仍有点气喘和咽部异物感,口中无味,胃中嘈杂但不欲饮食,尿少,夜尿频,3~4次/夜,大便正常,舌质红,略紫,舌质根部苔黄厚腻,脉右弦细,左滑。处方:太子参30 g、白术12 g、甘草15 g、桔梗10 g、枳壳12 g、金荞麦30 g、鱼腥草(后下)30 g、蝉蜕12 g、九节兰20 g、五凤草12 g、三爪龙15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玛卡15 g、鳖甲30 g、重楼10 g、炒山楂20 g、杭菊花12 g、黄芩10 g、百部15 g、瓜蒌皮15 g,14剂。总结分析: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益气清毒、软坚散结,标本兼治,针对主要矛盾,辨证加减,侧重兼顾,所以很快获效。

4.3病案3胡某,男,74岁,肺癌。2015年10月20日初诊。(家属代诉)患者于2014年3月29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确诊右肺下叶腺癌。术后未行化疗、放疗。术后病理报告:右下叶背段腺癌。现胃脘部偶尔疼痛,余无明显特殊,纳可,眠安,二便平,舌质红苔薄白(手机照片)。处方:太子参15 g、白术12 g、茯苓12 g、炙甘草10 g、金荞麦15 g、淮山15 g、半枝莲20 g、白花蛇舌草20 g、陈皮12 g、重楼6 g、丹参15 g、生牡蛎20 g,7剂。2016年1月9日二诊,患者胃脘疼痛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处方:太子参20 g、白术12 g、茯苓12 g、炙甘草10 g、法半夏10 g、陈皮12 g、木香12 g、淮山20 g、瓦楞子30 g、半枝莲20 g、白花蛇舌草20 g、金荞麦30 g、九节兰15 g、重楼6 g、生牡蛎20 g、旋覆花(包煎)15 g、延胡索20 g,10剂。方义分析:患者罹患肺癌,虽经手术切除病灶,但仍气虚癌毒,治疗基本方法依然用益气清毒,有胃痛,故加入延胡索以通络止痛,标本兼治,所以获效迅速。

[1]梁启军,熊墨年.熊墨年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益气清毒”法学术思想诠释[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533-2535

[2]邓玉艳.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肺癌咳嗽3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57-1858

R734.2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29

熊墨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3]47号);恶性肿瘤益气清毒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编号:国中医药函[2009]95号);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08Z07)
#

唐晓玲,E-mail:784834665@qq.com

(2016-03-20)

猜你喜欢
白花蛇舌草重楼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白花蛇舌草茶饮料的研究与展望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的抗癌机制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
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中5种抗肿瘤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