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的现状及发展展望研究

2016-04-09 00:45高伟皓张夏夏
山西建筑 2016年32期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铁铁路

高伟皓 张夏夏

(1.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我国高铁的现状及发展展望研究

高伟皓1张夏夏2

(1.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简述了我国高铁的产生背景,基于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我国高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指出高铁交通具有经济、快速、舒适、环保等优点,将成为中长远距离主要的交通方式。

高速铁路,发展前景,交通方式,运行速率

1 中国高铁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我国幅员辽阔,具有长距离加速运行的明显优势,是一个最适合发展轨道交通长距离高速运输的国家[1]。2004年,铁道部发布“拟采购时速200公里的铁路电动车组,共计200列”的招标公告,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通车,从此拉开了中国高铁发展的序幕。

2 高铁概述

高铁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的简称。根据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新建铁路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50 km以上,改建后铁路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 km以上的铁路系统。我国对高速铁路的定义略有差异,指设计开行时速250 km以上,初期运营时速200 km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2]。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高铁运营系统曾达到每小时486.1 km的时速。高铁的平均运行速度达到陆上交通的最高水平,极高的运行速率和运输效率,不仅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和时空观念,也引发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的转型发展。

与其他长距离交通方式相比,高铁交通的主要特点如下:1)与道路运输相比,高铁相对快、舒适,承载能力大,更经济。2)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铁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时间准,也更加安全。3)与水运相比,高铁发车频率密集、乘坐方便,乘客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成本。但是水运运输能力大,投资较少,经济成本低,乘坐舒适,方便观光和旅游。一个水上运输,一个陆上运输,各取所长,可以形成互补关系。此外,高铁的运行符合环保原则,能耗远远低于汽车和飞机。根据公布的结果:法国TGV高铁能耗比中程飞机低4倍,比汽车低25倍[2]。因此,发展高铁的同时也有助于减轻中国的环境压力。

3 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高铁事业起步比较晚,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2004年1月铁道部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高铁网要扩大规模,提高运输能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同年铁道部发布“拟采购时速200公里的铁路电动车组,共计200列”的招标公告,2005年6月23日,武广高铁开工建设,7月4日,京津城际高铁开工,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开工建设。随后,中国进入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时期。2010年12月3日,新一代“和谐号”动车组CRH380AL在京沪高速铁路枣庄至蚌埠间的试验段创造了时速486.1 km运营列车试验速度新纪录[3]。截止2010年,我国高铁投入运营的运行总里程已达到6 552 km,居世界第一。2014 年全国高铁建设里程超过10 000 km,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网络架构。到2016年郑徐高铁的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突破2万km,稳居世界第一。从2005年开始,中国用了仅仅11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超过2万km的高标准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成就举世瞩目。

4 我国高铁的现状

我国的高铁网络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速网络,2万km的运行里程,每天运行4 200多列高速列车,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高铁已经成为我国客运的绝对主力,占铁路总量1/6的里程,运量达到60%以上。以广州南站为例,仅8:20~8:30时间段内就有15列高速列车进出,人流量6 400多人,一天峰值超过28万人。高铁让100多座城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覆盖人口达到了7亿。在它上面,以300 km时速奔跑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铁机车,高效而迅速的扩大建造能力,也让这个网络时刻都处于延伸之中,现在中国高铁网络仍然以每年2 000 km的速度向外延伸,预计到2025年,它的长度将达到空前的3.8万km,覆盖中国240座以上的中型城市,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上距离和时空的概念。

5 我国高铁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从微观上看,其发展趋势为: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将日益完善,它将从一个纯粹的人的流动,发展到包括文化交流,商业,运输和经济发展等其他元素综合的复杂体。未来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将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它将很好地解决地域之间的距离问题。我国高铁的发展虽然很迅速,但还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完整高效的高铁网络将成为现实。从宏观上来看,除了缩短两地的距离,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高铁最主要的功能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趋势为:1)以高铁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a.改善传统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b.诱增形成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速铁路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旅客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5]。2)由单纯的人员运输业务向其他业务延伸。高铁作为一种优势运输资源,速度快,运量大,效率高,并且我国的高铁网络在不断完善,高铁快运业务的发展可以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降低社会物流成本。3)高铁技术更加先进,运营更加安全,管理更加科学。优化高铁机车受电弓与电网的接触,改变机车的形状,减小空气阻力,节约行驶中消耗的能源,是我们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项目。加强高铁路轨的检查和检测,全方位保证高铁行驶安全。高铁企业内部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用更高的效率去维护高铁的运行。

6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挑战

1)安全运行面临的挑战。高速铁路运输规模大、技术复杂度高、发车间隔时间短、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安全因素影响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2)降低票价的挑战。和普速列车相比,相同车站间距内,高铁票价是普速列车票价的2倍~3倍,这就造成许多普通民众难以承担昂贵的票价,同时高铁票价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完善铁路服务系统,降低高铁票价任重道远。3)资金不足、投资风险高的挑战[5]。目前全国的高铁建设如火如荼,虽然高铁建设的投资资金在增加,但是还不能足以保证我国的高铁建设,由此必将引发高铁的债务危机。高铁投资大,盈利低,伴随的投资风险也就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高铁事业的良性发展。

7 结语

高铁建设是前途无量的朝阳事业,不仅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和时空观念,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不远的将来,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将延伸到各个城市,安全、便捷、环保、舒适的高速列车将成为中长远距离交通的骨干力量。总之,高铁事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我们全体业内人士的努力。

[1] 徐长乐.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和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6):651-654.

[2] 徐 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J].学术前沿,2016(1):6-20.

[3] 陈晶晶.中国地铁进程[J].CITY&LIFE,2009(9):12-15.

[4] 汪 鸣.未来我国铁路发展新格局[J].中国投资,2016,9(17):50-53.

[5] 周孟波.铁路工程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投资,2016,9(17):45-49.

High-rail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and future prospect research

Gao Weihao1Zhang Xiaxia2

(1.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College,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Baoding071000,China; 2.EconomicsandTradeCollege,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Baoding071000,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gh-rail in China, has the prospect analysis of the high-rai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zes some challenge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points out the high-rail is featured with money-saving, high-speed, great comfort, and environment-friendliness, so it will turn to be the main transportation means in the long and medium distance travelling.

high-rail, development prospect, transportation means, operating speed

1009-6825(2016)32-0172-02

2016-09-03

高伟皓(1996- ),男,在读本科生; 张夏夏(1996- ),女,在读本科生

U238

A

猜你喜欢
高速铁路高铁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