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BIM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建设

2016-04-09 00:45
山西建筑 2016年32期
关键词:计价工程量工程造价

冯 伟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506)



校企合作BIM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建设

冯 伟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506)

介绍了《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特点,针对该课程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BIM模式的新课程方案,最后指明了BIM模式下该课程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预算,BIM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性与实用性很强,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方法和程序;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编制及综合单价的组价方法;熟悉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了解计量与计价的软件应用。伴随当今国际大趋势BIM模式的出现,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行业综合设计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展开发展与应用,因此对专业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从设计、预算、施工、结算的全过程均发生变革,由此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提出新的课程方案。

1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特点

1.1 传统授课模式存在部分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主要核心为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程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及应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及确定;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概念,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1]。授课模式基本上为熟悉工程图纸,然后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列项,进行工程量计算,添加相应定额,进行内部调整,完成预算。内容重点为工程量计算与校核,但是对于目前工程领域现状而言,成本控制为核心。

1.2 课程核心——重量轻价

传统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重心为工程量计算,同时要求精确程度的控制,所以要求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工程量计算为核心进行展开,而忽略了价格的完善,但这恰恰背离了课程的本质,需要量价统一,才是完美的工程造价过程。

2 基于BIM的新课程方案

2.1 BIM模式的优势地位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进入全过程管控阶段,BIM技术应用可有效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美国做了一个研究,统计了48个运用BIM技术的项目,研究发现通过运用BIM技术可消除40%预算外更改,同时造价估算控制在3%精确度范围内,BIM技术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缩短了7%,及早便可实现投资回报。计算精确程度与快慢程度直接影响预算编制质量与效益。BIM技术的自动算量功能可提升计算客观性与效率,还可利用三维模型对规则或不规则构建等进行准确计算,也可实时完成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无论是效率、准确率还是客观性上都有保障[2]。

2.2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建设方案设想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校核上,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的相关工程数据,对比二维设计工程量报表与统计情况来看,可发现数据偏差大量减少,课程采用建模软件REVIT模型导入,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工程量计算数据,从而高精准、高效率的完成工程计量的相关工作。

2.3 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紧密融合

《建筑工程预算》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伴随BIM技术对课程建设与完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模软件的利用,打开了从设计到施工、从设计到预算的完美融合,模型建立之初则体现了后期工程算量的对接问题,课程中引入基于BIM的REVIT软件学习,模型建立则后期数据随之产生,所以相比传统工程造价过程,BIM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具有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4 技能大赛的优势地位

高职教育重心在于培养可操作型人才,就业即能上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专业知识的渗入,完成建筑工程预算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入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技能大赛的参与机会,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促进了教师教学目标与企业结合的准确定位,师生相长,从钢筋、土建、装饰到安装水电,再到计价的合理流程。

2.5 与实训室软硬件建设的有效配合

伴随现在工程技术的进步,现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学习内容以软件操作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所以课程的教授过程主要在专业实训室展开,这就要求课程的建设方案以软件操作为主,辅助手工算量与计价,从钢筋到土建,结合广联达系列软件,进行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因建筑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涉及数据繁多、造价值高,分阶段的多次性计价科学性受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进行展开。

3 BIM模式下课程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贯穿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五大完整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为最终项目投资效益服务,利用BIM技术可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在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中提供更好的服务[3]。《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模式设计时,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师作为主导领路人,应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合理运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繁琐耗时耗力的工程量计算在设计阶段即可高效完成,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转变为全过程造价控制,减少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并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心由工程量计算向计价控制转移。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核查上,一份合理预算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量的调整与价的规范,BIM技术的介入应用可有效消除偏差[4]。BIM技术在中国的大力应用和推广,必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筑领域的领先优势,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整合,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亦能充分共享,必将资源浪费降至最低,从而达到成本节约,效益提升的理想效果。

[1] 沈详华,方 俊,杜春艳.建筑工程概预算[M].第4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 英,李 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3):19-20.

[3] 王林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浅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2):33-34.

[4] 苏永奕.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Budget under BIM patter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Feng Wei

(BeijingInstitut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Langfang065506,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course 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Budget, from the course goal,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points out the new course scheme based on the BIM patter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of the course,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under BIM patter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budget, BIM pattern,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pattern

1009-6825(2016)32-0238-02

2016-09-03

冯 伟(1978- ),女,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计价工程量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之旅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