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绿色建筑★

2016-04-09 00:45于博洋马守恒
山西建筑 2016年32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建筑

于博洋 马守恒

(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谈绿色建筑★

于博洋 马守恒

(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分析了绿色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结合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常用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绿色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发展趋势

0 引言

自然生化万物,万物本自然。早先建筑最本质的作用是人类求得生存庇护之所,时至今日人类已经从只为求得生存、繁衍的小心翼翼“进化”成了肆意破坏的胆大妄为,各类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接踵而起,现有的建筑模式和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巨大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而绿色建筑的应用势在必行。由此出发,本文对绿色建筑进行浅析探讨。

1 绿色建筑的意义

1.1 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绿色”二字是绿色建筑的根本所在,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更多是在传达一种思维方式:既无损于环境,又融入于环境。

1.2 原则和意义

绿色建筑的几大原则分别是:

1)可持续性原则。

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利用是确定绿色建筑的消耗标准。现阶段的绿色建筑常常被注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

2)节约能源。

建筑能耗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能源消耗在建材的生产运输中;另一方面,消耗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故而从材料提炼、生产、运输和形体设计、提高围护结构性能、设置建筑缓冲区两个方向进行研究。

3)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空气质量的问题日益严重。建筑中,在建材的选择上减少污染物、设置排污口、稀释室内空气;保证气流流场的均匀分布等。

4)使用环保材料。

如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代替人工能源,或循环再利用已废弃的建筑材料。

5)创造创新。

创造创新不仅重于新型材料的创造,如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延长建筑寿命;更要注重技术手段的更新,如新建筑形体、新施工方式等等。

总体来说,绿色建筑的原则是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达到对生态环境索取与回馈的平衡。正如中国台湾林宪德教授曾在《绿色建筑》一书中提到:“初衷和目的应该是相同的,就是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危机,找到一种协调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的方式[2]。”

2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

2.1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提出源自于人们意识到大量工业化建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已然对人类生存造成了威胁。然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声污染;施工扬尘增加大气浮尘含量;建筑施工污水无组织的排放,污染地下水、饮用水等。

2)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土壤结构;垃圾焚烧,产生有毒致癌物质,部分建筑垃圾含有重金属元素,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污染水循环系统。

3)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最典型的光污染的案例,大面积的使用玻璃幕墙,会影响候鸟迁徙,引起人突发性暂时失明,引发各类交通事故。

鉴于建筑对环境的种种破坏及影响,有人提出“不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建造就是破坏”等言说,又借由古训“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批判建筑是奢靡。实则良田千顷非一人之三餐,同样广厦万间也非一人之三尺。考虑到社会现状不建筑也非最好的建筑。

任何建筑但凡被建造,都置于环境之中,而非独立存在。许多建筑师对于这种“与生俱来”的联系都十分重视,对于地形、环境的协调斟酌再三。如以浪漫主义“草原式”建筑而著名的F.L.赖特,其设计的“流水别墅”和“西塔里森”便是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典例。而后F.L.赖特逐渐形成“有机建筑”理论,其大意是建筑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的形式,从而保持自然建筑和谐一致的关系。这一代表性理论影响了许多建筑师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在我国也有躲避强风适于游牧民族居住的蒙古包、云贵等地区巧妙处理湿热的栏杆竹楼等尊重环境、合理选址的成功设计方案。

反观近阶段我国建筑与环境的发展,大部分的设计理论源自于西方国家,沿用西方的传授模式。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的学习使用尚且可以,然而盲目的照搬抄袭,不考虑自身环境因素、气候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已然让我们自食其果。

2.2 绿色建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世界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发生,一场绿色运动就此引发。20世纪60年代,美籍建筑师Paola soleri曾提出“生态建筑学”这一理念。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文,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1988年英国人在沃特福德(Watford)开始研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又称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并于1990年发布第一个版本,从此开始了各国绿色体系的跟进。譬如1998年创立于美国的LEEDTM标准、德国DGNB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等。至此绿色建筑理论开始逐步走向正规。

3 绿色建筑技术手段

3.1 “绿色”材料

大多数“绿色”材料的目的是回归自然,少用或者不用自然能源。在能源划分中,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成为“绿色”材料应用、创新的切入点。

例如生态水泥,以各种固体废弃物如建材废料、废渣、矿尾等为原材料制成,将对生态的污染转化为对环境的保护;生态混凝土,利用多孔混凝土的透水、透气性,形成简单的食物链,达到与动植物共生、相互作用等。将“绿色”材料应用于建筑中既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又增进了建筑的附加值。

3.2 “绿色”技术

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大致可以划分为使用新型科技设备、调整建筑自身构造两方面。

新型科技设备包括透水地面设计、CFD环境优化设计、绿色照明系统、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3]。

调整建筑自身构造技术包含建筑节能设计(形体、朝向、窗墙比设计、节能保温设计)、自然通风技术、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屋面植被绿化隔热技术、墙体垂直绿化等。

4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4.1 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绿色建筑这一理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遍及全球。

在绿色建筑发展比较早期的英国,现阶段绿色建筑的推进主要采用强制性措施,制定法律规范且主动推广典型性绿色项目。不同于强制性推广的英国,美国较为注重自愿性项目,如美国太阳能协会举办的“太阳能屋国家之旅”、需三方审核的能源标识——能源之星(Energy Star)等。目前,美国正考虑成立一个更具权威的绿色建筑组织来引领绿色发展。

至此,建筑市场正逐步转型,绿色建筑也将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4.2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我国近几年绿色建筑项目中也涌现了许多绿色建筑的典例。如大梅沙万科新总部,采用雨水回收系统;清华园的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采用光电玻璃、太阳能夜景照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等技术手段,并设置种植屋面、生态仓等。

目前我国已有近千个获得国际认证标准的绿色建筑项目,但国内外建筑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尚为少数。记得查尔斯·柯里亚曾说过“气候赋予建筑深层次的秩序”。抛去现代技术的噱头,我国各地传统民居中也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验。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的特性,实则是厚重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波动衰减的体现;新疆当地建筑,墙体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再如巷弄里的穿堂风、阴凉的天井、缓解潮湿的木质檐廊无一不是适用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传统智慧。

5 结语

不难预见绿色建筑将会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思想。实际在判定绿色建筑这一标准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建筑师责任感、使命感的考量,如何在未来绿色建筑的设想与实践中,将能源消耗量达到最小、CO2的排放量降到最低等等。同样,期望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可以衍生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完成工业化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型。

[1]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三维集成房屋,绿色住宅建筑常用的“十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Z].2016.

Discussion on green building★

Yu Boyang Ma Shouheng

(CollegeofArtsDesign&Building,LiaoningUniversityofIndustry,Jinzhou121001,China)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impact of green building upon environment, describes comm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by combining with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finally points out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tendency at home and abroad.

green buil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aving energy, development tendency

1009-6825(2016)32-0016-02

2016-09-05★:2016年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62)

于博洋(1994- ),女,在读本科生; 马守恒(1981- ),男,硕士,讲师

TU201.5

A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