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2016-04-11 07:57刘卫云项薇薇张爱东安永宏刘彩双马秀芬于海红
河北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新医改

刘卫云, 项薇薇, 张爱东, 安永宏, 刘彩双, 马秀芬, 于海红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刘卫云, 项薇薇, 张爱东, 安永宏, 刘彩双, 马秀芬, 于海红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目的:在新医改背景下明确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从而为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及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承德市选取16所乡镇卫生院,所有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eissetal所编制的明尼苏达满意量表MSQ(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压缩版,对其进行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配合访谈。结果:医改后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总满意感得分为131.3921.45,属于“满意”范围。薪酬体系评价项目工作满意度得分最低12.70±4. 04,属于“基本满意”范围,薪酬体系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个体特征的医务人员医改后的工作满意度不同,尤其是不在编的医务人员薪酬体系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最低11. 49±4.40。结论:在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既要考虑不同的评价项目又要考虑不同的个体特征。

【关键词】新医改; 基层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本文对承德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配合深入访谈,探讨医改政策的成效及有待完善的地方,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意见及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为准确了解医改制度推行五年来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2015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承德市16所乡镇卫生院,所有在职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issetal所编制的明尼苏达满意量表MSQ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为准确了解医改制度推行五年来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调查对象剔除了工龄不满1年者。其人员包括:护理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临床医生及医学技术人员。实际发放调查问卷403份,收回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94.79%。

1.2 调查内容:医改后,对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9个评价项目36个具体条目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对医改后医务人员的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探讨医改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变化,从而确定医改后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3 评价指标:MSQ工作满意度量表每项陈述采用5个等级进行测量,即非常不满意(1分)到非常满意(5 分),每项陈述得分表示工作满意度得分水平,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核对后,统一编码,建立SPSS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描述采用±s,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医改后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382名医务人员,其中男性179人(占46.9%),女性203人(占53.1%);平均年龄36.37±8.60,其中30岁以下者43人(占11.3%),30~40岁198人(占51.8%),40~50 岁101人(占26.4%),50岁及以上的40人(占10. 5%);高中或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112人(占29.4%),大专163人(占42.6%),本科及以上107人(占28. 0%);平均工龄16.37±8.65,其中从事工作年限少于10年的110人(占28.8%),10 ~ 20年151人(占39. 5%),20~30年91人(占23.8%),30年及以上的30 人(占7.9%);工作岗位方面:临床医生198人(占51. 8%),护理63人(占16.5%),医学技术59人(占15. 5%),预防保健62人(占16.2%);婚姻状况属于未婚的37人(占9.7%),已婚的345人(占90.3%);工作性质属于在编的244人(占63.9%),不在编的138人(占36.1%);职称构成上无职称的25人(占6.5%),初级职称的248人(占64.9%),中级职称的94人(占24. 6%),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5人(占4.0%)。

2.2 医改后研究对象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工作满意度得分总和为9个评价项目的得分之和,得分范围为36 ~180分之间。为便于评价工作满意度水平,确定工作满意度得分总和36~60分之间为“非常不满意”、61~ 90分之间为“不满意”、91~120分为“基本满意”、121 ~150分为“满意”、151~180分为“非常满意”。医改后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总满意感得分为131.3921.45,属于“满意”范围。医改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的为人际关系、领导行为2个评价项目;薪酬体系评价项目工作满意度得分最低,属于“基本满意”范围,具体各评价项目得分如表1:

表1 医改后各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s)

表1 医改后各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s)

评价项目 工作满意度得分 评价项目 工作满意度得分薪酬体系 12.70±4.04  工作条件 14.78±2.72工作本身 14.32±2.74  组织管理 14.75±2.44人际关系 15.91±2.53  领导行为 15.48±3.20职业发展 14.93±3.00  福利待遇 13.64±3.05社会地位 15.11±2.41 工作总满意度 131.39±21.45

2.3 医改后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得分:表2显示:医改制度推行四年后,对承德市某县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在薪酬体系、工作本身、人际关系及职业发展等9个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了解医改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在编与不在编的基层医务人员,在薪酬体系、福利待遇两个评价项目工作满意度得分经t检验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编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不在编的医务人员;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本身、工作条件两个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无职称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较高,初级及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其工作满意度得分较低,其他的评价项目工作满意度得分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工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工作岗位的医务人员在9个评价项目的工作满意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医改后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s)

*经t/ F检验P<0.05

人口特征薪酬体系工作本身 人际关系 职业发展 社会地位 工作条件 组织管理 领导行为 福利待遇年龄 <30  12.02±4.67 14.35±3.10 16.04±2.49 14.51±3.39 15.36±2.48 14.96±2.67 14.76±2.69 15.78±3.56 13.22±3.73 30~ 40  12.65±3.58 14.14±2.26 15.61±2.13 14.55±2.80 14.78±2.09 14.41±2.51 14.51±2.39 15.34±2.83 13.78±2.67 40~50  13.15±4.11 14.32±3.03 16.24±2.88 14.85±3.18 15.20±2.69 14.91±2.99 14.86±2.44 15.47±3.54 13.48±3.10 >50  12.79±4.34 15.04±2.85 15.89±2.90 15.14±2.51 15.71±2.54 15.61±2.66 15.36±2.02 15.50±2.90 14.43±2.95工龄 <10  12.02±4.33 14.17±2.96 15.83±2.40 14.66±3.34 15.14±2.43 14.81±2.60 14.82±2.68 15.72±3.47 13.35±3.57 10~ 20  12.87±3.71 14.18±2.35 15.83±2.30 14.28±2.87 14.81±2.20 14.51±2.57 14.44±2.40 15.23±2.93 13.64±2.78 20~30  13.33±4.02 14.47±3.10 16.00±2.97 15.29±2.90 15.33±2.62 14.96±3.05 14.93±2.25 15.41±3.50 13.77±2.89 >30  12.42±4.44 15.04±2.58 16.38±2.70 15.04±2.49 15.79±2.67 15.50±2.81 15.42±2.19 16.04±2.65 14.29±2.94性别  男 12.74±3.89 14.30±2.52 15.65±2.57 14.51±2.73 15.13±2.36 14.57±2.82 14.75±2.33 15.61±2.86 13.65±2.80女 12.67±4.19 14.33±2.94 16.17±2.47 14.87±3.24 15.09±2.47 14.99±2.61 14.74±2.54 13.36±3.50 13.64±3.29婚姻状况  未婚 12.79±3.73 14.69±2.62 16.59±2.24 15.48±2.23 15.66±2.04 15.28±2.42 15.24±2.32 16.45±2.11 13.86±2.89已婚 12.69±4.08 14.28±2.75 15.84±2.55 14.60±3.07 15.05±2.44 14.73±2.75 14.69±2.44 15.37±3.29 13.62±3.08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2.87±4.07 14.44±2.95 15.89±3.02 14.91±2.86 15.25±2.61 15.06±2.91 14.99±2.25 15.28±3.13 13.76±2.79大专 12.87±3.80 14.34±2.59 15.98±2.21 14..70±2.98 15.19±2.27 14.76±2.56 14.71±2.48 15.83±2.80 13.78±2.94本科及以上12.28±4.36 14.19±2.76 15.83±2.45 14..46±3.20 14.84±2.42 14.54±2.75 14.55±2.56 15.16±3.78 13..31±3.46工作性质  在编 13.39±3.66 14.40±2.63 15..87±2.63 14.88±2.72 15.22±2.42 14.84±2.74 14.73±2.29 15.62±2.91 13.92±2.82不在编 11.49±4.40*14..17±2.94 16.00±2.35 14..36±3.44 14.91±2.41 14..69±2.70 14.78±2.69 15.24±3.6713.15±3.40*工作岗位  医生 12.46±4.17 14.05±2.72 15.69±2.65 14.56±2.87 14.99±2.35 14.42±2.67 14.63±2.42 15.37±3.23 13.63±3.14护士 12.10±4.01 14.08±2.92 16.29±2.51 15.10±3.33 15.10±2.52 15.31±2.70 14.71±2.34 15.46±3.27 13.21±3.07医技 12.71±4.29 15.02±2.71 16.24±2.20 14.64±3.23 15.04±2.39 15.04±2.73 14.98±2.61 15.58±3.34 13.60±3.48预防保健 14.00±3.23 14.71±2.55 15.86±2.45 14.69±2.86 15.51±2.53 15.06±2.78 14.90±2.48 15.73±3.02 14.16±2.33职称  无职称 13.79±3.97 15.68±2.56 16.95±2.25 15.47±3.67 16.00±2.45 16.21±2.68 15.58±2.69 16.58±2.69 14.47±3.08初级 12.35±4.05 14.11±2.64 15.84±2.43 14.41±3.04 15.03±2.37 14.73±2.65 14.60±2.40 15.33±3.21 13.41±3.08中级 12.99±3.94 14.24±2.94 15.68±2.71 14.94±2.76 14.87±2.40 14.37±2.73 14.72±2.34 15.39±3.26 13.77±2.84副高及以上14.92±3.8716.00±2.41*16.83±3.07 16.42±1.73 16.42±2.7515.92±3.09*15.92±2.81 16.58±3.29 15.33±3.47

3 讨 论

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不高,因而导致其较低的工作积极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在乡镇并未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基层也未得到真正缓解,并未实现卫生政策所应遵循的“普遍享有”和“全面受益”等原则[1]。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不同个体特征的医务人员其工作满意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的,集中表现在不同职称及工作性质上[2]。分析可能的原因: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统一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因基层医务人员学历及职称均偏低,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其收入水平较医改前有所下降,影响了其工作满意度。而不在编的医务人员按临时工的标准核定工资,其收入水平也降低了,在加上药品零差价,收入来源的减少,均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满意度,降低了其工作的积极性[3]。

基层医务人员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工作在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前线,是医院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因此需加强正面宣传,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营造出理解、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风气[4]。加强人才培养,为其创造施展空间并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对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务人员加大投资,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5]。同时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务和职称的晋升制度。医改后因为公益性管理体制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使基层医疗机构有回归到“吃大锅饭”的趋势。干活多的钱不多,不干活的钱不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职工的职责及任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平、竞争、合理、择优”的原则,实行核编定岗、全员聘用,按统一的标准、公平、民主的测评方式推进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增加绩效工资比例,真正实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基层医疗机构目前不在编的医务人员占有较大比重,部分医务人员多年都未能解决编制问题,特别是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在编与不在编的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差距拉大了,出现了同工不同酬,影响了不在编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团队建设,实行平等待遇,解决编制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钱兴平.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2.

[2] 胡伟.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13,20(1):7~9.

[3] 杨萍,徐玉梅.新医改实施中调动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2):205~ 206.

[4] 楼烨,郑振佺.福建省泉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5):17~19.

[5] 徐伟,申宝忠.主辅分离下公立医院人才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71~72.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5030210)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3-0519-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63

猜你喜欢
工作满意度新医改
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与激励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