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复位题的解答规律

2016-04-11 07:10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青苹果 2016年20期
关键词:领子二厂袖子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唐惠忠

语句复位题的解答规律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语句复位题,指的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学生从中选出原句。近年来,这种题型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缀句成文的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此类题目的解答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结合典型例题加以说明。

一、着眼于关键句的前后衔接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将“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将“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同学们解答这道题时,要从关键句紧密衔接的角度来思考。句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能与“……都很熟悉”构成转折关系并紧密承接的只能是“……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即句④,由此可排除A、D两项;B项中,⑥②①置于⑤④③前,明显不合理,则正确答案为C项。

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本题的关键句是句①与句⑥,句①“最早的记载见于……”是句⑥“……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佐证,应紧承该句之后,由此可排除A、C两项;B项顺序错乱,显然读不通,则正确答案为D项。

二、着眼于逻辑关系的对应

例3根据语意,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招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余光中的这段话整体上是强调“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应做到“文白相济”,也就是以驱遣白话文为主,但“在紧要关头”可让文言起辅助作用,由此可见A项错误;B项的“见真求新”与语段意思相脱节;D项的“白话为本”有偏颇之处,同时遗漏了“文以应变”,故正确答案为C项。

三、着眼于归类的合理

例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同学们解答本题时,要厘清文段的内容和结构:先总说“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接下来的③⑥谈狗的价值,承接前面的“忠义、勇敢”;⑤②,这是狗的天赋;④①,这是人的行为。句④中的“这种”指代⑤②,⑤②④①紧扣“聪明”这个特点,由此可确定正确答案为B项。同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横线之间的标点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四、着眼于前后的照应

例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举办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能与“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紧密衔接并揭示其寓意的,只能是句④;再考虑下文的“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是三个并列的要素,则放在该句前面的应是句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故正确答案为C项。

五、着眼于情境和空间的一致

例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中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司马光辞官后居洛阳时所作。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里,处处苍苔,上面布满飞鸟栖息时留下的痕迹。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小院地偏”正合此时诗人的心境,且与标题“西斋书事”相呼应。A项,“林间无人”与“西斋”“满庭(鸟迹印苍苔)”不符;C项,“过客稀”与“鸟迹印苍苔”情境不符;D项,“寒气”与“夏日”之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项。

六、着眼于话题的统一

例7与下面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各有所长”四字。“各有所长”强调的是长处与强项:二厂的强项是上领子,三厂的强项是上袖子。B项只强调了三厂的上袖子;C项说的是两个厂的弱项;D项则单单强调了二厂的上领子;只有A项既强调了二厂的上领子,又强调了三厂的上袖子,这才叫“各有所长”。而且A项先说二厂,后说三厂,在表述顺序上也与题干保持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项。

七、着眼于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__①_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__②_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的、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①一块庞大的、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①一块庞大的、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的、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同学们解答本题时,要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①处,若选B项或C项,则既不能与上一句紧密衔接,又与后面的“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相“隔断”——主语有问题。正确答案为D项。

八、着眼于音节的和谐

例9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②的差别在于逗号的位置,②的逗号用在“俯瞰”后面,即用在充当宾语的四个短语前面,这样一来,宾语部分就有整齐、匀称之美。而“置身山顶俯瞰”又与“每逢深秋时节”形成字数上的对应。③、④的差别在于是否押韵,是否有和谐的韵律美。句④的末字是“绕”,与句末的“茂”及“远眺群山环抱”的“抱”押韵,比句③更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项。

九、综合考虑,确保连贯

例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本题是一道有创意的衔接题。解答此题要从多角度思考:一是注意时空关系,二是保持句式协调,三是注意关联紧密。从叙事的时间看,“我”现在已不在杭州,应用“那”来远指,故可排除B、D两项;从句式协调角度看,在⑤、⑥中应选出与“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句式相同的一句,选择句⑥;句⑥的开头为“江面”,句③的末尾为“江边”,这两句关联紧密,衔接顺畅,故正确答案为A项。

例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吸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

“吸收现代文明”应放在“继承传统价值”之后,据此可排除C、D两项。接下来,思考“吸收现代文明”和“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则正确答案为A项。

猜你喜欢
领子二厂袖子
二厂汽水
打造气田高质量发展样板
“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动员令
“撸起袖子加油干”——直面2017上海童车展
陈敏尔: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
冰雪产业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二厂”的全世界路过
“无奈”的“美德”——从“假领子”看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