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云涌

2016-04-12 01:17孙玉敏
上海国资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客制造业产品

“创客”云涌

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浪潮,以及“互联网+”积极探索,“创客经济”正被视为新的风口和引擎。

发轫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创客可谓互联网或者说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其出现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门槛的降低。创业活动通过互联网、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创业的边际成本,促进了更多创业者的加入。

创客现象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土壤。移动互联网的勃兴点燃了更多人创业创新的梦想,并提供了更多可能。创业的主体逐渐由小众转为大众,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有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体,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了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中国最早的创客基地,据称是深圳市南山区文昌街的柴火创客空间。这里是创客自由创作的免费去处,提供免费的工具和辅导。目的就是为创客们提供一个没有压力的空间,“让那些有梦想的人有地方实现梦想”。

柴火空间只是深圳创客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民间的创客团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形成以北京创客空间、深圳柴火、上海新车间为三大中心的创客生态圈。

下一个金矿

来自资本市场的热钱涌动,让“创客经济”一时热得烫手。据清科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国PE/VC市场募资总额约7000亿元,投资总额约5000亿元,均达到历史最高点。

从2014年崭露头角,到2015年两会上成为热词,国务院办公厅甚至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种种迹象表明,“创客”发展有望迎来黄金期。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传统的工业化量产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而创客这种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者能够弥补和拓展大工业的模式,促进新科技和新需求更快地对接。

“国内的科技孵化器在大众创新创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目前重要的是将这么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和创业者的需求对接起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特性,比如构建好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以及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等。”

从创客发起地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拥有强大的创新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都是创客们生根发芽壮大的重要土壤。

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已超过9000家,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企业49家。90后群体逐渐成为创业主力军。有专家指出,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氛围,已经不逊于硅谷。

据报道,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是“创客”最活跃的领域。从数字娱乐到数字家庭,从数字医疗到数字教育,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众创产业汇集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孕育了大量创业机会,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主战场。

创客有望成为互联网创业的下一个金矿。

重新定义制造

“创客运动”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现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奥巴马政府更将重整制造业作为施政纲领,因为美国逐渐意识到,制造业,哪怕是玩具和袜子这些看上去附加值没有那么高的制造业,对于创造就业机会,避免经济空心化而言,依然不可或缺。

更重要的是,“人们逐渐发现,随着制造业流出,研发可能也会随之而去。”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的专家斯蒂芬·奥尔森(Stephen Olson)表示,“因为研发和制造是经常需要密切互动的。”美国未来研究所主任林恩·杰弗里(Lyn Jeffery)也表示:“很多人会觉得制造不是创意,制造是创意的反面,但实际上制造是创意的加速器。”

这一发现在“创客运动”时代被充分证明。全球最大的硬件创新孵化器HAXLR8R从硅谷搬到深圳华强北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目前,创客圈的共识是,创客“云涌”的基础,是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快速的供应链。

但对中小型制造类企业而言,与创客对接最大的障碍在于,创客的产品量小,且市场前景没有保障。

传统工厂生产往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打造生产线,如果产品不能持续批量生产,生产线可能就报废了。所以如果创客产品的产量低,对被中小型制造类企业拒绝。

但如果深入理解了这一波“创客运动”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风口,有洞见力的制造企业将会发现,这其实为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因为创客的成果为企业提供了小众产品运营独立品牌的可能。创客有创意及研发能力,但不懂生产,这刚好可以与中国相对低端的中小制造类企业形成互补。

克里斯·安德森在其重要著作《长尾理论》一书中讲到,任何产业一定有热门产品,根据二八定律,20%的热门产品占有80%的市场。热门产品身后是众多的冷门产品,又称利基产品,80%的利基产品只占20%市场份额,形成一条长长的细尾。

互联网社区让这种小众化的利基产品有了更便捷的销售渠道,也制造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从3D打印机到激光切割机等快速制版新贵工艺,也正在颠覆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让小规模、个性化制造成为可能。

据此,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新一波“创客运动”中的重大机遇,就在于保持小型化与全球化并存的能力:既有手工匠人的原始,又具创新性,实现低成本的高技术。小处开始,大处成长。

1953年,当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第一次到访美国时,发现人们听到“日本制造”就如临大敌,因为“日本制造”曾是“廉价山寨”的代名词。但后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重构了整个战后日本的制造业格局,从廉价贴牌抵达精工制造,成为世界先进制造典范。

在中国,摆脱“中国制造”即廉价山寨标签的突破口,或许就在创客的工作室中。

(本刊记者孙玉敏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创客制造业产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