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环工作法建设高校三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以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为例

2016-04-12 23:54高蕾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

高蕾(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以五环工作法建设高校三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以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为例

高蕾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社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党组织的未来发展,党员的自身发展,还是从高校改革和迅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讲,都应成为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三型政党的表率。创建高校三型党组织,可以运用“五环”工作法,以“重学习、强实践、促提高”为线索,开展五项工程,结合创新学习、终身学习与团队学习,以新型管理模式,形成一种持续学习、乐于奉献、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党组织文化,实现五好五带头的目标。

关键词:五环工作法;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8.19讲话中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在“两个巩固”精神指引下加强思想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和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党委在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高校三型党组织的方法和途径,总结出“五环工作法”。

一、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目前的困境

(一)关于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部分学生党员学习意识缺失,使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党员入党以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像入党前那样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此外,部分党支部在组织学习中存在着学习方式被动,侧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忽视了创新,忽视了作为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任务,将学习与专业学习对立起来。对理论学习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清,枯燥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党员提不起兴趣,这也使得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效率较低。

(二)关于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党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服务意识薄弱,观念淡薄,入党以后更不愿意为周围同学服务,忙于自身的事务。此外,学生党员的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服务载体相对较为单一,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也有待丰富3。

(三)关于高校“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中,存在着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创新性不够,较难吸引学生党员的关注和获得普通学生的认可;存在着在创新中深入加强学习能力不足,不能通过学习不断地创新,发现新的创新点,照搬照抄以往的经验,创新的动力不足4。

二、以五环工作法建设高校学习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五环工作法旨在贯彻三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增强党员综合素养,提升支部工作活力”为目标,以“重学习、强实践、促提高”为线索,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措施,以“定期进行一次学习、创新打造一个平台、认真开展一项实践、切实得到一回提高”为基本思路,以“专项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创新项目与平台建设相结合”三原则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勤学研修”、“创新实践”、“风采展示”、“引领带动”、“考核评比”五方面学习工程,从而达到学生党支部“支部团结好、党员素质好、工作机制好、活动开展好、师生反映好”和党员“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好、社会工作好、群众基础好、身心素质好”的五好五带头要求,凝聚成“五环建设”工作法。

从“五环工作法”实施到现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以重学习、强素质为抓手,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措施,各学生党支部全面深入推进三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既增强了党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又推动了全院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激发党员学习动力,开展勤学研修工程。党支部采用专项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支部实际情况做好学习规划,除定期组织党员集体学习、读报等,还推荐优秀书目鼓励党员自主自学,并开展“千字文”中英德文学习心得评比等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支部结合专业特色,与校党委学工部进行对接,形成“1对1”双语学习交流模式,既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发挥党员先进性。

(二)拓展党员工作渠道,开展创新实践工程。在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支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理论学习方法,如开辟红色博客等新型学习平台,开展“创优拍客”活动,通过相机、手机等拍摄工具,记录感人瞬间,弘扬传统美德等。同时,支部在党员中开展“真善至美”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党员以实事求是态度日行一善,服务同学和学校建设工作,强化党性修养。

(三)亮出党员特殊身份,开展风采展示工程。支部要求党员统一佩戴党徽、所在宿舍为“党员示范宿舍”、规范党员言行、强化党员组织纪律、公开亮出党员身份,采用公众监督与党员自律的方式开展风采展示工程。

(四)明确党员具体职责,开展引领带动工程。支部强化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宿舍、帮扶低年级班级、联系学生组织等绩效,在道德实践、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学术研究等方面明确提出党员职责,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学生组织与广大学生中的组织优势和模范带头作用。如开展“新生导师”活动,通过选拔高年级中的优秀党员同志,由新生辅导员直接领导,负责配合辅导员做好新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作用。

(五)提升党员工作热情,开展考核评比工程。支部根据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和红旗学生党支部评比办法,结合支部具体工作进展情况,每年4月份由各支部对本支部开展的三型党组织建设回顾总结,未达标部分制定整改措施,并选派优秀成果参加每年5月份的学习型党组织成果报告会,增强三型党支部建设的动力。

三、五环工作法对高校建设三型党组织的工作启示

(一)结合当前形势,创新学习形式,促进党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向内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建立起支部成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长效机制,在学习方法上有创新,在个人进步上有要求,在日常考核中有挂钩,让所有党员把与时俱进的学习作为内在动力与要求,真正实现学习常态化。为迎接和庆祝建党90周年,支部启动了“党员读报”活动,坚持每日为群众读取当日时事新闻,开展“党课我来讲”、“微心愿”、“红色短息”等活动。为普及和提高支部党员学习的成果,支部组织党员通过飞信、QQ群精心编发“暖心提示”党员手机报,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了解重大时事动态、党史知识和党的政策方针,真正创建党组织的浓厚学习氛围,以平等、自由的方式将三型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二)依托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党员工作实践与工作探索推广的水平,向外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

理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得以升华,才能使党员从中受益。在第四届全国口译大赛LSCAT杯华东赛区比赛中我院一名党员荣获一等奖,而她在决赛中所译内容恰好是力行党支部近期学习的重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前期的支部研讨活动为她取得如此佳绩埋下了伏笔,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学生党员党内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互动的可行性与可拓展性。

高校党组织成员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创新党组织的学习活动方式,如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支部开展了“译满矿大”活动,面向学校开展义务翻译实践活动,翻译文章千余篇。这不但发挥了学生党员先进性,服务大众获得好评,又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建立“花信子”志愿服务队为载体,突出“爱校助人”主题,深化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以“引领带动工程”为依托,认真落实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六项制度,坚持执行党员联系宿舍、“一帮一”助学、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每年不少于20学时、党员示范宿舍、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成长性评估、党员承诺与“回头看”整改等制度措施,以发挥党员在服务性和先进性。学生党员长期坚持赴福利院、碧水湾社区等学院志愿服务基地开展义务支教、政策宣传等活动,党员工作站组织党员开展“唱红歌、忆红史”系列活动、图书漂流区活动等,同时立足校园,发挥主人翁精神,用志愿行动表达爱校之情、助人之善。2015年3月,校园百花盛开,游客频至,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为维护美丽环境,创建和谐校园,学院积成立了由党员骨干组成的“花信子”游园服务队,担当文明使者,规范游园秩序。通过道德实践,广大党员深切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者行动价值。连续五年,我院均有学生党员参加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矿大分队赴山区支教,另外在国际击剑比赛、青运会、省运会等涉外活动中,都活跃着大量我院的学生党员志愿者身影,涌现出优秀的志愿者代表,如1名党员获省优秀志愿者、5名党员获徐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

(四)加强探索创新,增强支部凝聚力,发挥党支部战斗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得到全面提升。

五环工作法实施以后,党员也以徐州市、学校和学院的创业支持为支撑和着力点,开拓新的渠道,带动学院的创业活动。学院学生现有三个项目获得学校创业立项资助,注册了“洪堡语言培训与翻译中心”(注册号:320311000133294)等两个实体的大学生创业公司,项目主持人和参与者均为学生党员。支部成员在学习和工作中以“五环工作法”为指导,团结一致,探索创新,共同合力,攻克难关,在师生反馈中获得一致好评,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彦彦,齐艳娟.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内在动力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03-105.

[2].张少杰,高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2):226-228.

[3].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09-110.

[4].纪书燕,李大章,任杨杨,以“三型”党组织为目标,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5(8),11-12.

作者简介:高蕾,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建研究,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065-02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