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2 23:54杜长强王龙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杜长强王龙江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101)



举办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杜长强王龙江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赛事的举办,对于高职教学起到导向作用,大赛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泛而多源的平台,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以赛事为导向,以大赛为“坐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1 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分析

安徽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检验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成果,促进了职教成果创新,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协作”,大大增强了职业高校学生的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进程,加强了高等职业院校影响力和吸引力,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建立了广泛而多源的平台。“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活名片”。通过进行举办和推广高职学院的技能大赛,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高等职业学院的技能大赛紧扣市场需求的专业领域,以赛项引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技能大赛的活动,锻炼了高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的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改创新。在整个社会及行业中打造出“高职教育行不行,大赛能出真水平”的优良环境。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折射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课程目标的设置方面,职业性不够明确、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课程师资严重缺乏等。而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可以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

2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搞好教育教学改革

2.1以技能大赛为引领,解析技能大赛规程和内涵,指导教学改革

我院从2010年起就开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具维修项目大赛,还承办了安徽省2012年和201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具维修项目,也就是从2010年6月起,启动了汽车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改革宗旨就是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把大赛融入到教学培训体系中,适时设置好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改实施方案,为校企合作、共建打下深厚的基础,通过教师队伍的锻炼与实践,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农机具维修项目技能大赛规程的设计充分涵盖了相关教学课程的基础、职业能力水平、社会的生产实际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这三点要求,并充分突出企业一线的生产实际对教学改革的诉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规范。农机维修项目技能大赛比赛的裁判,企业工作在生产一线又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把考核学生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等标准项融入到比赛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中。为了突出显示技能比赛规程和要求,我们学院成立了高职院校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宿州市农机局和相关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我院专业教师作为委员会委员,既要完成组织大赛的任务,又要指导汽车类和机电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专家委员会经过广泛讨论和深度调研,吃透农机具维修的比赛精神,从竞赛的命题、竞赛的内容和竞赛规程等,结合企业一线生产实际,归纳出知识的要点、技能的要点、评分的标准,制定开课标准,作为指导专业课改的思想和准则。

2.2制定以适应技能大赛的专业课程标准,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剖析技能大赛的过程,把教学理论与生产时间相统一,进一步调整好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简化原先的教学方式,使之转化为根据大赛而制定的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协力合作的精神与综合能力。例如我院机电工程系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为适应市场变化,要求每三年左右进行调整。根据调整,我们认真的分析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通过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业生产实际和国家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并加强了专业课程的调整、机械制图、测量等内容,对重复冗余的内容进行精简压缩,将与大赛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技能的训练补充进相关课程当中,将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技能课程)、综合技能模块、校企共建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学生考证模块。在课程内容中,把与技能大赛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大赛的内容设置实训项目;在不同的训练项目中体现与大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企业的生产标准和规范,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考核只有合格或不合格,无关分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技能大赛的要求和内容,促进学生进行技能大赛与专业技能训练环节的锻炼。

3 开展多样化教学,促进技能大赛的实施

在常规的教学中,为适应技能大赛实践为主的要求,要改革“教师主导、以课堂与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材为主的被动学习到“以专业为主”的转变,从单一的“能力训练”到“多样化技能训练”的学习转变。充分建立起把课堂和生产相结合、培养职业素养为主的教学方式,多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使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法,以“项目教学法”为特点,把生产、比赛内容贯穿到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生产、竞赛、实践过程,并能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点面结合、共同促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生产车间,教师在车间里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有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训练。使课堂与车间相融,车间教室整体化,理论和生产训练一体化,知识和技能统一化。教师能够做到“手指口述”,在教学的同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为了保证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我系建立了机械加工厂房、电焊车间、数控加工车间、汽车修理车间,教学活动安排在车间与厂房之中,做练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训练成绩,开发了特色实训教材和校企合作教材。

4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推进校企合作,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要培养满足各行业一线生产实际的合格人才,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依托企业的支持而办学,校企结合,与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培养的制度。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用企业生产实际指导技能大赛的实施,实现“产学结合”。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融入到大赛中,根据反馈的问题实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2012、2014年承办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具维修项目时,我们聘请了宿州市农机局和江苏清拖集团的专家,由企业专家和实践指导教师在一起,按照企业生产实际进行技能大赛的指导,学生平时训练与大赛所用的也是一线生产的设备,用企业的生产标准进行评价。

5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在职业技能大赛和教改中获得成功,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课程的教师要掌握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和技能的要求。为了把这个好制度贯彻下去,我院专门为专业教师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方案,对于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采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徽省组织的教师素质培训班,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考取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对参加工作一段时间有了技能基础的教师送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培训,提高其实践操作和生产能力,在培训与学习之后,能够把企业生产要求带到教学培训当中;对于具有企业生产经验的教师安排他们到车间进行生产与加工,并承担对外加工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实践技能,让教师在生产与实践中得到锻炼。

6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初见成果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力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系部派遣的三只大赛队伍先后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维修”项目大赛中连续取得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而后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农机具修理项目)选手赴淮安训练,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选送的王俊、朱晓锋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自动生产线项目中获三等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获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团体三等奖。学院先后出色的承办了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农机具修理项目、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自动生产线项目。通过各项技能大赛,系部教师先后有4人获得学院科研教学进步奖,10名教师晋升为二级技师、2人晋升一级技师,12人取得高级工证书。通过“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指引,系部师生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名气,并得到了省、市领导与同行的一致好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各类农业机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人才却捉襟见肘,从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此,我院基于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抽调精干教师致力于培养具有农业机械维修的专业人才。着力到以职业技能大赛指导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摸索中去,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完满的推进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将课改与大赛内容和标准完美结合,对建立技能大赛奖励机制,创建校园特色文化、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和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发展作用。为顺应这一目标,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汽车构造、汽车修理。长期以来系部与宿州市农机局、宿州市农机研究所、宿州黄山农机厂、宿州开源农机公司、宿州诚信农机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推进。

2012年和2014年全省农机具维修大赛由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大赛的举办得到了宿州市政府、宿州市农业局、宿州市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大赛期间,江苏清拖集团、山东时风集团、洛阳一拖集团等多家农机生产企业前来观摩,诸多农机维修企业现场和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2012年和2014年农机具维修大赛的成功举办,为今后举办类似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唱响了技能大赛的品牌,提升了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形象,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搭建了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任邢晖.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中国教育报[N],2008,6,25(9).

[2]彭年敏.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辩证思考.职业教育研究[J].2010(4).

[3]办好职业教育为什么靠工学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网

[4]谈松华.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0-3-25-6.

作者简介:杜长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产品制造与维修。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y113);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cgtg039);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zdjy2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2-118-02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