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2016-04-13 14:45陈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成熟度职业道德素质

陈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陈俊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本文对职业道德的含义进行解释,阐述当代高职学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必要性。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发展方向并对如何进行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加以讨论,总结了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认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应该与职业发展状态相融合,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变化中的常态,只有将学生的个人修养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和职业软实力教育有机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才是全面、有效的。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院校,每年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输入大量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网络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上需要的人才素质结构也更为复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新趋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在“新常态”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1.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概述

1.1 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含义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素养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职业道德的结构包含了基本的社会公德以及各个行业特殊的职业操守以及规范。职业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表现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使未来的从业者具有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心理素质以及行为品质,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2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办学的最终目标,职业道德作为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素质,一向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传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与社会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几乎重合,可以说职业道德素养是包含在个人修养培养之内的,对职业道德素养含义的解释也是大而化之的。而在“新常态”背景下,职业道德的发展应该与某种职业本身的发展变化相融合,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和缺失。

1.3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意义

加强当代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是实现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会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履行相关的职业道德行为,将带动全社会公民的道德反思和自我培养,进而实现公民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发展方向

2.1 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传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基本道德为主要内容,在新常态下,高职学生的个人修养仍旧是职业道德素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道德其他组成部分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学生的个人修养包括公民基本社会道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高职院校的就学过程中,表现为尊重师长、友爱同窗、遵守校规校纪、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等。

2.2 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

职业心理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的新分支,职业心理是职业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心理中的某些必要素质,也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职业要求的职业道德不同,在职业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可以说,某一类型职业的道德要求与职业心理发展是相关的。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也必须从这个角度入手,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

2.3 培养学生的职业软实力

职业软实力指的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所必须的个人品质,有些品质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无关,但是确实是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缺乏这些职业素养会导致学生从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更有可能引发表现为“道德不加”的错误行为。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软实力,以软实力的发展作为传统职业素养培养的辅助,从而促进全面的职业道德发展。

3.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进行规范化的职业道德管理

传统的职业道德组成成分能够用比较系统的语言进行描述,也拥有较为规范的守则和教育教材,从学生进入小学开始,这一系列的教育就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进入高职院校后,立足于就业的个人素质教育系统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例如,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一定要做到遵守企业行为规范等,这些要求反映到个人修养方面,即诚信教育和自律教育。在个人修养教育结构明确的前提下,高职院校需要做到的是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进行规范管理、强化教育,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从细节上来讲,规范教育包括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对学生上课学习、日常行为以及寝室活动的情况进行精细化规范和描述,如日常行为中包括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打架不骂人、对人有礼貌、热心助人等。将这些行为进行等级划分,为每个学生建立“品行账户”,由教师、同学和学生本人作为监督者,对每个学生的品行进行打分,记入品行账户,并以每月、每学期为周期,进行学生品行考评并给与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个人素质贯穿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中,实施全员教育。在践行全员管理教育培养的同时还实行干部包干,管理难度大的学生或者是学困生,实行干部包干,效果非常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3.2 实行全面的职业心理教育

职业心理教育是高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的新方向,职业心理教育包括许多项目,而心理教育是与职业成熟度教育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要进行有效的职业心理教育,需要以职业成熟度教育为前提,这意味着学校必须聘任具有相关专业基础和教育能力的教师,进行有效的职业成熟度发展教学。这包括,职业成熟度结构的分析、职业成熟度的判断以及成熟度培养。通过相关的职业成熟度量表测量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根据成熟度的不同水平,进行有目的的培养教育。首先,高职院校应该从高校心理专业招聘相关的职业心理教育人才,或者以人力资源讲师作为招聘目标,从社会中广泛招聘相关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有对某一职业的成熟度进行结构总结、程度判定和教育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针对学校的教育特色,研究某一类或几类职业成熟度的具体结构,形成职业成熟度的判定标准,并对本校学生进行评定。例如,某一高职院校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为主要培养目标,则需要针对此类职业进行成熟度研究、建立成熟度量表,对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考察;再次,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进行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了职业心理培养。实际上,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展起来的职业成熟度,表现在职业技能水平上的比较少,但是表现在职业心理方面的比较全面,这包括对某一职业的客观认知、对自我的客观认知以及能力素质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判断等。这些职业心理的形成,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都是进行职业心理教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课程内容。

3.3 在实践过程中实施职业软实力教育

职业软实力与不同类型的职业行为相关,由于职业软实力确实造成的职业道德行为不良的情况非常多,例如服务业人员无法合理处理与消费者间的矛盾,因而造成言语和肢体冲突,后者被认为是职业道德行为不良。高职院校要将职业软实力教育纳入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中,而职业软实力与各行业的从业实际相关,这意味着,要进行职业软实力教育,就必须在学生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实施。高职院校可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将职业领航者与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融合,要求从事学生教育的教师既能够做学生的知识传播者,又能够成为某一职业的从业典范,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以教师为榜样,从学习和课堂实践入手,理解和践行职业软实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职院校对本校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再培养,或者从合作企业中聘请某些部门管理者和相关人才作为学校教师,以教师角色和职业成功者角色的结合,这是学生职业软实力获得的基础;第二,通过校企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软实力的观察学习和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践行和发展软实力。学校为学生争取符合行业现状的实践机会,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学习总结出从事某一行业需要具备的软实力,对比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如观察酒店经理处理客人的服务投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到身为酒店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等。通过相关的工作实习,这些能力和品质将得到巩固,学生的职业软实力也就得到了发展;第三,鼓励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自主实践,主动创造职业环境,促进职业软实力的巩固和发展,例如,计算机系的学生组织计算机装修队,为同学提供计算机检查、装机以及修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系的学生可以进行职业能力实践、体验工作乐趣并在工作过程中领悟到团队合作、主动积极等职业品质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被服务的同学的反馈,理解到个人职业软实力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关系。

4.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应注意的问题

4.1 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环境

职业道德的发展与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职业的特殊要求相对应,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就要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与其符合。高职院校应在校风建设中强调职业精神培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公众也应该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精神发展环境,对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予以鼓励,对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予以肯定。

4.2 重视职业道德发展跟踪和反馈

职业道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职业变化相关,这种动态性的发展路径决定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其动态发展历程。高职院校应该对在校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并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职业素养培养之后进行再评定,总结学校教育过程的利弊;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发展跟踪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以往的职业道德培养过程进行反馈,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结构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产生新的变化,新常态下,高职院校需要将学生的个人修养、职业心理发展以及职业软实力都纳入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当中,通过教师、学校、学生的个人努力来建构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全面的管理、合理的教育以及职业实践来实现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

[1]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鲁葵蓉.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1):101-102.

[3]肖爽.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 2013,(06):120-121.

[4]李春艳.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模式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2):125-126.

[5]陈少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的成因探析[J].学理论,2012,(07):110-111.

[6]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08):120-121.

[7]邓菊云.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3):124-125.

[8]张敏.走特色路——高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07):126-127.

责任编辑:邓荣华

G718.5

A

1672-2094(2016)06-0113-03

2016-08-12

陈俊(1968-),男,四川大英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和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成熟度职业道德素质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