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心灵的学校操守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描摹

2016-04-14 07:21张烨
江苏教育 2016年64期
关键词:心育无锡市心理健康

张烨

【专家点评】

抚育心灵的学校操守
——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描摹

张烨

无锡市羊尖中学长期以来坚特“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方向,坚持“让每一个羊中人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特色=品牌”的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优质特色的发展之路。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在基本建设、规范运作、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立了“认识自我、感悟生命、激发潜能、完善人格”的心理教育目标。同时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生本潜能型课堂、心理培训”的特色亮点,为区域学校推进心理教育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

一、以点带面,用爱为孩子点亮“心灯”

走进无锡市羊尖中学,学生们在“心灵家园”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温馨的心理服务中心、心理走廊、家庭辅导室到富有创意的情商活动室、研心天地、压力管理中心,在这里他们享受最喜欢的心理活动课。20多年来,学校“心理梦工场”的领衔主持人尤迎九老师,始终信奉自己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由于非心理学专业出身,他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钻研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参加中科院心理所、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家单位组织的国际国内培训班,学习心理学领域最前沿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学校特质及学生特点,摸索出了致力于学生潜能开发的独特心理教育范式,在区域内外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在尤迎九老师的带领下,学校从提高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着手,不断增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领导干部、骨干教师抓起,积极推进到全体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问题讨论、专题讲座、工作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全体教师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逐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打下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教师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有效推进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可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研促改,用心为孩子架构课程

课程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抓手、助推剂,课程架构的针对性决定了心育工作的有效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心育工作的深广性。为此,一段时间以来,羊尖中学坚持创新心育课程载体,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精心创设课程形态,优化活动项目,广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特点的心育课程,切实增强心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课程设置阵地化。

在“育人育心,发展为主,着眼一生”的核心理念引领下,无锡市羊尖中学借助专业的心理软硬件建设,打造出集心理课程研究、心理教学资源开发、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心理课程系统。它借助近1000平方的课程基地,通过积极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真心分享,感受心理之美,体验心理魅力,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热爱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同时,通过专业的体验式培训,让教师掌握心理教育教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提升教师的心理资本,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技术指导。

心育课程阵地建设自2013年8月立项启动以来,学校对照课程项目建设方案,切实加大投入,在原先投入近80万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自身定位和师生实际需要购置了系列设备:智能体感音乐放松治疗系统、正能量自主平衡心理训练系统、放松减压训练仪,以减缓教师和学生日益加大的心理压力。目前,学校课程基地已经形成了从心理普及、课程研发、体验式培训、个别咨询与督导、家庭辅导、室内拓展到沙盘游戏辅导等较为齐全的系列心理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心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阵地教育品牌。

2.课程活动序列化。

2013年8月,由省教育厅资助的“江苏省初中心理课程基地项目”落户学校,随后无锡市锡山区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也设在该校。学校抓住机会梳理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系统搭建了涉及初中各年段的心育活动系列,努力以课程活动为桥梁,积极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课程活动体系,广泛开展心育实践,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一是重视心理基地的专业设计,学校组织力量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集各种功能室于一体且包含一流室内拓展基地的心理梦工厂。二是强化心理基地的课程研发功能,学校心理骨干教师利用基地一流的专业条件,提出了中学“Movie Spa”心理课模式和小学“绘本心理”课模式。三是加强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大力开展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和教师心理培训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学习力和幸福力。四是利用“尤迎九心育工作室”拓展学校心育影响力,在为教师提供心理服务、幸福课程研发以及区内外心理教师培训、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吸引了四川、山东、甘肃以及内蒙古等多地心育工作者来交流学习。

3.课程建设科研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活动,而且是一项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一线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能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更加重要。因此,学校在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动员全体教师也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来,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反思之风、研究之风,让全体教师边培训、边学习、边实践、边科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反复循环,形成心理教育全方位渗透的大环境。学校共同探索研究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研究”“绘画心理日记的实践探索”等多项省、市级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弄清了一些问题,理清了一些思路,形成了一些做法。由此撰写的《上好心理活动课的三个必须》《例谈电影在心理教学中的运用》《主题式视频心理课初探》等近百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课题报告在国家、省、市级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同时依托课题研究,学校出版了《成长足迹》《用心育人》《健康百问》等著作,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三、以情激趣,用意为孩子凝聚力量

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都是学生,它们共同服务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它们的具体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渗透,但又各有侧重,不能相互代替。羊尖中学理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坚持实施“以心育心、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以德育德”的策略,使学生的品德、才能、心智等得以协调和谐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引导班主任参与学生心理教育,在日常的培训工作外,还要求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与辅导教师联系,并为每位班主任发了一本自编的 《无锡市羊尖中学学生心理状况筛查手册》,以利于班主任发现和了解问题。此外,学校也高度重视家庭、社区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一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家庭和社会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服务,使家长们逐渐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另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呈现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层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具有学习坡度的层次和系列,既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又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锡市羊尖中学无疑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以参照实践的典型样本,个中经验及思路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G441

A

1005-6009(2016)59-0031-02

张烨,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德育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哲学与班集体管理。

猜你喜欢
心育无锡市心理健康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