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的路径探索

2016-04-14 14:57史迎霞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治校法治化知识分子

史迎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的路径探索

史迎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统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高校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统战工作的法治化,对于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统战工作、促进民办高校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剖析统战工作法治化的内涵、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面临的现实困难,积极探索实现的具体路径。

统战工作法治化;内涵;意义;困难;路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标志着统战工作法治化迈入新的阶梯。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高校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办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树立统战工作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提升法治化水平,实现统战工作的法治化。

一、统战工作法治化的内涵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统战工作法治化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等统战工作的法律规范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统战工作的内容、方式以及程序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畅通渠道和平台,切实保证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人心统一汇聚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二是要严守规矩。指统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统战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不越权也不失职,实现工作内容合法、方式合法、程序合法。党外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过程中,不越界,不闯线,不随便妄加指责,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三是要落实政策。各机构各单位要依法健全统战工作的组织机构、配备统战工作人员,依法完善统战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政策依法维护党外人士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1]依法治校不仅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并不断壮大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2014年12月,教育部门户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办高校718所,占我国高等学校的28.8%。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对高校的依法治校提出了明确要求。统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统战工作法治化是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统战工作的法治化,是民办高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

2.有利于全面推进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

2004年,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出台,对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工作范围、主要任务、制度化建设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6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06]31号)》,意见指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在这两个文件的推动下,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在组织机构、制度机制、工作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如组织机构依然不够完善、人员队伍不够充足、工作制度不够健全、工作机制不够理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党内法的形式,对统战工作的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和人员配备,对党外代表人士在队伍培养、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以落实《条例》为契机,全面提升统战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

3.有利于全面推进民办高校的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较为集中,他们思想比较活跃,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战略阵地。除了大量的非党学生群体外,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一定量年轻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国外某所高校的博士学历和学位。同时,部分公办高校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也被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引入,他们大多具有高级职称。“双高”群体是民办高校事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但因在高校中分布较为分散,很容易被边缘化。特别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的现实环境下,民办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能否真正认同、积极融入,直接影响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只有实现统战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才能通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及时沟通思想和情感,强化他们的归属感,从而有效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活力,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为民办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当前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面临的主要困难

1.统战工作组织机构尚不健全

高校传统的统战对象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各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的师生来源更加广泛、对外交往更加频繁。[2]高校中的少数民族群体,有宗教信仰群体和出国、归国留学人员不仅日渐增多、结构复杂,分布也较为分散,特别是大量在国外长期生活并接受高等教育的“海归”人员进入高校,他们大多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深,这本身就给高校的统战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组织机构设置又不够完备,没有设置独立的统战工作部,统战工作基本由党委宣传部或是组织部的干部兼管。没有独立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使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管都很难得到保障。

2.统战工作队伍建设尚显薄弱

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工作队伍,是统战工作法治化的基础和人力保障。当前,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人员几乎全部由兼职人员构成,很多高校还往往一人身兼多职甚至数职。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专业化培训,他们的统战工作政策和理论水平大多不高。这与统战工作法治化所要求的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显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实际统战工作中,民办高校执行上面指令性要求的多,主动开展的少,统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也相对不足。这样一支统战工作队伍,要承担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导、做好高校自身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促进校内各民族师生交往交融、抵御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防范校园传教等一些列专业化的工作,显然其专业化水平和能力都是不够的。

四、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1.落实国家政策法规,健全统战工作组织机构

必要的组织机构是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的组织保障。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发布之后,党中央专门成立了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央统战部。按照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要求,“统一战线工作任务重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党委,应当设置统一战线工作机构。”为此,辽宁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就高校的统战工作机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解决好一些高等学校统战工作机构力量不强的问题,把这个阵地守好守牢”,并从最基础的机构设置上加大保障力度,单独设立统战部门,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民办高校应该按照要求设置独立的党委统战工作部,由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或党委委员担任部长。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或党委副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以直接设在党委统战工作部。同时,还要选配足量的统战委员。

2.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统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法治能力

俞正声主席在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对新时期统战部门及统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把统战部门建设成团结、民主、温暖、守纪的‘党外人士之家',使统战干部成为政治上坚定、精神上振奋、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的‘党外人士之友'。”在全面推进统战工作法治化的新形势下,统战干部只有树立较强的法治意识、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才能在政治上不偏、作风上不软,才能不越“底线”、不闯“红线”。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才能精通业务、按章办事,办好事、办实事。因此,民办高校必须着力提高统战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一方面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培养和任用程序,认真选拔真正热爱统战工作、具有坚定政治信仰、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人员充实到统战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统战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推荐他们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主动开展好具有校本特色的内部培训。使统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理念、方针和政策,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培养他们具有与统战工作法治化相匹配的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律素养以及法治能力。

3.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党外知识分子活力

做好新形势下的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必须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在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规范民办高校民主协商的内容、形式以及协商的程序。实现纳谏经常化。校院(系)两级重大决策前都要向党外人士征求意见,经常性召开一些专题调研会、座谈会等谈心谏言活动。实现渠道畅通化。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提供的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网络技术平台,构建和完善网络民主协商形式。[3]构建一个左右相联、上下互动的民主协商网络。既要让自下而上的意见能够上的来,还要让每一个意见都能听到自上而下的“回音”。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

工作机制是工作程序、规则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运转。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再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无法科学有效的运转。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统战工作机制。建立校院(系)两级统战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统战工作。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任用机制。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纳入学校干部培训的统一计划,将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党外知识分子的联谊机制,增强与各少数民族、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效运行统战工作管理监督机制,校院(系)两级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要自觉接受党外知识分子的监督,充分发挥他们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5.

[2]孟丽.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问题与方法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2):119.

[3]杨小云.创新和完善协商民主的实现机制[N].人民日报,2014-02-09(05).

[责任编辑:阅文]

Exploration of Legalization of United Front Work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Ying-xia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116052,China)

United front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law-based governance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united fro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alizing legalization of united front work is significant for promoting law-based administration,enhancing united front work comprehensively,accelera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olicy makers shoul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legalization of united front work and explor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ctively.

legalization of united front work;connotation;significance;difficulty;approach

D613

A

1008-388X(2016)02-0071-02

2016-02-29

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研究项目“推进民办高校统战工作法治化研究”(2015-GXTZC15)

史迎霞(1977-),女,辽宁鞍山人,教授。

猜你喜欢
治校法治化知识分子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