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6-04-16 07:39杨柳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智慧专业

杨柳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试论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

杨柳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有情景性、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和检验的过程。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推动力,对话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替代父母关系”则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情感基础。教师实践智慧不仅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也颇具影响。

[关键词]教师实践智慧教师专业发展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3.018

一、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

(一)实践智慧的内涵

在研究教师实践智慧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来的。最初,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实践智慧是知识和德行的统一。随后,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作了进一步的系统性探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着重论述了“纯粹科学”、“技术或应用科学”、“实践智慧”这三种知识或能力的区分,并将实践智慧理解为“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①。此外,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用“实践性智力”一词来表述这一概念。在其“成功智力理论”中,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部分组成的,并认为“实践性智力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②。

在我国,“实践智慧”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冯契先生所主张的“实践智慧学说”。在冯契先生之后,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实践智慧”的看法,如金生鋐先生在其《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一文中认为,“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 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③,将实践智慧看作一种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邓友超和李小红二位先生在其《论教师实践智慧》一文中指出,“实践智慧既强调追求合理性,又强调对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还强调彰显实践的道德品性”④,侧重的则是道德品性。

在分析、总结有关实践智慧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实践智慧是指实践主体在既定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其以往所积累的实践经验,针对具体情境及时作出反应的一种综合理性能力。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涵义

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尚未达成一致。如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和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⑤,注重的是认识行为。鞠玉翠等人则沿用“教师个人实践知识”这一概念来进行探讨。王春燕先生在《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一文中认为:“实践性智慧根植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⑥赵瑞情、范国睿二位先生在《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一文中指出,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⑦,注重的则是综合能力。此外,叶澜先生、王枬教授等人认为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感受的敏感性、教学机智、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是教师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的高级阶段。”⑧

综上所论,笔者认为,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其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具体教育教学情境问题及时做出反应的一种综合性实践能力。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特征

(一)情景性

情景性是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包含时、地、人、事四个要素。在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情景(时间、空间、人物等)中造成的。只要该特定情景发生变化,其他一切也随之改变。教育教学的情景性就在于它的自主变化,这也是造成教育复杂性局面之原因所在。教育教学的情景通常都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仔细思考后再付诸行动,多数情况下要求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时,必须当场灵活机智地做出反应,而不能单纯地照搬操作模式。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育的重要特点。教师实践智慧是指向实践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机智与能力。这种机智与能力仅靠学习理论知识是无法实现的。它隐含于教学过程之中,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是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积累而成的实践性知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实践智慧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与推动力。

(三)个体性

(四)缄默性

(五)动态生成性

教师每天所面对的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物体,而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生活经历且性格迥异的活生生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会变,授课时间、地点会变,教学气氛等都会变,这就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教师实践智慧便是基于这种不断变化的教学活动展现出来的。

三、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

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实现由知识型向智慧型的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教师实践智慧是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其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本质上属于内隐知识。因此,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是内隐理论的改造过程。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通常要求教师拥有大量的实践性知识、自主进行实践反思的能力,与同事、专家等对话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关爱学生的能力。

(一)实践性知识是生成教师实践智慧的基础

(二)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推动力

(三)对话、交流与合作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如前文所述,教师实践智慧具有个体性、缄默性的特征,但其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与同事、专家等开展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也是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方式。

(四)“替代父母关系”是教师实践智慧的情感基础

“替代父母关系”是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在其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教师要经常留意其与学生之间的“替代父母关系”,尽自己最大努力协助孩子的父母完成他们的育人职责,而非代替父母。教师在履行“替代父母”的职责时,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与关照学生,与他们建立起“爱”的情感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自身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收集一切关于学生的信息,准确分析与把握处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情况,并善于捕捉、利用能够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时机,从而实践教师的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必定是心中充满爱的,有“爱”的教育,才会萌发教育智慧,才能体验当教师的乐趣,才会得到爱并体会到幸福。

四、教师实践智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来说,拥有许多与律师、医生等公认的专门职业相同的特点,但仍不被公认为是一门“专业”,依然与“专业”存有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性的相对不足上。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不仅具备教育理论工作者所拥有的教育学知识,学科专家所拥有的学科知识,还拥有他们独有的教学实践智慧,这是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优势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教师实践智慧并未被视为“有价值的知识”,教师实践智慧未被广泛认可,未被给予正当、合理的“身份”。同时,因其在本质上属于内隐性的知识,许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自身拥有实践智慧。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社会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等社会主体的共同协作,重点在政策、融资、教育等方面对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支持,帮助大学生度过就业创业难关,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来说,教师拥有了实践智慧,在面对并处理不同教育问题时,能够结合自身以往的经历与经验,根据教育教学的现场情境,敏锐地洞察与获取所有相关信息,并将捕捉到的各种信息迅速集中到大脑中,及时作出机智、高效的反应与行动。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胜任能力,而且也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相处更为融洽,使教师体会到自豪感、幸福感,促使教师个体不断地完善自我。

注释:

①Aristotle.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M].Bing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Publishing House,1999:135.

②R·J·斯滕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6.

③金生鈜.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1).

④邓友超,李小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9).

⑤陈向明.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4.

⑥王春燕.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3).

⑦⑨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7).

⑧张登山.教师实践性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

⑩许占权.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7(8).

参考文献:

[1]赵正新.教师实践智慧本质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6).

[2]仇定荣.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之道[J].教育科学论坛, 2015(4).

[3]侯云燕.实践智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交融的桥梁[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4]祝成林,张宝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价值与生成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5]张文瀚.论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6]仇定荣.论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7).

[7]蒋红斌,张传燧.教师课堂教育智慧及其生成[J].中国教育学刊, 2012(9).

[8]王作亮.试论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生成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9]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3).

[10]王帅.默会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智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12]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J].教育研究,2004(5).

(责任编辑:刘新才)

Discuss on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YANG Liu

(CollegeofEducation,HuaibeiNormalUniversity,Huaibei,Anhui235000,China)

Abstract: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is displayed in the specific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It has situational, practicality, individuality, silent and dynamic generative.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the generation and poss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Practical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basic of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practical reflec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dialogu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ll enhance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in the further, “alternative parents relationship” is the emo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not onl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eachers’ group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influent teachers’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teacher; practical wisdom;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3-0079-04

[作者简介]杨柳(1990-),女,山东莱芜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9-24

猜你喜欢
实践性智慧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有智慧的羊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