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杨树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6-04-16 10:44陈玉国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平县林农沙棘

陈玉国

(建平县林木种苗站,辽宁 朝阳 122400)



建平县杨树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

陈玉国

(建平县林木种苗站,辽宁 朝阳 122400)

通过对建平县杨树现状的调查,总结出杨树林面积萎缩和树干干枯的具体原因:降雨渐少、干旱严重、地下水位显著下降是主因;纯林面积过大是诱因;木材价格下降是辅因;采伐审批难是具有共性的政策性原因。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建平县;杨树;杨树干枯;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建平县杨树发展在20世纪末达到鼎盛时期,面积达4万hm2。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近些年气候干旱日益加重,受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影响,出现了半截干枯和树势衰弱等现象,很多地块变得不再适于杨树生长而不得不改换其他树种。在目前保有的3.3万hm2杨树总面积中,尚有3/4面积的杨树病虫害非常严重,诸如杨干象、腐烂病等,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建平县杨树产业向何处去,成了摆在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有关领导也在寻求破解之道。基于此,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杨树的现状做了实地调查,目的是找出干枯原因,同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1 杨树干枯原因分析

1.1 降雨渐少、干旱严重、地下水位显著下降是主因。众所周知,杨树是需水量较大的树种,地下水供应不足,必然导致生长受阻,严重时会出现半截干枯,甚至整株干死。个别地方虽能人工灌水,但也是杯水车薪。例如哈拉道口林农马兴军家的杨树林,最多时1 a灌水7次,按每次灌水每公顷花费750元计,1 hm2林地仅浇水一项每年就要花费5 250元,终因成本过高、经济上实难承受而被迫放弃。

1.2 纯林面积过大是诱因。特别是老河川一带,最大的一块杨树纯林面积竟达300~400 hm2,如果加上毗连区,成片面积近667 hm2。空间的连续使得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大增,杨干象、腐烂病等日趋严重,防治成本高昂且较难根治。同时,干旱胁迫造成树势衰弱,也是导致杨树易染病虫的叠加因素。

1.3 木材价格下降是辅因。前些年,每立方米杨木售价在800~1 000元,现已降至每立方米500~600元左右,加之近年人工费价格陡涨,致使经营成本逐年增加,林农发展杨树的积极性一落千丈。商品林不赚钱,其后果自不待言。

1.4 采伐审批难是具有共性的政策性原因[1,2]。记得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曾承诺过:要设法让林农采伐商品林木向农民种庄稼一样自由灵活。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实践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境况:“公权力私有化”依然是最大的采伐审批“潜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采伐制度不做彻底改革,包括杨树在内的商品林的大发展快发展,恐是一句空话。

2 具体对策建议

根据建平县的实际情况和新常态,需要选择耐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皆较强的树种,更新改造现有老旧的杨树品种,并且注重混交造林,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破解品种、技术和政策层面的瓶颈性难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2.1 可选用银中杨、新疆杨、84K杨、碧玉杨等替代既有老旧的杨树品种。根据多年实践观察我们认为,这几个树种在建平县表现良好,几乎没有毁灭性的病害和虫害发生。位于本县富山镇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旧址院内的新疆杨,树龄已近50 a,生长健壮、树姿优美;建平境内的很多公路路树,如富山至红山文化段、万寿至喀左交界段的银中杨,生长表现皆非常良好。

2.2 适度发展樟子松。该树种在沙地栽植表现很好,如国有黑水林场在老哈河沿岸杨树采伐迹地更新栽植的樟子松,迄今已近39 a树龄,树高达15 m,胸径32 cm,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

2.3 选择经济林树种,诸如文冠果、晚熟大果沙棘(深秋红沙棘、阜欧沙棘)、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中红果沙棘、中黄果沙棘)、枸杞(红枸杞、黑枸杞)等。上述树种适应性较强,在杨树采伐迹地栽植长势皆很好,且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值得重视。

2.4 集中连片的地块栽植杨树,要注意搞好混交,以生物多样性实现系统稳定性,用生态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缓解防治病虫害的压力。

2.5 注重采用新技术。诸如“适度聚集式栽培”新模式、杨树宽窄行造林模式、林下间作(林下经济)模式、杨树大径材培养模式等,都是被实践证明很有前景的实用新技术,可大胆引用。

2.6 用新理念改造低质杨树林。选择环境适宜、距离城区较近的地块,发展采摘园、开办农家乐、开展乡村游,是个不错的主意。此举可大幅提升林地产出效益,对“精准扶贫”大有裨益。采摘园的经济林果树可选择软枣猕猴桃(杂交新品种绿野12号)、寒富2号苹果(初冬季节零下16 ℃不落果)、红肉苹果、桤叶唐棣(从加拿大引进)、黑果花楸(从美国引进)、红醋栗(从俄罗斯引进)、蓝靛果忍冬等新品种[3]。此外,尚可开展冬季采摘——温室大棚内种植火龙果(红肉品种)、无花果、杨桃等,实现南果北种。

2.7 深化改革,破解带有共性的政策性难题。重点解决放活商品林经营问题,关键是要落实好4项政策:一是林农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种什么、怎么种,由林农自己说了算;二是要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机制,落实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三是林农生产的木材实行自主销售;四是减轻税费负担。

[1] 张连翔,孔繁轼,步兆东,等.制约朝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5(3):1-6

[2] 张连翔.朝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2(2):1-6

[3] 张连翔,孔繁轼,王金贵,等.北方地区林下经济——可适生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005-5215(2016)10-0086-02

2016-09-07

陈玉国(1964-),男,辽宁建平人,中专,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新品种引进、推广等工作.

S792.1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33

猜你喜欢
建平县林农沙棘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建平县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对策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建平县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