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山区梨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6-04-16 10:44房春果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宾桃小食心虫

房春果

(国营新宾满族自治县赵家林场,辽宁 抚顺 113200)



新宾山区梨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房春果

(国营新宾满族自治县赵家林场,辽宁 抚顺 113200)

桃小食心虫是新宾山区危害梨果的重要害虫,在防治不当情况下桃小蛀果率可达60%~90%,给梨果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桃小食心虫出土期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产卵及卵孵化盛期在7月上、中旬;在出土初期和树上卵果率达到1%时应及时进行地面用药和树上防治,防治时应尽可能选用无虫害农药。

梨果;桃小食心虫;无公害防治

新宾地处辽宁东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属高寒山区。当地农民在山前平原、山体中下部及山凹地块栽植有近百万株梨树,由于不能准确识别桃小食心虫、不了解发生规律、不能正确防治,致使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一般年份桃小蛀果率达50%~60%,严重年份达85%以上,由此造成农药残毒较重,食用后对人体危害极大,经济效益也很低下。笔者根据近年的调查、走访与现地观察、实践,对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有所认识与收获。

1 形态特征与识别

成虫:灰白色或浅灰褐色,雌虫成体长7~8 mm,翅展16~17 mm;雄虫略小,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近三角形大斑,翅基部及中央部分具有7~9簇黄褐或蓝褐色的斜立鳞毛片,后翅灰色,缘毛较长。雌虫下唇须长而直,略呈三角形,雄虫下唇须短而上翘。

卵:椭圆形,竖立似桶形,高约0.5 mm,深红色,卵壳上具不规则略呈椭圆形刻纹,卵顶部环生2~3圈“Y”字形外长物。现地观察时肉眼看较模糊,最好用5~10倍放大镜观看。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3~15 mm,桃红色,头黄褐色,前胸盾及臀板褐色,腹足趾钩数10~20个,单序环。幼龄幼虫黄白色。

蛹与茧:黄褐色,体长6.0~8.5 mm,体表光滑无刺。触角、翅足的端部不紧贴蛹体。茧有2种,一种为扁圆形冬茧,长约5 mm,由幼虫吞丝缀连土粒而成,质地较紧密;另一种为纺锤形夏茧,长约7 mm,质地较疏松,一端有羽化孔。

2 生活史与习性

桃小食心虫在新宾地区每年发生1代,少数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梨树根颈或距树干1 m范围、4~7 cm深土层内越冬,地面杂草多、石块多情况下,部分老熟幼虫越冬范围变远。

越冬幼虫一般在6月开始出土,若5月中、下旬雨水多,则出土时期提前而集中。幼虫出土期可长达60~70 d,这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越冬幼虫出土后爬到石缝、石块或草丛下作夏茧,并在茧内化蛹。出土到羽化所需时间为12~22 d。越冬化成虫,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陆续出现,到7月下旬或8月初结束,盛期在6底到7月中旬。成虫昼伏夜出,羽化后1~3 d产卵,成虫寿命4~5 d。对黑光灯、糖醋液无趋性。每头雌虫产卵45粒左右,个别可达百粒。卵主要产在果实萼洼内,少数产在梗洼或叶背面。产卵时期可长达40~50 d,盛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因此这一时期是树上灭卵的关键时期。初孵化幼虫在果面爬行,找到适当部位后蛀入果内,在果内为害20~25 d便趋于老熟,随即脱果落地。8月15日前脱果者大多做夏茧化蛹,前蛹期2 d,蛹期约为8 d,羽化后发生第一代成虫。8月下旬脱果者则全部滞育,落地后入土做冬茧越冬。

3 为害情况

幼虫蛀果后不久,从蛀果孔内流出泪珠状果胶,果胶干涸后呈小片白色蜡质膜。随着果实的增长,蛀果愈合成小黑点,周围凹陷。幼虫入果后在果皮下潜食果肉,使果面上现出凹陷潜痕,导致果实发充不正常面形成畸形,即“猴头果”。幼虫在果内为害后期,食量增大且纵横串食,果内充满虫粪,故有“豆沙馅”之称,被害生的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同一园地,不同品种危害程度有差异,洋梨和南果梨危害较重,尖把梨稍轻。山地果园危害较重,而山前平原和房前屋后则相对轻些。

4 预测预报

4.1 成虫发生期测报

头年6—7月,及时捡拾落地果100~200个,装入泥盆或旧铁盆内,混放沙土,埋于每年为害较重地块的树下,深度10 cm,盆上沿用细纱网罩盖。次年5月中、下旬随时观察,看是否有少量越冬幼虫出土,如果发现立即进行树盘地表施药。

4.2 卵果率调查

从6月15日开始到7月25日,每3天进行一次田间卵发生量调查,重点查看果实萼洼处,每0.7 hm2的梨园随机抽查5~10株树,每树调查树冠下、中、上部,各30~50个果,共调查500个果,当卵果率达到1%时,当即往树上喷药防治。

5 无公害防治技术

5.1 地面防治

于幼虫出土始期的6月上旬,向树冠下树盘内及外围也包括附近野生山梨树,施用高效低毒的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每667 m2用原药0.6~0.8 kg。也可用4%敌马合剂,每株盛果期树下用粉剂0.3~0.4 kg。还可选用3%地亚农颗粒剂,667 m2用量5~6 kg。半个月后再施第2次,前后再次应变换。为提高地面防治效果,施药前应清除地表杂草,施药后再适当浅松地表,使药剂能充分渗入土壤内。

5.2 树上喷药

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桃小卵果率达到1%时,向树上喷洒无公害农药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灭幼脲四号20%悬浮剂2 000倍液。附近的山梨树和草果、山楂树最好也喷药。一般10~15 d一次,2次即可达到有效控杀效果。

5.3 摘除和捡拾被害果

发现树上被害“黄果”及时摘除,落地虫果及时捡拾并烧毁。

[1] 刘春志.梨树栽培[M].沈阳:辽宁林业科技出版社,2000

1005-5215(2016)10-0109-02

2016-07-29

房春果(1969-),男,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生产与林业科研工作.

S763.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44

猜你喜欢
新宾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开发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预防与治疗
新宾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堤防维护与加固方法初探
辽宁省新宾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