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

2016-04-16 10:44孙凤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板栗关键技术土壤

孙凤

(宽甸满族自治县板栗实验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

孙凤

(宽甸满族自治县板栗实验站,辽宁 丹东 118200)

文章重点阐述了适合丹东河口以南地区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探讨了板栗园址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主要品种、嫁接技术、合理密植、整形修剪、透光抚育、改土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树木防寒等关键技术。可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参考。

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

板栗在丹东地区的资源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首位,占全国的第3位和第6位,是辽宁省较为适合板栗生长的区域。现有面积为15万hm2,年产板栗5万t,产值4.2 亿元,主要分布在东港、凤城、宽甸南部等地。

1 园址和品种选择

应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选择较为适宜的建园地点。首先要选择不积水,没有盐碱的地块和坡度最好在5~25°之间的山地作为板栗园。

板栗喜光,坡向最好避开北坡,避开乱石塘立地类型。除了沙土和黏土类型以外,其他土壤质地均可,但以壤土和沙质壤土最好。选地最好避开土层瘠薄的石质性山地,平均土层厚度最好在40 cm以上。沿山体等高线每隔50 m设作业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大型板栗园,就近考虑水源和电力的配制。

板栗品种较多,首先要选择一种抗逆性强(主要考虑耐寒、抗黑腐病、抗叶斑病、坑栗食心虫)、丰产性和品质兼顾、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作为建园目标树种。栗树为异花授粉品种,嫁接时要求品种间花期相遇,最好选择花粉量较高的2~3个品种作为授粉树。

2 嫁接

尽量不用实生苗建园,实生苗建园因基因型多样,高矮不齐,表现型不同,出现产量差异较大。利用嫁接技术选择优良品种与当地低产老品种嫁接,有利于提高板栗品种的抗逆性并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首先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质量。选取新品种树冠外围发育充实、芽子饱满的当年生长健壮枝条。

嫁接所用的砧木无论是低接还是高接,要求砧木直径达到1~5 cm以上。嫁接方法可用插皮接、切接和斜茬对接,以插皮接最为便捷,成活率较高。

由于板栗树皮富含单宁氧化物,接口易变褐不易愈合,因此嫁接时间应选择4月中下旬树液流动旺盛期,树皮与木质部离皮,这个时期采用插皮接,易操作成活率较高。插皮接的方法是在砧木离地往上或离树杈基部20~30 cm处。接穗离地或离杈太近,不利于操作和长势不旺并妨碍接穗抽生新枝的生长。

嫁接后的管理要力争做到,及时除萌、立绑支柱、解绑、新梢摘心等。

绑支柱防止折枝。当新梢长到15 cm以后,为了防止新梢风折,应把新梢绑在支棍上。

嫁接50 d左右,当接穗新梢达到木质化不易遭到风折时,要及时进行松绑,撤掉支棍,以防松绑过晚出现勒痕产生折枝现象。

新梢摘心有利于促进新梢木质化。当接穗新梢长到30 cm时,及时进行摘心,把嫩梢摘除4 cm左右,其后连续重复摘心2次左右。几次摘心后,能促发新梢萌发2次副梢,促进2次枝发育充实,有利于转化为结果枝,增加单株产量。

3 合理密植

据报道,当板栗枝叶光能利用率小于30%时,将无法完全生殖生长,严重影响板栗的结实。因此,合理的密度对板栗园早期丰产和连年稳产高产是十分必要的。栽培经验认为,较为合理的栽植密度是株行距为5 m×5 m,每667 m2可栽27株左右。如果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株行距为3 m×4 m,每667 m2栽植为55株左右。

4 整形修剪

修剪能调节树体养分的合理分配,增加合理枝量,增强透光面积,促进营养枝和结果枝生长发育。目前,早期丰产的密植园,一般采用开心形树形。主干在离地40 cm左右被截后,在树干上可选留3个不同方向和角度适宜的主枝,每个主枝上可培养3~4个侧枝。侧枝要坐落有序,避免同侧或对生拥挤现象。利用主枝延长枝扩大树冠,疏除膛内病弱枝,保持膛内通风透光,培养内膛结果母枝。形成内膛和外围枝均能立体结果的结构。修剪时期宜在板栗的休眠期,在辽东地区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农闲季节进行。

5 栗园的透光抚育

应加强栗园通风透光抚育工作,无公害栽培的板栗园,要杜绝使用除草剂,因除草剂能在栗实中残留,影响出口创汇和内销,降低经济效益。因此要实施无公害控制杂草的技术措施。最为有效控制杂草的办法是直接采用机械割除杂草,时间分为7月上旬和8月下旬,2次割草就能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要求割场的草茬高度控制在4 cm以内以增加通风透光的效果。

6 改土培肥

在土壤化冻后和土壤上冻前,对多石和土壤结构欠佳的地块,进行放树窝扩大树盘的作业,缺少的土壤应采用客土填充,增加土壤的疏松度。结果期的栗树最好树盘扩大到80 cm×80 cm。扩大树盘作业应遵循在近树干处适当刨土浅一些,向外逐渐加深的原则,最终达到30~40 cm深浅为宜。

7 土壤施肥

板栗是经济林树种,以栗实产量和品质为生产对象,施肥是保证树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应遵循小树少施,大树多施,结果多的树多施的原则。按照物候期需肥规律施肥,施花前肥,坐果肥,果实迅速膨大期肥,休眠期施粪肥。

在板栗开花前期小树每株施尿素100 g,大树施250 g,采用3点法点施。在坐果期当栗蓬长到2 cm左右大小时,每株施尿素150 g,二铵施100 g+硫酸钾100 g。果实膨大期点施二铵150 g•株-1。落叶期或次年土壤化冻后,环状沟施入干鸡粪肥,小树每株5 kg,大树每株20 kg。

8 土壤除草

坚持不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原则,采用人工机械割草和农产品作物秸杆、锯屑、稻草帘等有机物覆盖地表压草技术措施,能有效地防治杂草滋生,同时农产品副产物降解后又给土壤增加有机质。

9 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虫害防治,主要有栗瘤蜂、栗实象甲、栗红蜘蛛,栗大蚜,栗山天牛等。提倡以防为主,防与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喷洒苦参碱、灭幼脲和除虫脲等残效期较长的无公害药物。避免使用有毒残效期长的剧毒和高毒化学农药,防止农药对产品和土壤的污染,以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有机产品为主。

病害的防治。防治早期落叶病和叶枯病,在栗树树液流动前,喷洒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在发病期往树叶上洒800倍液的多菌灵,秋季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10 树木防寒

在当年10月下旬对新嫁接的幼树进行涂白防寒。主干、枝杈和接口是涂白的重点部位,涂白能反射阳光,减少树干阴阳面的温差,防止冻裂。

11 小结

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综合技术性较强,一是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在辽东山区不缺水的情况下,肥料使用数量和种类与板栗的物候期要一致,要掌握好板栗的需肥关键时期。三是在除草方面,采用机械和人工割草措施或农业副产物压草措施,防止栗实和土壤的农药污染。四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仿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或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板栗病虫害的危害。五是要对板栗幼苗进行防寒,增加板栗幼苗越冬率。

1005-5215(2016)10-0115-02

2016-07-04

孙凤(1969-),女,大学,工程师,从事果树管理和研究工作.

S6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0.047

猜你喜欢
板栗关键技术土壤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土壤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灵感的土壤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