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探析

2016-04-19 10:04
知与行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略

吴 丹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国情国策研究

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探析

吴丹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摘要]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对世情、国情特点分析判断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分析和领航图设想,包括战略判断、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其中战略判断提出了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战略方针强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战略目标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战略步骤强调按“三步走”战略推进,战略布局强调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现代化战略,战略重点和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总结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的重要贡献,即察中国大势、谋全局规划、求长远利益,分析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继毛泽东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家。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设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邓小平是如何判断世情、国情特点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维分析框架是什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一、战略思维分析框架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和战略思想积淀的国家,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思想,都是中国历代战略家的真知灼见。毛泽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战略家的战略思维能力。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结合中国的世情、国情特点,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政策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准确判断、科学预见、周密谋划,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是认识、思考、研究和处理事关长远和全局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思维创新,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判断、战略方针和思路、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和任务等一系列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统筹谋划。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分析框架中,战略判断是对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时代主题做出的分析,也是国家制定正确的行动纲领、战略方针,明确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战略方针是在对中国基本国情进行战略判断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确定的重大战略路线,是探索与国情条件相适应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战略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的航海图,是依据制定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设定的明确方向;战略步骤是确定了战略目标与基本方向之后而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途径,是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有计划的行动次序,使整个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战略布局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所做出重大而全局性的、规律性或决定性的谋划与部署。是对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是战略步骤实施过程中解决如何到达这个“彼岸目标”做出的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任务是按照战略布局,为实现战略目标确定的“具体抓手”,是解决战略全局问题的突破口。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分析框架,见图1。

图1.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分析框架

二、战略判断: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构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产物,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和一套完整而宏大的战略思想体系。在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宏观把握时代特征和战略环境,合理规划现实条件和利益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战略理论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现实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使得中国的发展战略谋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

邓小平在正确分析当代世界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根据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全球性战略问题的科学论断,保持了中国稳定高速的发展势头。作为邓小平战略思想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的和平与发展战略,是最具全球性的长期和基本的战略。邓小平认为,“发展与和平是互相关联的,第三世界越发展,和平就越有希望,反过来说,只有保持一个国际和平环境,才能赢得国际的发展,中国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建设国家,二是为世界和平做贡献”[1]322。

三、战略方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邓小平的大力推动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邓小平始终把“发展”作为引导中国前进的基本路线,经济是发展主线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治理国家的主要精力就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认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是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7年7月,邓小平提出了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1]248。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一个中心”作为战略方针与原则,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局,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标准,是制定全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邓小平在制定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过程中,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这是邓小平同志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创造。在198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会议上,以及1986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即建设、法制一起抓;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改革开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起抓;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一起抓[1]154。两手相辅相成、协同互动。此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

四、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努力研究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基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反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分务实地修改了毛泽东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2]194-195,开拓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中国第二代发展战略。

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标准放得低一点,他设想到20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的目标。12月6日,邓小平借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机向外宣布:中国到20世纪末的目标是实现“小康”的目标。邓小平把实现“小康”的目标定义为人均生产总值1 000美元。他认为,这不是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概念,而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即“小康之家”*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 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1979年12月6日),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80年12月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2]356。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修改了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到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重新定义为小康水平和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表现与阶段形态,不仅是“经济小康”,也是“社会小康”。邓小平所倡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后目标,就是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五、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邓小平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作为指导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阿方索·格拉时,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翻一番,达到人均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 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也是中国长期发展更重要的一步,即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 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水平”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步骤的第二步目标。实现“小康水平”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标志。

中国出人意料地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前两步。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87年GDP达到9 129亿元,比1980年翻一番的预期目标得以提前三年实现;1995年GDP增加到19 578亿元,使得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预期目标得以提前五年完成,基本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的目标。早在1987年4月邓小平就估计到,第一步战略目标可以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也能完成,但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还)要看第三步[1]226-227。这说明邓小平同志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是极富政治远见的。

六、战略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现代化战略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思想,这是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高度,完整地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统一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

邓小平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更多地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统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在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强调一方面要站在政治高度去思考经济和文化问题;另一方面要借助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此外,改革开放初始,邓小平就把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与法制化进程摆到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上。邓小平认识到,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政治建设第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七、战略重点和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农业是根本。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化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86。这一论断奠定了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

“共同富裕论”作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题,在中国具有极其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既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政治合法性。“共同富裕”不仅是十几亿人民的共同根本利益,也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政治保障。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邓小平提出了充分把握沿海与内地“两个大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而是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实干家的精神摸索出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提出了从“先富”到“共富”的非均衡发展思想,以非均衡发展为突破口,在不平衡中求相对均衡,从而实现非均衡状态下的相对均衡的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的沿海与内地“两个大局”非均衡发展战略,较为完整地体现了非均衡与均衡性发展,分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先富带后富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构想,察中国大势、谋全局规划、求长远利益,分析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邓小平审时度势地对中国大势进行战略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方针与“两手抓”的战略思路,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谋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现代化战略布局,突出“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重点和任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思维,掌舵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前进方向。为国家领导人进一步探索中国道路,分析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判断、战略方针和思路、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和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框架,增强了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崔家善〕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2-0019-04

[作者简介]吴丹(1986—),男,江西抚州人,讲师,博士后,从事战略与规划管理、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13YJCZH195);北京市双培计划基金项目“互联网物流”(16BJSP)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战略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小病毒大战略
战略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中俄经贸合作再上新水平的战略思考
清代初期两次对台作战的战略指导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