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计算能力

2016-04-19 22:37刘金波
关键词:计算习惯能力训练计算能力

刘金波

【摘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等各种粗心大意造成最后结果的错误。

【关键词】小学 计算能力 能力训练 计算习惯 及时纠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79-01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等各种粗心大意造成最后结果的错误。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有一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兴趣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做题。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要能够寓教于乐,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进行数学计算比赛,或者速算游戏等,用卡片等小道具进行速算的练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计算的问题时,可以让孩子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计算,让他们了解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培养出计算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不然,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的来说,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提高。

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平时做题时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做题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良好的做题习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字:一看、二想、三算、四验。

一看:就是在做题之前,要看清题目,抄写题目时要认真,在每一步计算时都要与原题或上一步的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者符号。

二想:就是认真读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后再进行计算,不要拿起笔来就下手算。

三算:认真书写计算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写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先求准,再求快。

四验:写完题之后要进行仔细的验算。首先检查计算的方法是不是合理,再检查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最后检查计算的结果有没有错误。验算对于保证做题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在错题之后,及时分析,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找出原因之后,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薄弱方面进行锻炼,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计算习惯能力训练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怎样更好得开展小学计算教学
探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农村中年级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培养的途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