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2016-04-20 12:37张幼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法西斯

张幼琴

【教学目标】

1.借助读图、语境,识记、理解“匣”字的音、形、义;通过自主读文,画出难理解的句子。学习伙伴互考互助,基本能读通课文。

2.通过质疑、解疑,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初步把握故事内容。

3.精读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体会文中人物的个性,并尝试运用文本语言,展开合理想象,写写“妈妈埋木箱”的过程。

4.小组合作评议小练笔,在合作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教学理念】

本课体现了课堂作业“随堂化”,把传统、单一的书写作业逐渐引向实践体验的综合性学习,使识字、书写、评价、体验、运用相融合。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以练代讲”,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以随堂练习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课文讲读,以课堂作业“随堂化”引发学生真实的课堂学习实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语文课堂的“翻转”。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物”,正音识形

师:今天张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前苏联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写他的名字,(板书:科利亚)和他打声招呼吧!

生:科利亚,你好!

生:Hello!科利亚。

师: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一个木匣。

生:可能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师:看来,你很期待读这个故事。张老师告诉大家,像这样的木头做的小盒子就叫作木匣。(板书“木匣”并注音)

(生当小老师教读“匣”字)

师:用木头做的小盒子叫作木匣,用铁做的小盒子叫作——

生:铁匣。

师:要是里面装的是饼干和玩具呢?

生:饼干匣、玩具匣。

师:有个小朋友特别爱说话,他的嘴就像一个匣子,你猜猜看,这个匣子里装得是什么?

生:话。

师:我们把这个匣子叫话匣。

【教学意图:“匣”是形声字,形旁为“匚”,声旁为“甲”,受先前所学“甲”的干扰,“匣”也极易被读成“jiǎ”,所以在认读该字时需要反复认读以强化正确读音。“匣”是一个含有独立意义单位的字,它在生活语言的运用中是活跃而有规律的。例如可以以匣子的质地是什么而构词为“什么匣”,还可以以里面装的是什么而构词为“什么匣”,而“话匣”是匣子的比喻运用。通过对话,一方面教师继续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强化“匣”字的正确读音,一方面教师从两个层面引导学生发现“匣”字的构词规律,使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词语。在“识物”中学“语”,这才是真正的语文。】

二、读题质疑,自主解疑

师:读着课题,看着插图,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木匣里面有什么?

(师板书:有什么?)

生: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师板书:为什么?)

生:科利亚和木匣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板书:什么事?)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教学意图:本文是一个故事,按照文体特点来看,属于叙事文。木匣是本文叙事的线索,由读题而思考小匣子里装的是什么,这是学生在自然状态阅读时特别想要弄明白的问题,也是学生阅读的首要“视点”,“为什么埋木匣”是故事的背景,“围绕木匣做了什么事”是故事发展的线索。读题读图,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出的三个问题是对文本特点的正确把握。】

师:第一次学习这么长的课文,你觉得要做哪些事情?

生:标出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好习惯,老师的要求跟你说得差不多。

(师课件出示独立学习要求: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

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长句子读通;

2.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3.画出你觉得难读的句子,练读两遍。)

(生自主学习5分钟)

师:将你画出的句子考考同桌。同桌读的时候认真倾听,要是他不会读了,你可以教教他;要是他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向他学一学。

(同桌互相练读,师巡视并指导。)

师:通过考察的请举手,请一组小朋友来交流。

生:我考察的是第三自然段。“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

师:小老师,你为什么考察这一自然段?

生:因为这段有生字,“喀山城”有些难读。

师:小老师做得有板有眼,你带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还有同学也考察这一自然段吗?(一生再读句子,“法西斯”一词读得不流利。)

(小老师评价:感情很丰富,但是打了一个“疙瘩”。)

师:我觉得可能是他对这个词(板书:法西斯)不理解吧!

(生点头)

师:碰到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

生:联系上下文。

师:好办法!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也讲到了法西斯,快速读一读,你觉得法西斯是怎样的人?

生:侵略过其他国家的人。

生:就像日本人一样。

师:还有哪两个词告诉我们法西斯是侵略者?

生:“赶走”“抢走”。

师: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理解了“法西斯”,真能干!相信理解后能读得更好。

(生齐读这一句话)

师:你读懂了吗?这句话解决了刚才哪个问题?

生:“为什么?”

师:我来问,你们答。科利亚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呢?

生: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只能躲到喀山城去,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

师:这段话多有意思呀,自己问自己答。

【教学意图:“法西斯”是本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汇,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呢?一是模糊理解,“法西斯”这个词汇让学生能意会即可;二是教给方法,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体会关键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具有递时性,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理解水平会不断提高。】

生:我考察的是这一句,因为这句话生字很多。(生读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小老师评价:她把“小玩意儿”这个词读得特别准。)

师:儿化音是朗读的难点,我们跟着他俩学一学。

(师生齐读句子)

师:读着读着,你读懂了吗?咱们又解决了哪个问题?

生:有什么?

师:(问一生)小科利亚,你的木匣里盛着什么东西呀?

生:我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投入角色,读得有声有色。)

师:听出来了,你很喜欢自己的小玩意儿,说起它们来真是如数家珍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科利亚木匣里的小玩意儿。(课件出示)

1.科利亚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宝贝呢?快打开看一看吧!

chéng zhe

木匣里( )各种各样

bīng xié

好玩的东西,有( )、小

fǔ tou shǒu jù

( )、小( )和其他小玩意儿。

(生完成随堂练习纸第一题,师评价。)

【教学意图:这是课文中的一个长句,因此生字较多,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这个句子所呈现的语文教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识字的意义,句子中“锯、鞋、斧”的认读识写是必须在本课完成的,“小玩意儿”的儿化音是南方的孩子在诵读时应该特别关注的;二是句子内容表达的特点,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运用了总分结构方式来进行叙述,先总说匣子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然后具体地说木匣子里都有些什么,这是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掌握并学会运用的一个句子形式;三是这个句子为故事的合理发展埋下伏笔,因为装着“好玩的东西”,对于科利亚来讲那就是宝贝,所以有了学妈妈的做法“埋木匣”,有了四年后动脑筋“挖木匣”的情节。当学生真正读懂这个句子的时候,也就悟到了这个句子背后还蕴含着一种感情。】

三、再读知事,梳理线索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科利亚围绕木匣做了哪些事?(生觉得为难)我们降低一下难度,在木匣前面加上一个动词,就可以概括这件事了。

生:埋木匣,挖木匣。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埋木匣、挖木匣。生学写“挖”字。师强调“挖”字最后一笔要写圆润。)

师:把这两个关键词也写在课本上,这是批注的一种方式。

【教学意图:让学生以整体感知的方式走进文本。话题情境是“科利亚围绕木匣子做了些什么事”,对话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实现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在“知事”的内容理解中提升语文能力。但中段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往往只能以片面、零碎的语言来以偏概全。而本文属于比较典型的叙事文体,以“木匣”作为线索,教师补充动词的梯度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四、三读演练,知人论事

师:请你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生交流:“科利亚先从家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接着,挖好了坑,他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师:读着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科利亚?在便利贴上先写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讨论,统整到随堂练习的第二题:完成下面的图表。(课件出示)

2. 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小男孩呢?先写下自己的想法,再和学习伙伴讨论,完成下面的图表。

( )

( )

(小组代表反馈:我们组读出了科利亚很细心,想问题很周到,你们看他放好木匣还要撒上细沙来遮盖。

小组代表反馈:我们觉得他很会思考,他是从仔细观察妈妈的行为开始的,然后模仿妈妈来保护自己的小木匣,也可以看出他很珍爱自己的小玩意儿。)

师:科利亚这聪明的主意是从妈妈身上学的,咱们来写一写妈妈是怎样埋木箱的。也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木箱与木匣有什么不同。

生:木箱更大,埋的一些动作也会发生变化。

生:木箱里的东西可能更珍贵,妈妈会更小心。

师:让我们用上科利亚埋木匣的这些动词,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妈妈埋木箱的经过吧!完成随堂练习第三题。动笔之前先来看看这次小练笔的目标,看你能得几颗星。(课件出示)

3.小练笔:妈妈是怎么埋木箱的呢?用上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写妈妈埋木箱的经过吧。

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放好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妈妈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她。

小朋友,写完后,同桌读一读,评一评,看你能得几颗星。

能迁移运用动词; ( )

能尝试改变动词; ( )

能合理展开想象; ( )

(反馈习作,师生根据要求评议。)

【教学意图:科利亚埋木匣这一过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表达得简洁明白,语言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尤其是连续动词的组句是其语言特色,既反映了文中人物的个性,又是学生模仿的好材料。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并将个性化的语言形式在课文情境中加以运用,一则达成语用目标,二则启发学生想象,三则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师:读着读着,你是不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四年前科利亚走了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走了五步挖出了木匣,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下节课再谈吧!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娣

猜你喜欢
法西斯
共同利益视角下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探析
新年计划
意大利打掉“法西斯俱乐部”
墨索里尼至死都要宣扬法西斯主义
浅析德意日法西斯的异同点
“法西斯”原是一种刑具
让目标引领课堂
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法西斯是一种刑具
庞德的一种东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