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故事疗法对老年期痴呆病人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4-21 08:20陈惠英危艳萍
护理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老年人

李 红,李 晶,陈惠英,危艳萍,陈 萍



创造性故事疗法对老年期痴呆病人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红,李晶,陈惠英,危艳萍,陈萍

摘要:[目的]探讨创造性故事疗法对老年期痴呆病人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期痴呆病人31例实施创造性故事疗法,干预前后分别测量病人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并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了解病人对创造性故事疗法干预的感受。[结果]干预前后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评分有所提高;病人对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整体满意度为90.3%。[结论]创造性故事疗法有助于维持老年期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痴呆;创造性故事疗法;长期照护;生活质量

Influence of creative story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Li Hong,Li Jing,Chen Huiying,et al

(Nursing Schoo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jian 35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creative story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senile dementia were selected and received creative story therapy,and to measu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to know about the feelings of patients to creative story therapy by using the self-made satisfaction table.Results:The difference of quality life table(QOL-AD) scor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the difference in MMSE score have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but the score was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on creative story therapy was 90.3%.Conclusion:Creative story therapy could help to maintai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old people;dementia;creative expression;long-term care;quality of life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智能损害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在其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人格异常;具有慢性和进行性的特点[1]。老年期痴呆泛指发生于65岁以后这个年龄阶段的各种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等类型[2]。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继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4大病因[3],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对老年期痴呆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所以延缓老年痴呆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4]。国外有学者提出,当理性的语言失败时,创造性的表达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渠道,它提供给老年痴呆病人和他们的照顾者表达自我、分享喜悦、共同成长的机会[5]。创造性故事疗法是国外老年痴呆护理中一种创造性表达的干预手段[6],由于它的简单易行性和经济实用性,以及对老年痴呆病人的疗效性,已经被多国的老年痴呆护理机构所采用。由于我国对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干预起步较晚,故对该种干预措施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初期[7]。本研究对我市的老年期痴呆病人开展了中国本土化的创造性故事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科室医生的帮助下从福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老年病房、福州市某社会福利院以及居家照顾的老年期痴呆病人中选择34例轻中度老年期痴呆病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诊断标准;③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8]评分为轻中度痴呆;④听力和视力水平能够参与该项活动;⑤能用普通话或福州话沟通,且可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⑥愿意参加创造性故事疗法。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症状的老年期痴呆病人;②处于疾病晚期或终末期的老年期痴呆病人。研究过程中共有3例研究对象失访,失访率为8.82%,其中2例因为疾病原因退出,1例中途自行退出,最终共31例老人完成了本次研究。病人年龄69岁~94岁(84.8岁±6.4岁);男14例,女17例;经MMSE量表测评:轻度痴呆13例,中度痴呆18例。

1.2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

1.2.1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的干预方案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利用网络资源和结合我国老年期痴呆病人实际情况以及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老年痴呆护理机构的创造性表达干预活动,由研究团队初步拟定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活动方案,同时对活动中所用到的图片进行筛选;再由老年学、神经内科学和护理学等10位专家通过两次评议对方案的内容和可行性进行专业论证,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之后,开展了每周2次,每次45 min~60 min,为期6周的创造性故事疗法干预。

1.2.1.1活动前准备活动实施者:包括活动引导者1名,负责对痴呆老人进行活动的引导;记录员1名,负责对活动中痴呆老人所讲述的故事进行记录;工作人员若干名,负责协助痴呆老人的沟通,解决其如厕等需求,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活动场所准备:活动需要在相对安静、无打扰、光线充足的场所中进行,将痴呆老人按扇形安排座位,活动引导者在扇形的中心进行引导。活动用物准备:活动所用的图片2张或3张、胸牌、黑板、纸、笔,黑板或纸需要足够大,以保证活动引导者和痴呆老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活动图片要求:①图片可来自贺卡、日历或是杂志,且应具有故事情节性,以促使老年期痴呆病人发挥创造力;②图片内容不应太过复杂、发散;③图片必须是清晰的,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④图片应该足够大,以方便老人观看。有条件的,可配备麦克风等扩音设备。

1.2.1.2活动流程邀请痴呆老人到活动地点进行活动,并提醒他们携带老花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然后佩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胸牌,以促进双方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前奏部分:①活动实施者自我介绍,并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活动方式;②参与活动的痴呆老人进行自我介绍(首次活动);③欢迎痴呆老人(如鼓掌);④回顾上次活动的内容。核心部分:①让痴呆老人从准备的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本次活动的图片,并进行分发,同时给予痴呆老人思考及讨论的时间;②鼓励痴呆老人根据本次活动的图片发挥想象力,讲述一个故事,并与参与活动的实施者以及其他的老人进行分享;③活动引导者引导痴呆老人讨论问题,问题主要围绕5个W和1个H进行,即何人(Who)、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事(What)、为何(Why)、如何(How);④活动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活动引导者要复述记录员记录下的故事,并启发痴呆老人继续分享。结束部分:①当觉得痴呆老人对这幅图片已经思考结束或疲惫的时候,活动引导者就要总结每位痴呆老人的分享;②感谢痴呆老人们的参与,并给予肯定;③提醒痴呆老人们下次活动的时间;④与痴呆老人们道别。

1.2.2创造性故事疗法的组织和实施创造性故事疗法由本研究团队共同组织和实施,每个阶段配备2名或3名护士协助。由研究团队成员负责整个干预过程的组织、活动前准备以及活动流程,护士负责配合研究团队鼓励病人参与以及协助解决病人如厕等需求。干预实施前,对活动实施者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培训方案包括3次的理论课程和1次的视频课程。理论课程包括老年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老年痴呆的护理以及创造性故事疗法的介绍。视频课程为播放从相关网站下载的活动视频,以加深对该活动的了解。

1.2.3效果评价采用MMSE以及生活质量量表[9](Quality of Life-Alzheimer’s Disease,QOL-AD)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1周对病人进行测评。为了调查病人对于干预活动的满意度,于第12次活动结束后对31例轻中度老年期痴呆病人发放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配对t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后老年期痴呆病人MMSE和QOL-AD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老年期痴呆病人MMSE和

2.2老年期痴呆病人对创造性故事疗法活动满意度(见表2)

表2 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活动满意度(n=31)   例(%)

3讨论

3.1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意义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公布的数字,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6.6%以上,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长1倍,3个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痴呆。目前,老年期痴呆病因尚不明确,尽管药物治疗有可能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但无法逆转病情,所以维持和促进病人的生活质量,成为痴呆治疗和照护的主要任务[10]。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指出,参与活动有助于激活神经元,进而延缓发病,可能是老年痴呆的保护因素[11-13]。此外,还可以提高老年期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照护,同时还应该提供一种适宜的活动干预,以保持老年期痴呆病人较好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进而协助老年人获得自尊、快乐、满意的晚年生活。鉴于此,本研究进行我国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本土化实践,通过活动干预激发老年人智力及创造力,展现他们的能力和才华;鼓励其与他人接触,增加社会互动;并从活动中获得自信心及成就感,使他们的生活不觉得孤独、寂寞,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今后活动的推广提供信息资料和参考依据,为老年期痴呆病人提供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

3.2创造性故事疗法对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有效性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创造性故事疗法的干预,老年期痴呆病人的生命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由于疾病的影响以及对老年人安全因素的考虑,目前老年期痴呆病人受到较多的约束,而且普遍缺乏适宜的刺激环境与活动机会,老年人的社交互动也较少[14]。创造性故事疗法为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了一个小型的社交空间,增加了沟通的机会,从外部环境与人际环境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活动的设计,鼓励自我表达,借助语言提升老年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也可抒发其内在的情感,改善负面情绪。除此之外,该疗法更以故事为主线,强调干预的接纳性与无批判性即故事的无对错性,并重视对老年人创造力潜能及自我价值的激发,从总体上增强了老年人对自我生活状况的评价。从表2中也可得知,老年期痴呆病人对于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整体成效的满意度上是持肯定态度的,满意度为90.3%。本研究的实施也显示,参与干预的老人的认知功能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创造性故事疗法可以有效地维持痴呆老人的认知功能。从表1还可以看出,虽然MMSE量表于干预前后测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干预后测定的结果较干预前呈现进步的趋势,显示创造性故事疗法对痴呆老人的认知功能可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由于老年期痴呆病人本身有认知功能缺损,易沉湎于回忆的压力。因此,本研究采用创造性故事疗法,关注的是痴呆病人的创造力及其潜能,它以鼓励想象、发挥创造性潜力来取代回忆的压力,以此激发老年人的兴趣,减少挫败感,提高其参与度。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采取多次自我介绍,以及佩戴写有名字的胸牌等方式对人物进行定向力训练;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前告知或提醒老年人下次活动的时间与地点,以及对干预期间的节假日给予提前祝福等方式进行对时间和空间等定向力的训练,以达到维持老年期痴呆病人基本认知功能的目的。李桂林等[15]研究发现,通过开展病人乐于接受、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延缓病人的病情进展,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减轻其精神行为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创造性故事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通过分享故事提高痴呆老年人生活质量,通过激发创造力维持其认知功能的干预手段。

3.3老年期痴呆病人创造性故事疗法的可行性分析由于药物作用、安全问题以及痴呆本身对病人的影响,鼓励老年期痴呆病人参与活动项目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16]。为此,本研究在干预的各个阶段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具体情况,以保证干预的可行性及老年人的依从性,最终达到应用的目的。

3.3.1准备阶段包括活动实施团队的建立与培训以及规划干预方案。在活动实施团队成员的选择上,由课题导师担任组长,由有丰富老年痴呆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干预指导,还有专门的活动实施者全程负责活动干预,并且协助痴呆老年人的沟通,以及解决其如厕等需求,以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在规划行动方案上,研究团队共同讨论,利用网络资源和结合我国老年期痴呆病人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个性与自主性,初步拟定创造性故事疗法的活动方案,同时对活动中所用到的图片进行筛选;再由老年学、神经内科学和护理学等10位专家通过二次评议对方案的内容和可行性进行专业论证,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

3.3.2干预阶段在开展创造性故事疗法的过程中,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老年人互动与分享,并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鼓励老年人创造性思维,强调与老年人的沟通,给予正向反馈与支持;注重老年人情感的调节,让老年人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表2显示,老年期痴呆病人对于本次研究的整体规划,如引导方式、时间及场地规划以及工作人员态度等有较高的满意度。

4建议

创造性故事疗法可以激发老年期痴呆病人的创造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持其认知功能。因此,将创造性故事疗法推广并运用于我国社区及机构的痴呆老人,可以提升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同时,对于机构管理者而言,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机构开展活动项目的参考,建立创造性故事疗法工作团队,可将护理人员、社工人员、志愿者以及家属纳入,并提供相关课程讲座以学习引导活动的能力,将有助于使机构的服务质量更趋完善与专业化。对于机构工作人员而言,由于老年痴呆病人的一些异常行为常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的困扰,以及对痴呆症了解和认识的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而创造性故事疗法为老年痴呆病人与其照顾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渠道,从而加深了彼此的认识,增强了相互的联系,分享了共同成长的喜悦,并且也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价值感及满足感。

参考文献:

[1]贾建平.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

[2]李峥.老年痴呆相关概念辨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45.

[3]Banerjee S.Living well with dementia—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dementia strategy for England[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0,25(9):917-922.

[4]王锦玲,郭亮梅.我国老年性痴呆护理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16-18.

[5]Bernfeld S,Fritsch T.Creative expression and dementia care:moving forward in research:May 31-June 2,2006[M].Milwaukee:UWM Center on Age & Community,2006:12-13.

[6]George DR,Stuckey HL,Dillon CF,etal.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timeslips,a creative group-based story telling program,on medical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persons with dementia:a qualitative study[J].Gerontologist,2011(515):699-703.

[7]李晶,李红.创造性故事疗法及其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20-723.

[8]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77-179.

[9]Logsdon RG,Gibbons LE,McCurry SM,etal.Quality of life in Alzheimer’s disease:patient and caregiver reports[J].J Ment Health Aging,1999,5:21-32.

[10]林晓莉,王君俏,贾守梅,等.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75-877.

[11]Wilson RS,Mendes de Leon CF,Barnes LL,etal.Participation in cognitively stimulating activitie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J].JAMA,2002,287:742-748.

[12]Friedland RP,Fritsch T,Smyth KA,etal.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have reduced activities in midlife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group members[J].Proc Natl Acand Sci USA,2001,98:3440-3445.

[13]洪霞,张振馨,洪震,等.娱乐活动、生活事件与阿尔茨海默病[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3):206-209.

[14]Ballard C,Fossey J,Chithramohan R,etal.Quality of care in private sector and NHS facilitie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cross sectional survey[J].BMJ,2001,323:426-427.

[15]李桂林,费静霞,冷文娟,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2-64.

[16]Williams CL,Tappen RM.Effect of exercise on mood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Am J Alzheimers Dis Other Demen,2007,2(5):389-397.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7-03;修回日期:2016-01-30)

中图分类号:R473.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1.01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4B-1314-04

作者简介李红,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350004,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省立医院;李晶、陈惠英、危艳萍、陈萍单位:350004,福建省立医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Y0013。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