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护理体会

2016-04-28 04:51严新月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芜湖市内瘘动静脉

严新月

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41000

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护理体会

严新月

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41000

目的:讨论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给予钝针扣眼穿刺,采用数字单双号模式分为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患者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过程中,给予系统、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通常在原发病方面存在差异性,部分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龄患者往往会存在内膜损伤、外周血管硬化等现象,即便选择钝针扣眼法进行穿刺,也非常容易引发血肿、感染以及渗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王文娟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一文中针对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我科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护理服务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护理措施、最终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给予钝针扣眼穿刺,采用数字单双号模式分为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5~68岁,中位年龄(51.3±9.6)岁。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6~67岁,中位年龄(52.2±9.3)岁。

1.2 方法

针对64例患者均给予钝针穿刺,选择碘伏对穿刺位置实施消毒处理,采用大连JMS17G穿刺针在相同穿刺点、角度以及深度进行8~12次穿刺,使其能够形成隧道,接着选择16G钝针从扣眼位置穿刺。把上一次穿刺以后生成的结痂清理掉,再次针对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处理。动脉穿刺点选择距离内瘘吻合口5cm以上的位置,动静脉穿刺点之间至少需要保持5cm距离,先采用3点固定法针对静脉进行穿刺,针尖朝上,穿刺时以拇指及食指持HMS16G钝针针翼后的针管,将钝针以20°~45°对准扣眼沿隧道边捻转边进针[2]。进针顺利有落空感,注射器回抽有血液说明穿刺成功。采用无菌棉球进行覆盖,并给予4道3M胶带针对内瘘针进行固定处理。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以下几点护理措施。

1.2.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在穿刺以前,应当主动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钝针扣眼法的优势,同时详细讲解穿刺流程、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全面了解钝针穿刺的相关知识,缓解不良心理,更好的支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1.2.2 扣眼穿刺点渗血干预

现阶段,钝针扣眼法还难以实现“三同”,再加上部分高龄患者的修复能力不足,针对穿刺角度存在细微的差距,穿刺针针对扣眼进行隧道切割,会导致隧道增大。为避免扣眼穿刺点渗血现象,必须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待到结痂完全变软,再进行清理。

1.2.3 感染干预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血液细菌培养、血常规以及B超检查,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抗感染干预,密切观察感染位置的体征变化,给予20min局部湿敷,每天两次,并使用消炎止痛膏进行外敷,以此来消退炎症。患者发生感染的阶段,必须要暂停钝针穿刺,调整为锐针穿刺,等到感染完全消失以后,再采用钝针穿刺。

1.3 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表示,选用X²来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通过在皮下组织和血管内膜建立相应的隧道,使得后来进行的穿刺只需要通过隧道即可,在有效减少创伤的同时,使得穿刺成功率得以大幅提升。然而因为各方面因素,比如患者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内膜损伤、外周血管硬化等现象,非常容易引发血管狭窄、血肿等内瘘并发症,导致临床疗效受到影响[3]。因此,在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时候,还应当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钝针扣眼法的恐惧心理;通过穿刺前、透析治疗阶段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穿刺、透析治疗风险,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4]。

本组研究数据中,给予精心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不给予护理措施的对照组(P<0.01)。提示,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的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1]王文娟,吴春燕,应迎娟,蒋欣欣,叶有新.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5(07):684-686.

[2]吴春燕,蒋欣欣,王文娟,等.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33-1035.

[3]徐红艳,王其玉,柯洪丽.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3(08):1150-1152.

[4]欧琳静,潘莲斌.扣眼穿刺法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1(01):355.

R473.5

A

1672-5018(2016)11-144-01

猜你喜欢
芜湖市内瘘动静脉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