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4-28 04:50张亚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汀类类药物血脂

张亚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亚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

目的:探究运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共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在到院确诊之后,均及时进行了常规的对症治疗干预,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与各项血脂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其总体有效率达到了 92.3%,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他汀类药物;心血管;冠心病

冠心病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冠心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一般情况下,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常年服用药物,而影响到心血管功能,因而给心血管的治疗带来风险。当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使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为(58.2±6.5)岁,病程是1.5~15年,平均病程是(5.3±1.4)年;而对照组中则包含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为42~77岁,平均年龄是(60.1±2.7)岁,病程为2.2~11年,平均病程是(6.3±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到院确诊之后,均及时进行了常规的对症治疗干预,并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采用吸氧、强心剂和利尿剂等治疗方法。

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的心血管药物(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服用方式为口服,服用剂量则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来决定。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每次服用剂量为 10mg,每天服用1次。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治疗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分别进行一次生命体征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持续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消失,心电图检查也有显著的改善,且ST-T段处于正常范围内;(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偶尔会感觉到心悸、胸闷,心电图,患者的ST-T也有一定的改善,但仍然未能稳定处于正常的范围内;(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症状、体征等,均没有发生任何改善,甚至出现部分情况的恶化。

1.4 统计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别采用(±s)、n(%)表示计量资料、技术资料,组间数据对照检验用t,疗程对比用x2,分析所得结果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其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5%,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方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影响情况

2.2 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所谓冠心病,主要是由于人体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因此,该疾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近年来的发病概率不断升高,同时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而诱发心血管疾病问题的病因主要是血脂异常,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时候,需要将血脂异常问题的改善与调整控制作为重点。

常规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心血管药物,其药理主要在于扩张血管,以防止并逆转心肌肥厚与构型重建问题所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同时能够增强心肌细胞对于钙的摄取,最终得以加快其进入收缩蛋白速率,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则常常会采用心血管药物,例如阿司匹林、钙拮抗剂、硝酸脂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总体的治疗效果较为一般,而他汀类药物的优势就在于具备有效的降血脂功能,以及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之一,其所具有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够阻碍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目的,进而能够反馈调节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活性,得以增加血浆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消除速度,减少血浆中这二者的浓度。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得以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膜的增值,有效加强血管自身的扩张能力,达到缓解患者心肌灌注和凝血的效果;此外,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保护神经。因此,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冠心病,改善患者的血脂,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我院78例冠心病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前,已经对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这些患者分别予以了常规的心血管药物治疗,而观察组的不同即在于同时使用了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而在经过合理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与治疗之前相比,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3%,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9.5%,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如果能够加入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方法,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对于患者相关体征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形成血栓、预防血管再狭窄问题的出现,从而保障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

[1]王迪.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炎性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2):344-346

[2]霍秋玉.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中医,2015,35(4):731-733.

[3]彭丹丹,邱健.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多种作用影响的临床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1):21-23

[4]王昆,李晓倩,WangKun,等.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37-38

R541.4

A

1672-5018(2016)11-071-02

张亚(1984-)男 汉族 本科 中级职称 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猜你喜欢
汀类类药物血脂
对付心血管病要用好他汀类药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探讨
你了解“血脂”吗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渔用抗生素类药物(3)
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