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类

  • 血脂下不来试试抑制胆固醇吸收
    题。当前,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是最常用的降脂方法。不过,在他汀类药物疗效不佳或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听听北京电力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部寻志坤临床药师给您的建议妙招。他汀类药或出现“逃逸”现象科学研究表明,我们身体里的胆固醇,有吃进去的,叫做“外源性胆固醇”,占到1/4左右;有肝脏合成的,叫做“内源性胆固醇”,占到3/4左右。正常情况下,外面来的和身体里产生的,是会保持动态平衡的。于是我们寻根溯源,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就是抑制了胆固醇合成的那条途径,这是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7期2023-07-18

  • PCSK9抑制剂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有效治疗方式。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核心,他汀类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然而并不能延缓冠脉钙化的进展,甚至有研究显示他汀类治疗可能会使冠脉钙化程度增加[2-3]。既往研究显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水平高的患者冠脉钙化积分也明显增高[4-6],且PCSK9基因突变可减少主动脉瓣钙化风险[7],提示PCSK9可能与冠状动脉钙化密切相关。此外,研究显示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6,8]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5期2022-11-23

  • 1 168例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调节血脂药使用与指南的相符性分析
    CVD[5]。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代谢,进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该类药物是各指南中推荐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药物,也是T2DM患者首选的调节血脂药[6]。但是有文献报道,在实际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仍不乐观[7]。因此,为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内分泌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12期2021-01-28

  • 前白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调脂治疗的研究进展
    低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是目前降低LDL-C最有效的药物,然而还有部分病人无法耐受他汀类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肝酶升高、 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认知功能异常等,甚至还有部分病人(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即使给予最大剂量的他汀类药治疗,仍然无法达到目标水平。更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可能使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IMPROVE-IT研究显示,与单用他汀类药相比,联合应用他汀类药及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1-09

  • 颈动脉分支有斑块怎样用药治疗
    肝功能不好,用他汀类药时需要注意什么?我听说静脉注射血塞通可助缓解我的症状,不知是否可行?宜春市赵××赵××同志:来信及所附检查报告已细阅,你颈总动脉分支处有两个斑块,但血流信号充盈良好,既无狭窄,又无阻塞。尽管你目前的血脂水平不是很高,但斑块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与血管内膜下的脂质沉着密切相关。一般高龄老人中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故颈动脉有几个斑块不必过于忧虑,但要正确对待,保持关注。鉴于你的心电图有T波倒置和双向改变,故你还可能患有心肌缺

    老友 2019年10期2019-11-04

  • 汀类降脂药物值得推广
    师、执业药师)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脂血症的特效、常用药,能抑制胆固醇使其合成减少,有清除高黏血脂的作用,其对人类的贡献不亚于当年的青霉素,推广他汀类药物被称为是一场“他汀革命”。目前上市的他汀类药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亚伐他汀、贝伐他汀、尼伐他汀等。最近英国高血压学会提出,他汀类可作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药物。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许多基层医院还没有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许多基层医务人员、患者还不了解他汀类

    长寿 2019年6期2019-03-23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患者,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对于有可能进展至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CKD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时应给予特别关注。对于年龄≥50岁且GFR10%中的一项或多项情况时,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18岁以下的CKD患者(包括长期透析治疗和肾移植的患者)建议改善生活方式,不建议启动他汀类或他汀类/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目前多数研究表明,对于已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使用调脂药物不额外增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和心血管事件获益。因此,对于已接受维持性透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9年4期2019-02-12

  • 警惕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魏开敏他汀类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在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防治中,对降低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再血管化方面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他汀类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是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肌痛和横纹肌溶解,但发生率很低,决定了他汀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不过,近年来大规模随机试验的以荟萃分析为主的研究证实,他汀类具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欧洲和美国的权威机构都认可了这一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在有些他汀类的药品说明书加注可能有升高血糖

    家庭医学 2019年7期2019-02-05

  • 服用他汀,如何不伤肝
    方健他汀类调脂药除了抑制胆固醇合成用于治疗高血脂病,还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的发作。但目前研究表明,所有他汀类调脂药都可能导致肝脏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甚至药物性肝炎。那么,到底如何预防他汀类药物对肝的损害?因为肝功能损害一般以转氨酶升高为指标,以下结合转氨酶升高给出5点分析建议: 1.转氨酶短暂升高,有时不代表伤肝统计资料表明,服用他汀药物的人当中,在服药后3个月内,约1%的人会有转氨酶升高;随着他汀剂量增加

    家庭医药 2018年11期2018-11-21

  • 血脂正常的糖友还需要服降脂药吗
    正常还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吗?此外,有些患者听了“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导致新发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的传闻,非常疑惑,不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众所周知,糖尿病的产生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血糖持续升高与长期代谢紊乱,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大量的脂肪在组织器官中聚集,引起并发症。病理表现在心、脑、肾等特殊器官出现动脉硬化,大多数患者会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使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提高了1.5~4.5倍,且发病年龄提前,因

    长寿 2018年2期2018-07-13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口服他汀类药物对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
    效办法[1]。他汀类作为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的药物,已经发现其除了降脂外的其他有益作用,如降低炎症反应、院内死亡率、术后房颤以及CABG术后肾替代治疗发生率等[2]。因此,最近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围手术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目光。纳入了2501例曾接受PCI后长期口服他汀类的患者接受CABG术的研究表明,他汀类可明显改善CABG术的疗效[3]。然而,术前短期口服他汀类能否改善接受CABG术患者的预后仍是个未知数。本研究对9项包含895例患者的随机对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2018-02-08

  • 服用他汀,如何不伤肝
    任药师 方 健他汀类调脂药除了抑制胆固醇合成用于治疗高血脂病,还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的发作。但目前研究表明,所有他汀类调脂药都可能导致肝脏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甚至药物性肝炎。那么,到底如何预防他汀类药物对肝的损害?因为肝功能损害一般以转氨酶升高为指标,以下结合转氨酶升高给出5点分析建议:1.转氨酶短暂升高,有时不代表伤肝统计资料表明,服用他汀药物的人当中,在服药后3个月内,约1%的人会有转氨酶升高;随着他汀

    家庭医药 2018年22期2018-01-31

  • 汀类药会加重动脉硬化的说法可靠吗?
    上看到,说服用他汀类药会加重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辅酶Q10形成,加重冠心病。请问这种说法可靠吗?答:他汀类降脂药是目前临床证据充分、应用最多的降脂药物,是防治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首选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最近是有一些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维生素K的功能,引起动脉钙沉积,抑制辅酶Q10合成,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但是这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才能进一步证实。所以,你还需要严格遵医嘱。如果单用他汀不能使胆

    益寿宝典 2018年31期2018-01-26

  • 他汀药伤肝吗?需要搭配着吃保肝药吗?
    文/郭艺芳他汀类调脂药临床使用极为广泛,因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影响,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喜爱。一位长期找笔者看病的老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已经数年,胆固醇控制满意,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最近患者复诊时说,她去药店购买此药,售药人员极力推荐她买一些保肝药,说长期吃他汀伤肝,用一点保肝药就不怕了。患者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断然否定了售药人员的说法。笔者认为,吃他汀类调脂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常规服用保肝药,理由如下:①他汀是很安全的一类药物,多数人可以很好地耐受。这位患者已

    益寿宝典 2018年26期2018-01-26

  • 需要逆转血管斑块,是否只能吃他汀类降脂药?
    转斑块,只能吃他汀类降脂药吗?答:毋庸置疑,如果能让斑块持续缩小、直到消失,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自然就慢慢消除了。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已经在血管内“安营扎寨”的斑块缩小甚至消失呢?医生的忠告是,消除或逆转斑块,除了正规服用降脂药治疗外,还应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方法如下:(1)将坏胆固醇(LDL-C)降到达标值;(2)血糖、血脂和血压降到合理范围内。三高、肥胖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加以控制,阻止斑块进一步发展;(3)定期检查,以便观察斑块的

    益寿宝典 2018年31期2018-01-26

  •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薛晓芳(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 迪庆 674400)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4.1~2017.3.3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将8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1例/组。一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美托洛尔联合他汀类药治疗(观察组)。将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2017-12-04

  • 汀类调脂药在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方案中的应用
    021008)他汀类调脂药在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方案中的应用郭艳春(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目的 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在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方案中加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5例。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年发病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0期2017-06-05

  • 长效他汀不必夜间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可分为短效类他汀,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长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酶,从而发挥降脂作用。由于人体合成胆固醇的酶在夜间的活性最强,因而早期开发的短效他汀类,如辛伐他汀,睡前服用能更好地抑制该酶,达到最好的效果。与之类似的还有普伐他汀,睡前服用肝脏吸收更好,更能帮助稳定血脂。食物可增加洛伐他汀的吸收,因此最好在晚餐前服用。新一代的长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则可以在一天内

    中老年健康 2017年5期2017-06-02

  •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的再思考
    动脉综合征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策略的再思考郭艺芳他汀类药物在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防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20余年来的多项随机化临床试验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研究证实,对于血脂异常和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ASCVD的一种严重表型,具有更高的不良事件风险。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学者提出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浙江医学 2017年12期2017-01-13

  • 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还需要服他汀类降脂药
    正常还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吗?此外,有些患者听说“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导致新发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的传闻,因而许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众所周知,糖尿病的产生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血糖持续升高与长期代谢紊乱,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大量的脂肪在组织器官中聚集,引起并发症。病理表现在心、脑、肾等特殊器官出现动脉硬化,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使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提高了1.5~4.5倍,且发病年龄提前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10期2016-10-12

  • 服用降脂药须知八件事
    更多,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的效果更好。洛伐他汀应该与食物一起服用,相反,洛伐他汀缓释剂型应当空腹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推荐贝特类在早上服,他汀类在晚上服,以减少不良反应。6.注意降脂药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度的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也可能会有肝功能的升高,注意监测。7.合用其他药品时应告知医生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可影响他汀类代谢,并因此增加降脂药的不良反应

    中老年健康 2016年5期2016-06-13

  •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琼琼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刘琼琼目的分析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 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3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 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疾病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2016-03-04

  • 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我们所处何处?该有何为?
    李勇●述 评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我们所处何处?该有何为?李勇血浆胆固醇尤其是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致病性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实,降低LDL-C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预防起到关键的作用[1-2]。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调脂药物中降低LDL-C作用最强、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好的药物,近30年来的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均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水平显著降低,可使ASCVD再发和初发事件大幅

    浙江医学 2016年8期2016-01-25

  • Markov模型评价依折麦布治疗血脂异常的经济学研究
    评价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联合用药与他汀类单独用药的成本-效果。方法 收集 DYSIS-CHINA研究人群中,采用中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不达标的患者,运用Markov模型模拟预测其未来一定时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及医疗费用。结果 经过6周降脂治疗,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联合用药比他汀单药剂量加倍可减少未来10年内非致命性冠心病、非致命性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的发生,并降低医疗费用。结论 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联合用药比他汀单药剂量加倍具有更好的成本-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3期2015-12-12

  •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治疗策略
    常的基本治疗,他汀类药物是防治ASCVD的首选药物。降脂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度确定降脂药物的初始剂量,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然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与年轻人同样的目标水平。老年人;血脂异常;治疗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8期2015-04-21

  • 2012~2014年我院他汀类降血脂药使用情况分析
    2014年我院他汀类降血脂药使用情况分析何纯生目的分析2012~2014年本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 以期促进本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 对2012~2014年本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 和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本院他汀类降血脂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 其中阿托伐他汀增幅最大。结论他汀类降血脂药在本院的使用基本合理, 但应当加强用药监测, 杜绝出现滥用情况。他汀类降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2015-03-09

  • 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60例的临床效果评价
    华农场医院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60例的临床效果评价丁勇154109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华农场医院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扩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降血脂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降血脂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3期2015-01-27

  • 汀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014040)他汀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评价祁 琳(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包头014040)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他汀类药的临床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他汀类药治疗的患者经6~12个月的持续治疗,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他汀类药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逆转心肌肥厚、稳定斑块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值得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18期2015-01-21

  • 2013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血脂指南重点推荐
    指南确定了适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四组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四组患者及治疗推荐包括:(1)伴有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对其采用瑞舒伐他汀(20 ~40 mg)或阿托伐他汀(80 mg)等高强度治疗,使LDL-C 水平至少降低50%,除非存在禁忌证或出现他汀类相关不良事件;(2)LDL-C >190 mg/dl,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推荐同上;(3)糖尿病患者,年龄40 ~75 岁、LDL-C为70 ~189 mg/dl、无动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2期2014-08-15

  • 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年至2012年他汀类调脂药使用分析
    年至2012年他汀类调脂药使用分析刘立(武汉市普爱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3)目的 评价武汉地区医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他汀类调脂药的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他汀类调脂药的DDDs逐年快速增加,年均增长幅度为35.24%;阿托伐他汀以绝对优势占据他汀类调脂药市场的首位,瑞舒伐他汀年均增幅最快;阿托伐他汀的DDDc值最高,洛伐他汀的D

    医药导报 2014年6期2014-05-15

  • 汀类调脂药致严重皮疹1例
    周 健·个案·他汀类调脂药致严重皮疹1例杨亚男,周 健他汀类;立普妥;可定;过敏反应;皮疹[1] 陈德宇,杨文信.皮肤性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3-155.610021 成都,解放军452医院心内科R 972.6B1004-0188(2014)06-0688-01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592014-02-13)病例 男,5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0.5 h”于2013-04-20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6期2014-03-04

  • 汀类药对肝脏影响的新进展
    100034)他汀类药(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等多种活性。他汀类药是目前最为经典和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的治疗。不良反应方面,他汀类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深受医生与患者关注。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对肝脏的风险并没有之前人们认为的那样严重,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一些以前曾被认为是他汀类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25

  • 汀类药对肌肉的影响
    100730)他汀类药,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主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大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长期应用他汀类药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血管性疾病(包括卒中)的风险。很多指南,尤其是2013 年11 月12 日发布的,在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指导下,由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AHA)联合制定的《2013 ACC/AHA 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25

  • 汀类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00191)他汀类药(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在体内的生物合成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中总胆固醇浓度。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可能有助于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然而亦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可能有导致患者认知障碍的风险[1]。由于他汀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重新认识他汀类药的安全性就非常有必要。本文将就他汀类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1 他汀类药对于痴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25

  • 汀类药对血糖的影响
    办公厅关于修订他汀类药品说明书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管[2013]90 号)中说明[1],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测评价结果,决定对他汀类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项进行修订,在【不良反应】项下适当位置增加的内容中第一条是:他汀类药品的上市后监测中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报告,部分他汀类药品亦有低血糖反应的报告。而在这之前,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已经陆续在他汀类药品说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25

  • 关于他汀类药若干争议的思考——从临床药理学角度诠释
    近10 年来,他汀类药已从单一的调节血脂药,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而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已载入多国的临床最新指南。此外,在高血圧、心房颤动、肿瘤、哮喘以及造影剂肾病(CIN)等治疗都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致使他汀类药焕发青春,迈入新的里程碑,也开创了治疗冠心病的新纪元。但必须强调,上述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主要是建立在他汀类高强度或强化给药(即早期、高剂量、长期)的基础之上。为此,临床必须把握他汀类药的获益/风险比!2013 年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08

  • 降脂治疗新理念——2013 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成人降胆固醇治疗指南”评述
    确定4 组需要他汀类药治疗的人群:①ASCVD 患者:临床ASCVD 是据他汀类药二级预防试验入组标准进行定义的,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I 病史、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其他动脉再血管化、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动脉疾病。如果患者年龄<75 岁,无他汀类药治疗禁忌,在健康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启动强化他汀类药治疗;如果患者年龄≥75 岁,或有禁忌,或有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安全性,或有他汀类药不耐受病史,考虑中等强度的他汀类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08

  • 汀类药肾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京 0008)他汀类药(羟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如表1 所示。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是有效调节血脂代谢异常与预防临床事件的经典药物。有临床观察提示,他汀类药通过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降低肾脏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险;此外他汀类药的不依赖降脂作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2期2014-01-08

  • 调节血脂治疗的药学监护
    ]。来自14项他汀类治疗研究的90 056例患者,评估他汀类药治疗后LDL-C的降幅与主要冠脉事件和血管事件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DL-C的降幅与1年的主要冠脉事件和血管事件发病率密切相关。总体而言,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23%(RR 为 0.77,95%CI=0.74~0.80,P < 0.000 1),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可显著降低21%(RR为 0.79,95%CI=0.77~0.81)[8]。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3年10期2013-09-26

  • S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 ——警惕他汀类药品导致血糖异常
    人员和患者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目的。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等。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洛匹那韦、达芦那韦、沙奎那

    上海医药 2013年1期2013-04-11

  • 新观点
    权衡他汀类药物的利与弊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LDL(“坏”胆固醇)水平,这一点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十分有益。但是他汀类药又会升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让一些医生和患者感到很棘手。最近有学者对20个国家的56项研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他汀类药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9%~38%;使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8%~25%。那么该如何取舍呢?研究者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有较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而2型糖尿病风险不高的人,他汀类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很低,

    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2期2013-02-14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人员和患者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目的。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洛匹那韦、达芦那韦、

    中国药房 2013年1期2013-01-25

  • 汀类药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与肝脏安全性
    注的问题。现就他汀类药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与肝脏安全性综述如下。1 脂肪肝患者降脂治疗的必要性当前,脂肪肝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为欧美国家的第一大肝病。在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患病率达到15%左右[1]。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2型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NAFLD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表现。脂肪肝可以引起肝损害,如相关的肝硬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2期2013-01-22

  • 汀类药物多效性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系列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如 4S、CARE、LIPID、CCSPS、WOSCOPS、AFCAPS/TexCAPS、HPS)已相继证实此类药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从而显著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率(25%~30%)以及全因死亡风险(30%),并充分肯定了其调脂作用在减少心血管事

    医学综述 2012年16期2012-12-09

  • 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安全性分析
    王红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保护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高血脂症的治疗[1],常常和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笔者就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各组患者服药前肾功能均正常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名合并高血脂的患者根据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抗心力衰竭药物组、钙通道阻滞药物组,抗高血压药物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当代医学 2012年12期2012-09-22

  • 我院2009-2011年调脂药应用分析
    酸类、贝特类、他汀类等;(2)影响胆固醇及胆酸吸收类药,如考来烯胺等;(3)多烯脂肪酸类药,如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等。我院应用的调脂药主要有他汀类,辅以少数贝特类及中成药。各年度各亚类调脂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见表1。表1 各年度各亚类调脂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Tab 1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subcategoriesof lipid regulating agentsduring 2009-201

    中国药房 2012年42期2012-08-07

  • 我院2006—2009年调脂药利用分析
    2位的调脂药为他汀类,其应用广泛,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调脂药的应用呈增加趋势,他汀类占主要地位,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调脂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分析高脂血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因营养过剩、运动减少导致的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1]。高脂血症是诱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血脂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是一家有700余张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笔者通

    中国药业 2011年7期2011-09-28

  • 汀类药物降低肺炎的死亡风险
    汀类药物降低肺炎的死亡风险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与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相比,肺炎发生前已长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肺炎后6个月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但目前尚不清楚肺炎发生后启动他汀类治疗是否具有上述保护效应。论文4月6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此项队列研究纳入1995-2006年间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129288例)和与之相匹配的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共有9073例患者被诊断为肺炎,其中1398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主要转归为诊断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6期2011-08-15

  •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0%。近年来,他汀类药的非降脂作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他汀类药具有较强的抗炎功效,能够抑制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早期已应用他汀类药治疗的患者与未应用过他汀类药的患者其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预后的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6例,男

    中国药房 2011年34期2011-08-06

  • 慢性肾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管理
    brate)和他汀类(statins)的疗效。Shah博士注意到:“不过,从数据的第2次分析结果来看,轻度至中度CKD的患者,使用他汀类治疗,引起显著降低,在全因死亡和CVD原因死亡率。相对于非CKD者,这些益处看起来很耀眼。此外,对于CKD患者而言,他汀类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它不会影响到肾功能。但是,2项大规模的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他汀类治疗在降低CVD事件或死亡率上没有益处,尽管血脂水平的降低幅度和轻度至中度CKD患者相似。此外,对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1年5期2011-05-07

  • EMA建议将贝特类药品作为二线治疗药
    或患者不能使用他汀类药品。贝特类药品用于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如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因长期使用此类药品降低心血管风险方面的证据有限,人用药品委员会药物警戒工作组审查了该类产品的风险与效益,并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药品可继续治疗血脂障碍,但不应作为一线治疗药使用。2005年,该类药品首次在欧洲范围内被进行了评估。CHMP启动该项评估是应英国的要求,因为一些贝特类药品生产许可证持有者对药物警戒工作组的评估结论提出质疑。因此,英国提请CHMP在欧洲范围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3期2011-02-09

  • 知名药师解答“三高”用药
    期)28.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应引起重视。①了解患者情况:是否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其他疾病;是否刚做完大手术;有无药品说明书上所列的禁忌症及有无食用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食物(如葡萄柚汁)。②服药时间:他汀类药物宜在晚间服用。晚间服用所产生的降低胆固醇的幅度较白天服药的大。③避免与贝特类调脂药物吉非贝齐合用:联用虽可增强其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但也可使肌痛发生率明显增加,因为单独应用此类药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9期2010-04-12

  • 混合性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合降脂方案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降脂药组成。他汀与贝特合用纠正多种脂蛋白异常,联合应用他汀和贝特是一个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降低富含TG的脂蛋白,贝特类药物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此外,贝特类药物可以增加大而轻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数量,减少其被氧化修饰,还可以升高HDL-C。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应高度重视。最受关注的不良反应无疑是肌病,在中等剂量他汀与贝特合用时,肌病的发生率较低。他汀与烟酸类合用他汀与烟酸类合用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联合用药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17期2009-10-09

  • 难治性血脂紊乱患者如何服用他汀
    明,现有的6种他汀类药都能使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30%~40%。但对于基础LDL-C较高的患者,达到靶值并非易事。实践表明,加大剂量一倍,只能使这些患者LDL-C降幅增加6%,却要承受不良反应加大的风险。对于这些难治性血脂紊乱患者,目前推崇达标的策略,首选强效他汀。瑞舒伐他汀是现有他汀类药物中最强效的一种,也是唯一已取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证据的药物。与其他他汀类药相比,它的剂量最小。2008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明。用40毫克瑞舒伐他汀治疗2年

    家庭医学 2009年2期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