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悦”读

2016-05-07 10:30蔡晓燕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3期
关键词:松树文本教材

蔡晓燕

【摘 要】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开放,实现小学生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实现真正的“悦读”。对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要从低年级抓起。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自己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元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并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一、精彩导入,激发“悦读”兴趣

精彩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让学生产生迫切的阅读渴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强烈地想解除疑惑,自然就会主动进入文本学习,这样就很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一文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课文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样的课文题目,学生们都感到很奇怪:“树是生长在土地里的,它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向大家展示了关于驯鹿角的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像什么?你们认识吗?”由于小学生对驯鹿角并不熟悉,所以说出来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都不准确,其实,这就是那棵会走路的树,大家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没有脚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走路?让我们打开课本自己去探索吧。”

这样一系列的悬念设置,一步步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文本的学习中去。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悬念,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进入文本进行探究,寻找答案,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边读边画,引起“悦读”共鸣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基础就是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要从提供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始,而且小学生活泼好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适当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众多活动中,让学生绘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文本,以绘画辅助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应该引起重视。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时,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每一个小学生都很喜欢故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很大。在这篇课文中向学生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颗小松树长在高高的山上,就觉得自己长得很高,对于长在山下的大松树很瞧不起,对于小松树这样骄傲自大的行为,风伯伯严肃地批评了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想一想两棵松树所处的位置,然后在纸上画一画它们的位置。通过小学生的绘画,很容易就让小学生看到两颗松树的特点,这样再理解文本的主体就轻而易举了。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掌握文本的主题这是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教师利用绘画的方式,让小学生边读边画,让小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画,这样可以使小学生轻松理解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小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这样帮助小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

三、利用插图,欣赏“悦读”之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设计非常精美,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安排了很多的插图,这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征。教材中的插图或是人物,或是景物,或者是再现了文本中的某一情节,甚至还有一些是对文本的延伸,这些对于小学生阅读文本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小学生喜欢上阅读。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仅仅扣住“快乐”的主题,向我们展现了西双版纳地区的百姓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尊重各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在这篇课文中,就有一幅插图,在这幅插图中描绘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这幅插图来帮助小学生阅读。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插图,小学生对人们过泼水节的欢快心情有了直接的体会,可谓是一目了然。通过观察画面,小学生充分体会到泼水节中的水象征的是幸福和吉祥如意,往人们的身上泼水是对他们的美好祝福,这样小学生对于文本就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

要想让小学生喜欢上阅读,就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特点帮助学生阅读,消除小学生对阅读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例如文本中的插图,帮助学生轻松阅读,这样可以让小学生理解文本变得轻松容易,自然而然就会爱上阅读。

正因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所以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就要重视。阅读教学不仅能熏陶学生的情感,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小学生爱上阅读,真正实现“悦读”,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宋雪梅.阅读让学生与幸福快乐牵手【J】.新课程(中),2011(01)

【2】钟玉萍.阅读,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06)

猜你喜欢
松树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松树
松树
松树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松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