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理念下对名著导读课的思考

2016-05-14 19:12杨琼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凤霞福贵以学定教

杨琼

名著导读课要求根据每本名著各自的语言、内容、结构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和名著导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结合起来,能将课堂变成高效的课堂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形式

现在网络资源十分丰富,视频、flash、音乐、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形式都可以拿来为名著导读课服务。这些形式常常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名著导读课的首要任务。

在网络资源的筛选上教师必须要下功夫,需反复斟酌才可。所选的多媒体形式必须要符合这本名著的内容,还要符合它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对理解名著产生切实有效的作用。不能为了使课堂看起来花哨、活泼而找一些不切合名著实际的内容,这样对名著导读有害而无益。

例如在《海底两万里》的名著导读课上,可以在导入阶段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一览海底的奇异景观,欣赏海底数之不尽的动植物,学生必然会被这种神奇美妙的景色所吸引而发出感叹,从而产生对海底的浓厚兴趣,这样有利于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下面阅读原著精彩曲折的情节和理解作者超前非凡的想象力做好铺垫。

二、巧用想象和猜测

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趣,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想象、猜测的形式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达到了名著导读课的首要任务。而想象和猜测的运用要求教师能设计合理的环节和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按照学生的思路设计好问题,既要能顺利地推进教学进度,又能吸引学生。

如在《海底两万里》中可以通过将原文中描写人们未知的潜水艇的句子逐句展示,让学生猜猜这究竟是深海中的一个什么物体。

它“体积非常的巨大”。

它“游动的速度非常快”。

它“会发出神秘的光”。

它“会突然喷出两道水柱,射到150英尺的高空”。

它“神出鬼没地在各个海域活动,遇到它的船有些被撞坏了,有些干脆消失了”。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必定是七嘴八舌,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被积极的调动,对这本著作必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肯定愿意去阅读原著了。

三、内容梗概和精彩片段相结合

片段的选择也要反复思量,或能将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能很好地表现名著的语言风格,或是名著的亮点,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能呈现的片段也不应多,要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精练性。

例如笔者执教过的《活着》名著导读课,先展现了福贵起起落落的坎坷一生,使学生对主人公福贵悲惨不幸的一生有了了解。然后选取了几个片段,如下:

片段一:到了城里,看着离那户人家近了,我就在路灯下把凤霞放下来,把她看了又看,凤霞是个好孩子,到了那时候也没哭,只是睁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脸,她也伸手来摸我的脸。她的手在我脸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背起凤霞就往回走。凤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紧紧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带她回家了。回到家里,家珍看到我们怔住了,我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家珍轻轻地笑了,笑着笑着眼泪掉了出来。

片段二: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冷,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这两个片段,第一个着重表现福贵一家相依为命,贫穷但却又温暖的亲情。第二个片段重在展示福贵的亲人相继去世的悲痛,表现他的伤痛,从而凸显文章的主题。

四、借助名家名言

许多名著都有名人名家作过评价,或者有民间的俗语,这些名言对名著的概括性较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并且通过这些名言给学生推荐名著,容易产生名人效应,见效明显而快速。

例如关于《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借住卢梭的“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推荐,用民间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来激发学生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兴趣。除可以用名人名言推荐名著之外,也可以推荐它的作者,如《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名著导读课并不是这堂课上好就结束,应该有一个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的差别,采取不同的阅读成果形式。可以用报告、读后感、人物赏析、精彩片段语句的摘抄等形式,在班级里进行展示,也可以让学生代表做报告,或对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这样既能检测学生是否真正阅读了原著,也可以通过阅读成果的再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中(311800)

猜你喜欢
凤霞福贵以学定教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换亲
响锣
风雪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在当下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