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

2016-05-14 23:45雷振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高职高专第二课堂

雷振龙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主要面向社会的需求,靶向就业,其中的关键为产学研相结合,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所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是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关键。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而言,由于受限于英语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很难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开发以应用能力为基础的英语第二课堂就显得极为重要,不仅有益于补充英语第一课堂,更为学生的第三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142-03

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累知识。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而言,科学并有效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下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方法和措施,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辟,服务于高职高专英语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毫无疑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种类型的学习,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但是不管教学模式、课堂形式怎样千变万化,其中心大都服务于课堂教学,高职高专教育亦是如此,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否定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国家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层次的不同,教育目标也出现一定的差异,学校教育第一课堂不能把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予以遮掩,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更是如此,第二课堂上承第一课堂,下启第三课堂,在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应用能力培养视域下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学习并非简单的输入信息、存储和提取这一过程,更不是把信息简单地加以积累。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有学习者参与,依托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和别人的沟通交流,以及互动质疑,对知识进行构建。纵观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我们会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作为学习主角的学生被排斥在课堂之外,仅仅作为灌输语言知识的工具[1]。

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讲,第二课堂能够提供英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自信心,把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端正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外进行实践联系,保障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应用语言的信心,能够在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更好地使用英语。

通过在第二课堂设置相关情境,保障学生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使用外语技巧。第二课堂能够上承第一课堂,下启第三课堂,其在不断补充第一课堂的同时,还能不断拓展第三课堂。学生一旦在第二课堂中积极参与,会在第二课堂把第一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充分地应用其中,把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第二课堂的问题。在参与第二课堂的时候,学生能够积极地应用其中,保障其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实践是获得真知的源泉,通过实践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要想进一步提升质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指导: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端正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符号教学、情境教学等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完善;但是在当前第一教学课堂中,很难把上述内容全部实现,第二课堂却能够很好地把上述很好地完成。

二、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英语的情境。国内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劣势为没有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而英语第二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极为真实地使用英语的环境,如英语朗读、英语交流、英语歌曲、英语影视等表演形式;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能够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语言环境上的缺陷,让学生的英语输出更为有利,让学生英语输出更为积极、有效,以便于构建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环境,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极为有利。

其次,英语第二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问题和学习任务。构建主义比较推崇的学习方式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必然会被学习任务的完成所推动。如在第二英语课堂开展英语演讲、口语等比赛,在其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在开放的环境和背景下予以解决,因此都是可探究和思考的,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学生学习英语课程之中,可以把学生的求知欲全方位激发出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依托英语第二课堂这一平台,很好地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在学生的相互协调下把学习任务很好地完成。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学习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体验。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能够把旧的知识很好地激活,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语言意义,保障主题的构建更加完善和深化[2]。依托英语第二课堂,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遇到问题共同面对和解决,保障主动输入的有效性,主动构建英语知识,提升英语实际使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英语第二课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第一和第三课堂中发挥桥梁作用,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完成知识学习后,经过第二课堂的积极内化和完善,在第三课堂积极地使用,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依托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赛等,让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果尽情地展示,保障学生所学英语知识有用武之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保障其立足英语课堂,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成果在第二课程能够得到全方位展示。

三、以应用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成 英语第二课堂的本位为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以任务驱动为中心,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地调动起来,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提高其实际使用的能力,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全方位激发出来,依托浓厚的校园英语文化,保障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彩,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精神,深入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把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全方位提升[3]。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英语第二课堂的主体为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和完成任务的人员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则很难发挥规模化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引导第二课堂的构建和开展,同时还需要扮演监督、评价的角色。作为策划和组织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的主要人员,教师需要设计和提供学习资源,同时还需要扮演评价学生学习绩效,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的角色。在第二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如第一课堂那么中规中矩,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然后充分利用这一关系,了解学生学习中真正所需、所想,进而在第一和第二课堂中予以实施,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教,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相互联动,三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搭建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平台,各平台各尽其职,充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最终落实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上。作为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桥梁,第二课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给予重视。

英语学习俱乐部负责英语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英语俱乐部设置各种英语学习的社团、协会,如可以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合理构建协会、社团,如英语口译社团、英语晨读协会、英语杂志社等等。这些社团有机互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同为整体;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加入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社团,在社团中学生关系亲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终提升英语的语用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第二课堂的优势和作用。

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第二课堂活动极为重要,不容忽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第一课堂,也架起通向第三课堂的桥梁。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需要把大量的实践输入其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同时有限的时间还会被教师的大量讲解所占用,所以与学生英语的学习相比,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语言输入还很不足,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无法得到满足。针对第一课堂英语语言输入不足或者缺少输入机会的情况,第二课堂能够把这一缺陷很好地加以弥补,有效地改善由此导致的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缺失的问题,消除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在真实的语用环境下学习、应用英语,保障不真实、强迫角色、具有较强目的性等原因导致学习质量不佳的问题尽可能杜绝。把任务型活动引入第二课堂具有良好的挑战性、竞争性和互动性,适合高职高专在校生的年龄特点。在第二课堂中,学生依托各种活动,充分地获取今后所需的英语知识,全面提升语用能力。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各项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形式比较丰富,如英语朗读、英语辩论、英语歌曲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的促使下不断深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强调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英语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高职高专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的意义

1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坚持并积累的过程,在其中需要进行研究,并获取相关经验。有关专家指出,学习的过程是生物获取经验以及变化行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第一课堂上,学生会学到很多的新技术、新知识,然后在大脑中把这些知识、理论存储起来,在实践中强化,最终外化为行为。但是第一课堂毕竟时间有限,学生即使所学的知识或许能够内化,但是持久性缺失,需要有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强化。所以,在课堂活动之外组建第二课堂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的学习规律相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行为的外显,最终让知识向技能转变。进入高职高专学习的学生,由于经历过高考,升入高等院校后课程较多,课时较少,很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这就需要第二课堂把第一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消化和理解,也就意味着第二课堂对高职高专英语的学习极为重要,其发挥的作用并不亚于第一课堂[4]。

2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

与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对比,就读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亟待提升,但是,他们也有一颗进取的心,希望借助自己的学习掌握在社会立足的技能。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超过1/5的学生认为高职课堂教育和初中、高中时代没有太大的差别,仅仅有17.6%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氛围较好。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高职高专教学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等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突出办学特色,深化办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很多研究人员入手于课堂教学,但是,在高职课堂上引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予以实践,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学生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值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这让很多在高职高专中执教的教师倍感尴尬。学生水平高低不等,整体水平较差,大班教学盛行,学生人数多教学难以管理,上述原因都对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改革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并不能在朝夕间掌握娴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但是由于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的学生总数较多,教学时间有限,学习过程令人不满。从心理学上来看,人的挫败感会随着超过预期难度的提升而倍增,最终导致其荒废学习,自暴自弃。所以,在第二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把第一课堂的缺陷和不足很好地加以弥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重拾学习信心,坚定学习信念,在改变学生学习行为上,第二课堂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

面向生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定位,其需要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与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为: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因此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开放性、职业性以及实践性予以突出。把新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会把课堂大部分时间占用,即使学生深入企业、实验室等进行实践,也仅仅是听取讲解,自己很少有动手的机会,高职课程体系较多,需要灌输大量的知识,有限的时间面对大量的知识,必然会存在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情况。高职教学中也在采用多种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但是在课堂上学生重视课堂氛围的热闹性,很多学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上课,小组讨论效果堪忧,成为披着小组讨论外衣的聊天。但是第二课堂却与此不同,其主要根据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组合水平相当的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等的制约,在相对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习得知识,提升综合实力。

五、结束语

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第一课堂加以重视,还应该重视第二课堂,尤其是大学英语的学生,由于第二课堂在时间、空间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辅助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对其学习效果进行巩固。不仅如此,还能对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方位地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深化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落实在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上,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张春娇.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影响的探讨——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3,(1).

[2]刘佳,汤漫江,张涛.基于《新通用英语》综合教程的第二课堂活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

[3]刘艳芹,李卓,孙承荣.中外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语料库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孙承荣,刘艳芹,冯鸿燕.英语和法语中句子结构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高职高专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