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2016-05-14 00:19朱丽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翻译教学英语翻译

朱丽秋

摘 要:从交往体系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在交往体系理论的引导下探索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指导策略和启示,并提出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策略,目的是更加科学地发挥功能对等理论以及教学主体突出特点的正向效用,提升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实现现代化、高效化和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英语翻译;翻译教学;交往体系;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127-03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面对国际化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成为了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中国国际化交流的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就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而言,需要加大力度整合和完善,才能实现英语翻译教学交往体系的高效化发展,才能在更加规范和科学的环境中推动中国翻译人才走向世界。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和多角度地进行成语的英译环节,要利用多种语言和行为理论作为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汉语与英语的语言趋近功能,使英语翻译教学主体更加突出,使教学主体的交往体系更为全面。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翻译英语人才的翻译水平,更应该立足于专业化的功能对等理论,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地位,运用更为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来构建符合现代化学生学习翻译知识需求的交往体系[1]。

一、不同理论基础下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

1趋近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第一,从直译趋近的角度来说。所谓趋近,指的是一种语言变化的状态,而直译趋近模式便是在直译技巧的应用下,在英语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把握语言最本真的基本原则,使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在相通和相互的状态下转换。在我国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直译教学模式中,其使用的直译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汉语回译的间接性插入英语元素的直译对译方法,语义透明、语义不透明以及语义半透明的宽泛直译方法,以及语句微调和词汇微调的调整型直译方法。由于直译教学模式讲求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对汉语的英译实行字面意思的统一化翻译,更加讲求汉语字面含义的保留,使英译之后的英文语言能够非常接近汉语本真的含义。

第二,从意译趋近的角度来说。意义趋近模式是为了保障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工作更加流畅,也能够在英语的表达下使汉语的原文内容保持不变,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多元性和发散性较高的意译教学模式进行翻译教学,能够实现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和科学化发展[2]。

2过程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的过程理论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整体脉络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际就是汉语的语言和词汇组合构成的关系,通过语篇作用的支持,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汉语翻译成英语的真正含义,也促进了对人们对翻译语言使用思维的展示水平。相关的研究学者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组成具有自身的认识,希望能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英译概念和意义。通过对过程理论的理解,就能够真正地掌握相关联的内容,并且实现对英语语言翻译内容的认知[3]。不同类型的英语翻译教学体系都具有语篇的特征性,真正地掌握翻译效用和语言的使用模式,就是掌握了英语翻译教学的结构和模式,从而掌握了一种英语语言的教学表达方式,促进了教学内容的解读并强化学生对翻译课知识的体会。所以在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不同内容的英语翻译课程使用不同的过程理论教学模式,其实质还是存在必然的客观联系性质,也正因为英语翻译教学自身的特殊性,促进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提升了翻译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3语法规则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第一,站在宏观分析的角度而言。现今在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工作上多为建立在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具象化的翻译教学模式,因此针对英语的翻译教学模式需要在语法规则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动态转换,并在翻译过程中对具有典故和寓言故事的汉语来源进行实际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英语翻译实践教学。通过将语法规则套用在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建立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并对英语的翻译予以赏析和实际阅读,则可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在难度系数较高的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解能力,以及在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视野等方面都能予以提高和拓宽。而建立在语法规则基础上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从宏观视角而言,需要借助相应音频以及影像和相应图片等等更加全面地介绍语言的来源、典故以及蕴涵的人生哲理等,使英语翻译教学工作更加多元化和深入化,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推广不同语言文化的作用,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翻译教学效率提升的目标[2]。

第二,站在微观分析的角度而言。建立在语法规则基础上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除了可以从宏观视角来分析之外,还可以从微观视角来实际分析。具体来讲,微观分析需要将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词汇以及短语和相应的语法、涉及的衔接手段包含在内,进而促使英语的翻译工作对汉语原有的语境以及词语整体有着深入性全面性理解[4]。首先是从衔接手段的良好分析来讲,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可以把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衔接知识和相关理论作为翻译工作的理论基础,促使英语翻译课堂教学能够对语法以及词汇两者之间衔接的相应手段予以掌握。其次是从语义词汇方面的良好分析来讲,在进行英译时需要站在整个汉语的角度对涉及到的词汇以及短语和相应的简单成语结构予以良好分析,促使翻译后的英语能够通过引导性的翻译实现语篇内容的深入性表达,更加提升了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全面性,促使学生对英语翻译这门课程有着更为具体形象的认识。

二、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角度 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过程中,需要把握两大关键点,即在交往体系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翻译教学行为和主体行为的精炼度,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度。

第一,针对使用英语翻译教学行为的翻译语言角度来讲。在国外翻译语言的角度下,其认为由于英语翻译工作更加注重英语语言的简洁度和精炼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的语言中,不会过多地进行浮夸语言的修饰,而是立足于翻译成果的实用性和客观感方面。比如以广告为例,与中国的中文广告相比,英语广告在一定的差异。中文广告注重整体环境和感觉的渲染,会通过夸张、丰富和精彩的语言来突出广告产品的自身特点[5]。那么在英语翻译教学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把握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理论中的功能平衡宗旨,翻译教学时既把握英语原有的客观性和简洁性,也体现出汉译后的特色感,不拘泥于英文自身的内涵,体现出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工作的精髓。 比如在这句话中“I undersigned hereby certify that goods to be supplied are produced in Japen.”进行汉译后是“下列的签署人保证这些货物供应都是源于日本生产。”在该句的翻译中,将“I”翻译成“签署人”,这种立足于功能交往体系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教学手段,提升了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也利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构出更为有效的教学主体交往体系[6]。

第二,针对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来讲。在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上,要把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差异性,以此来推动教学行为更加有效。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与差异,比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人文教育等,那么这种文化方面的差异对语言之间也会造成差异性。基于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过程中,需要利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消除这种主观层面的差异,实现翻译教学主体的对等。对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学行为以及教学主体中主张的翻译元素在西方是存在很多不可接受性的。比如在我国关于龙的广告宣传语中,所谓“龙头企业”指的是具备一定领导能力的大企业,该广告的宣传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龙头企业的总体领导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性。然而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商务英语自身具备了很多文化性质,即翻译成“Jragon head product”,然而龙在西方文化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邪恶性,这样翻译成英文之后在商务英语的范畴中不具备很好的接受性,不利于达到翻译自身的既定标准效果。因此,在实行翻译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要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在更加契合英语语言环境中把握好教学主体的交往行为关系。

三、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策略

1适当增加的手段

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具体实践中,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一定程度地增加一些词汇和短语,以此来丰富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整体字面含义,使源语言被翻译之后的语境和语言细节都不被改变。比如“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our buyers in London find your price much too high.”在这个句子的英译汉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会直接翻译成“我们很遗憾地告诉你,我们在伦敦的买家认为你们的价格太高。”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尽管连接了上下文的大概含义,然而如果仅仅按照英语自身的意思进行翻译,会有很多地方不通顺,也不具备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全面性。因此,需要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当减少的翻译教学手段,促使教学主体的交往体系更具效率性,通过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必要的词语,使句子翻译之后的语境更为明显,因此可以翻译成:“我们非常遗憾地通知贵方,我们在伦敦的买家认为贵方的价格实在太高。”在这个汉译的句子中,会将贸易的对方称作为“贵方”,以此来彰显出对对方的尊重[7]。

2适当减少的手段

适当减少的手段指的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将英语语句中不需要刻意翻译出的单词或者短语直接省略,这样使得翻译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省略策略的使用要以不改变原句的基本含义为前提。比如在这句话中“Will you please inform us the delivery date.”其完整的汉语翻译为“你能够告知我们具体的发货日期吗”,在这样的翻译中,一些冠词和代词并没有全然翻译出来。如果按照这种委婉的语气进行全然翻译,不利于体现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客观性,更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威严性,更有利于体现教学行为中交往体系的高效性质。同时,由于在具体的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过程中,教学主体应该按照具体的教学规划和课程教学结构如实形成,是一种理论引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过程,所以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过程中,为了体现交往体系的简约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翻译所用的修饰的形容词去掉,所以可以译为“请告知发货日期”,这种简洁明了的翻译方法体现出了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高效性。这样的翻译方法在功能对等理论中被称作为适当减少的手段,应该积极引导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工作采取这样的翻译方法,立足于寻求整体翻译教学语句的含义和整体语境的营造,而不是死板地追究某个单词的意义,比如在英语中的一些代词、连词、冠词和介词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都可以适当省略不翻译出来。

3合理扩充的手段

所谓合理扩充的手段,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适当地对某些英语单词、语句以及整体意境进行汉语元素的延伸。比如在英语翻译汉语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英语单词无法在通用的英汉词典中寻找出来,如果“生拉硬套”进行翻译的话,便无法更为准确、合适地表达出英语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意思。因此,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引导下,可以在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利用合理扩充的手段,积极对某些英语词义进行展开分析,延展个别商务英语词汇和短语的概念。比如在这句话中“Too many of us just sit back and say ‘Ill let the experts deal with it”,其被翻译成“很多人都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会说让专业人士来解决。”在这句话的翻译中,整体语境影响了短语“sit back”的翻译含义[8]。“sit back”的原本意思为“不采取行动、不休息、不放松”等,然而这句话的翻译会随着整体语境而翻译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袖手旁观”。这样的翻译方式便是引申策略,在英语短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展思考,来依据原文的整体通顺程度进行引申翻译,提升教学主体思考的发散性程度,有利于构建更为多元化的翻译教学交往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翻译水平,需要立足于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性地位,利用交往体系来引导教学行为,提升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此来带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整体专业标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面越来越重视翻译课程的总体课时以及翻译课程纲领内容的全面性,从这一举措上能够看出,翻译在英语整体教学体系中占据了越发重要的战略位置。本文通过站在交往体系理论的角度,在交往体系理论的引导下探索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指导策略和启示,并提出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策略,目的是更加科学地发挥功能对等理论以及教学主体突出特点的正向效用,提升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我国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宁.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探索——整体建构模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2]李静.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翻译课堂教学的文化建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对国内近年来相关翻译研究的解读[J].外语界,2013,(2).

[4]黄里云.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学术论坛,2007,(7).

[5]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6]孟小佳.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多模态个性化外语教学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介入研究[J].市场研究,2013,(11).

[7]郭志敏.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9).

[8]赵慧敏.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10,(2).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翻译教学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