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敬内心与敬业乐群

2016-05-14 10:05楼宇烈
中国教师 2016年9期
关键词:身教儒家生命

楼宇烈

我跟大家同行,也是一名普通教师,在北京大学任教,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55年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立国之基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比树木要难得多,而且树人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历史。所以,在传统文化中,始终是把教育放在基础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当中的。

在教育中,应该说师德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儒行》中提出了对儒者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果我们一条一条地分,共有16条,可以说《儒行》对儒者的要求非常全面和高标准,有对内心的人格的描述要求,也有对外在的言行举止规范的要求。它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特别是于内,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这是最根本的。

一、诚敬内心,做好一个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个人。师德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是一个职业德行,所有职业的德行都应该建立在基本的做人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做人的德行,是不可能建立起职业德行的。仅有职业德行,也不见得有完善的人格的德行,所以做人的基本德行最重要。《儒行》中其实提到了做人,当然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人懂得怎样才算是一个人,能够把人跟动物区别开来。那也就是,人不仅是一个物质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的生命,是一个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统一起来的高级生命,与只有肉体生命没有精神生命的动物不一样。当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时,这个精神生命就是肉体生命的指导者、引领者,若无精神生命的指引,可叫作“行尸走肉”。作为人,首先要明白人跟动物的区别,不能让物质生命引领我们,而应该让精神生命引领我们。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个内容:让人认识到我们跟其他的生命不一样。

再进一步要求,通过教育要求人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还应不断地提升,能够成为一个不仅是个人的引领者,还是社会的引领者,为社会制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风气和习俗,引领社会走向有序、和谐,大家能够在这一环境中安乐生活。因此,教育在《礼记·学记》中提出两个任务,一是个人修养的提升,二是通过教育化民成俗,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习俗。现在,我们有时会感觉到家庭教育无力、学校教育无力,为什么?是因为当我们教孩子这样做、那样做,但他们到社会中间,社会风气却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今天跟古代不一样,古代信息的交流要很长时间,有时一年才能够从这个地方传到那个地方,甚至几十年才能从这个地方影响到那个地方,现在是瞬息之间。因此,社会教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应重视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

当然,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民俗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人,所以又要回到我们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发扬一点正气,做点善业,整个社会就会正气上扬,大家也会有一种奋发向上、与人为善的一种风气。所以,中国历史一直教育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个人做一点善事,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都做善事积累起来就有大善业,这和我们每个人分不开。

《儒行》中讲作为一名儒者,有内外两个方面。如果把它简单地归纳一下,无非两个字,即“诚敬”。拿朱熹的话讲叫“为人初师诚敬”。往前追溯,《周易》中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是用“敬”规范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要充满敬,行动要用“义”来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诚”。归纳起来,就是要充满敬意,讲诚信或者义。为人师表最重要的不是言教,而是身教,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这个社会,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既要言教,也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二、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呢?在韩愈当时的思想中,道主要指儒家的道,即儒家的道场。此外,他还写了另一篇文章《原道》,追根溯源,道从哪儿开始,是怎样延续的,今天我们应担当怎样的任务和责任。《原道》中所追溯的就是儒家所推崇的道统,就是从尧舜开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

儒家文化在社会日常生活的构建中起了主要作用。应该说,我们的日常人际关系及言行举止规范基本上是按照儒家理念来构建的,而且我们3 000年的社会政治制度,也是按照儒家理念构建的,它在传统文化中起着指导人们的作用。我们也看到儒家思想在不断演变,先秦有孔孟荀著名儒家,到了汉代,著名儒者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这在历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印象,似乎整个传统文化都是独尊儒术的。这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没有问题,但说历史上就是独尊儒术,这和中国整个文化是不合的,因为中国整个文化是多元包容的。儒学是开端,不断地吸收各个方面的思想来丰富、发展。所以,在主体结构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儒、释、道有细致的分工,儒治世,与佛治心、道治身相互配合。其中,有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唐玄宗亲自选了三本书做注解,让全国读书人都读,一本是《孝经》,一本是《道德经》,一本是《金刚经》,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儒释道的思想。《孝经》是根本,百行孝为先,《道德经》是道家的根本,《金刚经》是中国佛教最根本的经典,所以从唐玄宗开始就形成了这一格局。

刚才讲的董仲舒时期已是儒学新阶段。董仲舒的儒学接纳墨、道、名、法、阴阳五家的思想,综合各家,所以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他这种形式下的儒术。儒术到了汉代,已有很大发展,包含其他各家。

到了宋代,儒家又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称宋代儒家是新儒学。“新”在哪儿呢?主要是把佛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包含到儒家思想里面去,使儒家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经常讲的儒家的根本—理学,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提升出来的。因此,讲儒家,一定要知道它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把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行为、佛道的思想吸收到它的思想中去,使儒学得到很大的发展。宋明以后理学有了复兴,就是因为吸收了这些思想。

到了近代,出现新儒家,可以说是从康有为开始的。这个新儒家“新”在吸收了西方精神,如自由、平等的思想。

简单地讲,儒家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核心没有变,不管内容如何丰富,落实到做人这个原则上去,强调知行合一。对于知行的问题,历史上有很多的讨论,如知难行易、知易行难,但总的来讲我们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说到做到。儒家反复强调我们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不能用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做到。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做到,这是最基本的。所以,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传的是为人之道。

授什么业呢?授业并不是教一点知识就行,而是教人们怎样把握知识,发现知识,发展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运用知识,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人们才能运用知识,否则知识就是死的。知识被运用以后,它才会活起来,有所发展,所以授的业是为学之方。

解什么惑呢?人人都有惑,惑的产生是因为有“蔽”,人们常常被片面的东西遮住眼睛,看不到整体大局,解惑就是解由偏僻带来的惑。所以,为人师要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僻之惑,任务很重,首先就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对自己的事业有所敬重,有所敬畏,不断地丰富、提升业务。

三、敬业乐群,要有“两颗心”

教师也是一个“医生”。唐代孙思邈,我们尊他为“医圣”,他有一本书叫《千金药方》,讲述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一些条件,第一个题目就叫“大医习业”。他讲到作为一名好医生应该全面地掌握整个治法,不能只懂得医道看看医书就行了,只片面地知道一些医理不行,要不断地学习,开阔眼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叫敬业。

敬业乐群,是《礼记·学记》中提到的,最初是说我们要努力学习,跟同学打成一片,互相切磋。后来,敬业乐群成为人们对自我修养的一个要求,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尊敬和敬畏,对与自己共同从事这个事业的人,和睦相处,打成一片。小时候,我常看到商店中会挂着“敬业乐群”的牌匾,现在看不到了。我曾在20世纪90年代去韩国,居然在韩国的政府办公大楼中看到他们挂着“敬业乐群”四个字,当时就很感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人家很重视,我们自己却看不到了。一个人要尊敬自己,尊敬他人,也要尊敬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只有尊敬了我们自己的事业后,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我觉得做教师非常重要,要比一般人多“两颗心”,一颗爱心,一颗耐心。有了这“两颗心”,我们才能够把孩子教好,把学生教好。过去,我们讲要把书院当家庭,把师长当父母,但这个跟小家中的父母不一样。父母的爱心,有时常会变成溺爱,所以教师的爱心比家长的爱心更难,要把握一个分寸。严而不厉,很严格的要求又不是非常厉害,让大家不敢亲近,所以分寸的掌握很关键。此外,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像家长那样爱自己的学生,也要以一个师长不断上进的态度教育学生。孩子或者年轻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要让他们的想法能够有所提升,还需要一颗耐心。

师德从各个方面来讲,会有很多内容。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个人。做好一个人,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东西,即敬和诚、敬和义。此外,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敬业,还要多“两颗心”—爱心和耐心。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身教儒家生命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茶道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