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谈话模式

2016-05-14 17:56王志强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创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本文对“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立足于这一理念的新型谈话模式,研究实际效果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其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谈话;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68-01

如今,高校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此,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在不断推行。但是,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授课为主,模式欠缺灵活,谈话制度也多流于模式,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必须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包括辅导谈话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方能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我国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一、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策之后,我国的国门日益打开,和国外的经济、科技往来日益增多[1]。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糟粕思想和各种思潮也随之而来,对于我国社会冲击较大,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其人生的观念和追求尚未完全定型,正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因此,这些错误的思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因此,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比如分配不公、贪污腐败、唯利是图、好逸恶劳、腐奢靡享乐等,这些均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思维,容易使其丧失应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速度,但是,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了这些不良思想的传播,极易侵蚀大学生的思想[2]。

正因如此,在当今大学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是一项常规的工作,甚至应该将其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能刺激大学生能够自发的对于自己的心理进行检讨和矫正,最终在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同时,保证其未来人生道路的成长。

二、谈话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所谓谈话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进行谈话,围绕着学生的某一思想或者观念,进行教育和引导,改变其错误思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简而言之,就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一种思想上的灌输[3]。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谈话教育不受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灵活多变,一对一的对话不仅可以使得教师准确的掌握探护对象的心理活动,还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这种方式较为亲切,学生接受性较高,避免了传统硬性教学模式的缺陷,学生乐于接受谈话,并且会主动地就自己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总而言之,谈话教育并非是一种点缀,而应当组我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模式,以最大程度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本”谈话教育模式的应用实践

“以学生为本”理念并非是一句空话,而是应当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环节,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避免落入“说重于做”的困境之中。因此,在工作中,必须针对自身客观的条件和基础,认真调查研究,从而科学的构建新型的谈话模式,以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

(一)重视学生主观的需求。

每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进行谈话教育时,就必须要重视每个学生所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主管需要。

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其个人思维和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所以,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各种外来的信息和思想,而是会有着自己的判断,而后根据自己的喜恶、需要进行判断,而后接受被自己认可的内容。正因如此,在进行谈话教育时,就不能采取较为生硬的传统宣教模式,而是应当将自己和学生摆在一个平衡的位置,根据这一学生现实具体的心理情况和思维特点,合理的选择谈话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而且教育的最终目也是在学生身上方能实现,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以为学生就是理所应当的受教育者,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学生的地位自然无法得到保证,只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因此,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就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应当主动地去找学生进行交流,地点可灵活多变,营造一种朋友之间谈话氛围,绝非高高在上,被动的等待学生的求助[4]。

此外,教师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多加注意观察,掌握学生的真实状态,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最终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

任何一种完善的制度或者高效的教育方法,都必须要有完善的计划和长久的机制作为保障,对于“以学生为本”的谈话模式而言亦是如此,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谈话制度,各班辅导员经常召集学科老师和班干部举行座谈,寻找心理和思想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而后进行针对性的谈话,这种制度应当长期化;其次,应当定期对于已经谈话完毕的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其新的心理动向,防止谈话流于形式,争取取得最大的效果;最后,应当对于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对需要的学生进行谈话,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实现全面的“覆盖式教育”。

四、结语

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而对于关系到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重要性更是无需赘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建立新型的谈话制度,促进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仁强.以人为本,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论影视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学理论,2009,2(10):91-93.

[2]李辉山.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09,12(1):110-113.

[3]田超.试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2014,06(2):12-14.

[4]靳军.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02(5):321-336.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3-),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思想政治辅导员。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创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