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的创新

2016-05-14 18:25赵振兴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欠发达地区创新

摘要:建国以来,城乡关系不断演进变化,当前城乡统筹成为改善“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项重要战略。各地积极探索并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面临更为严峻和复杂的现状,因地制宜,创新城乡统筹的路径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X省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的创新为例,阐述了城乡统筹的内涵、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以及相关路径的创新,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城乡统筹;路径;创新;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98-01

建国后,城乡关系一直处于演进变化之中。发展至今,城乡统筹已然成为促进城乡良好互动、推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良好选择。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统筹”的理念以来,全国各省都积极探索,X省也不例外,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特征,在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对统筹城乡发展路径进行了创新,为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关于城乡统筹的概念

虽然城乡统筹的理念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城乡统筹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长久来学者们从城乡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整体性等角度对城乡统筹进行了研究。如:胡艳君根据城乡的和谐平等角度,将其定义为:城乡统筹就是国家通过对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进行变革来逐步消除城乡不平等。党双忍提倡城乡互动,把其定义为: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陈希玉从强调整体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视角,把城乡统筹定义为:改变和摈弃过去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大经济政策等,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在统筹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城乡各自的特色;城乡统筹发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统筹城乡政治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环境发展。综上所述,众多学者虽然对城乡统筹的定义的角度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在二者之间更好的流转,促使城乡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共赢,共同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新路径—以X省欠发达地区为例

由上述定义可知城乡统筹的目的是要改变过度重视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步的状况,通过改变政策和变革制度以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间的鸿沟,促进城乡不断地融合。即使统筹城乡的目的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环境不同,因此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城乡统筹所遇到的问题和面对的工作重难点有所差别。这主要表现在相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下面本文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以X省城乡统筹工作开展情况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工作研究出来的新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的定义。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比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且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二)以X省为例探讨城乡统筹的新路径。

2012年的国发2号文件,中央对X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X要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X省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当前看,X省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仍十分急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城市化率水平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发布的2013年数据,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 但是2013年X省城镇化率只达到38.2%,低于全国水平。二是表现为GDP总量及人均水平的差距上。2013年,X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6.79亿,人均GDP为22981.60元,位列全国省市末位。三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较为严峻的形式,促使X省各地区充分发掘并利用不同的基础条件,形成千姿百态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1.打造活力小镇,建立美丽乡村。积极发展小城镇,释放小镇活力,并强化小城镇对周边村庄的带动,以小城镇发展促进周边村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努力建立美丽乡村,做好村庄规划,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的二重唱。X省在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乡产业功能、带动美丽乡村、推进绿色城发展、彰显城镇文化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在打造活力小镇,建立美丽乡村以促进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总结出了两点新方法:一是加强乡村人居环境的科学指导性,如X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清华大学城市研究所一同工作,在L村建设强化版的“微田园”。不但保留了乡村的原有的田园风光;还使乡村拥有了现代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了特色的乡村旅馆和生态环保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和停车厂等。二是开发城镇服务业的新亮点。

2.农业产业化带动路径。农业产业化带动发展模式就是要以工业“消化”农业,用工业的理念与办法来发展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该模式要求依靠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并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通过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当前X省还有很多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这些地区农业多以出售原材料或粗加工为主,而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如X省的Y县辣椒,因其独特而优良的品质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及较大的种植规模,而使Y县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但其产品产量曾经有90%以原料出售,粗加工不足10%,极大的浪费了资源。

3.开发区--地产发展路径。开发区--地产发展路径是在发展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开发区的基础上,将城市近郊的农地作为地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这种路径通过发展开发区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快速实现经济发展的资金原始积累,为城市近郊的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一种外力,给开发区周边农村创造财富提供可能,使农村有条件城市化和工业化。

参考文献:

[1] 胡艳君.我国城乡统筹问题探[J].经济师,2007,(2):12-13.

[2] 党双忍.城乡并轨:全面现代化并轨工程[J].中国市场,2010(16).

[3] 陈希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J].山东农业,2005(5).

[4] 田美荣,高吉喜.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中国发展,2009,9(4):62-66.

作者简介:赵振兴,男,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欠发达地区创新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