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质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6-05-14 12:09张菊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质疑精神运用

张菊华

摘要: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要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要求科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质疑精神 运用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欠缺的现象

1.我们日常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进行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工作,而在课堂中对科学问题进行质疑的比较少,更甚者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科学知识教学传授进度)的顺利完成,少给学生质疑的时间,甚至不允许学生质疑。

2.在课堂上学生质疑能力产生后,不在教师的教学环节中,而被教师所忽略,久而久之,学生不再喜欢质疑。

3.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喜欢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质疑,就是一个不断提出疑问,分析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更获得向深层次科学进行探究的能力。

二、有效质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运用实践

(一)更新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质疑能力

目前开展的课堂教学各项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学贵则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目前,很多教师在工作以后,对教学理念的学习不再重视,一直以自己愿有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好的。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更有能力的接班人。为此我们教师应该摆正心态,更新教学理念。

要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教师必须思考任教班级学生质疑能力不足的原因。再则,根据原因设计相对应的策略,如:加强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师的引导学生质疑、对一些同学胆小怕说错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只有学会质疑才能消除他们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心理,变被动获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欲望,点燃发现问题的导火索。

(二)教师要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学生质疑的最好场所。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教学中,通过学生用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知道了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一种蓝紫色的物质。本课最后“制作神秘的信件”的学生活动: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学生通过制作和喷碘酒让字显示出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白纸喷了碘酒后也变色了。

教师适时提出:难道一些白纸里也含有淀粉?

学生也产生同样的质疑,于是进行交流讨论,决定找各种纸来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碘酒会让有的白纸变色而有的白纸不会变色,如普通A4纸会变色而宣纸不会变色。

学生讨论产生质疑:会不会造纸的时候使用的材料不一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书籍、网上资料等方式了解造纸的过程,最后发现不同的纸造纸的材料和工艺是不同的。

本课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素养来检验或者说对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进行了质疑,通过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结论。并对书本中的神秘信件活动进行改进:不能用一般的白纸来制作,否则就是失败的“神秘信件”,要么用宣纸,要么用另外的方法来制作,、如用维生素C溶液写字,涂碘酒来显字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遇到的疑问要思考,引起学生的质疑,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解决产生的质疑。

(三)利用学具差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它可以给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因此,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验教学中学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有的实验没有配套器材;有的配套器材简陋,严重影响实验效果;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足够的实验器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需要学生自备实验器材,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备学具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斜面的秘密》一课教学时:由于农村学校缺少斜面的实验器材,课前教师布置每小组准备长5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表面光滑的板一块,教师提供重物以及测力计。

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实验数据记入表格:

通过学生的实验,全班的反馈,得出了结论: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相当好,正当教师准备课堂小结的时候,有一名学生提出了疑问:老师,我们小组与那个小组在斜面的角度上是一样的,重物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小组的斜面会比我们小组省力?

这个疑问完全是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教师观看了两个小组的木板后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把这两个小组的木板拿到了讲台上。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他们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会差别那么大呢?

生:(仔细观察)观察发现两个小组斜面的材料不一样:一个小组的木板是废弃的家具板经过油漆的,另一个则是有点潮湿的木板。

师: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斜面的省力情况呢?

生:(思考、讨论并且用实验验证)感受到了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而导致摩擦力不同,使得省力情况也不同。

师:那么干的木板和潮湿的木板对斜面的省力情况有没有影响呢?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

本节课教师很好的利用了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和实验验证,使得学生对斜面省力情况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使学生斜面省力情况的知识理解更加的完整化,严密化,科学化。学生质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讨论、实验、查找资料等方式得到解决,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加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有效质疑产生的成效

(一)有效质疑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和课堂上的有效质疑能使得教师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处理好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小学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教师的有效质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有效质疑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在平时应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习惯,善于发觉学生的质疑潜力,鼓励他们多质疑,高质量地有效质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改变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知识、不动脑筋的状态。学生的有效质疑,才能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来源于有效质疑,在现实环境的需求下,可以想象,科学课堂从科学常识传授为主转化到以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素质为主,将会成为未来科学教学的主流。只有通过不断有效的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原建琦.新课改下学生质疑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9.

[3]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质疑精神运用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从实际教学中谈如何激发学生历史质疑精神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思故我在
让学生学会质疑喜欢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