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016-05-14 12:09唐芸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唐芸

摘要:阅读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成为了众多教师关注的主要焦点,主要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并结合教学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掌握主动权,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让学生阅读哪些内容学生就会学习哪些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但是学生缺乏自主的思考时间,他们也很难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力来整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新时期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一、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的前提。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在阅读时就更有方向,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制定阅读目标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真正地理解这些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真实有效。

例如,在教学课文《飞檐走壁的虎将》时,我就为学生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阅读生字新词;(2)抓住重点的词语的运用,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3)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并通过自己的留心观察,描写出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通过设计这样的阅读目标,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够朝着阅读目标努力,并逐个完成目标,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又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层次,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一般阅读目标的设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知识目标,即学生对于生字词的理解与掌握,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等;二是方法目标,即学生学习课文的方式与过程;三是情感目标,即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获得哪些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心理有何启发等。根据这样的层面来设计阅读目标,学生就能够在阅读时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性。

二、整合与拓展阅读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丰富多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仅仅让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阅读。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适时地进行拓展,将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针对某一类的阅读内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就让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分析了这篇课文后,我再让他们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像《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人鱼公主》等。通过这样的课程整合教学,学生既能够体会安徒生童话的特点,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课文,增强学生的认知。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阅读其他的书籍,进而拓展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不断在实践中创新,优化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在阅读时加以思考,从而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高效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时,我就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1)闰土的相貌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找到有效的信息);(2)闰土和“我”在一起时,给“我”讲了哪些事?(锻炼学生的提炼与总结能力);(3)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思考,你心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深化文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的阅读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师生的有效互动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及时总结评价阅读成果

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源泉。在小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整理与总结,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受到教师的鼓舞,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我曾经组织学生在班级内举行过一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读书成果。有的学生就背诵了自己在课下学习的古诗,整齐的节奏与流畅的朗诵都让学生十分羡慕;有的学生在活动中讲了自己阅读的小故事,新颖有趣的故事情节也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了起来;还有些同学几个人合作排练了一出舞台剧“望梅止渴”,趣味的服装与学生生动的表演,都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活动,也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趣味,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课外的阅读。在活动结束时,我便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评选出最好的节目,授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参与节目的学生,每个人都能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会促使其他学生在课下努力阅读,并争取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总结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的必然追求,也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并拓展阅读内容,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及时总结评价阅读成果,让学生受到鼓励与肯定,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钱春香.有效的教学评价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J].陕西教育,2013,(10).

[2]杨舟.新课程背景下小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0.

[3]张艳慧.对当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

[4]张进,韩丽.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 2011,(26).

[5]李振国.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6]蔡银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初探[J].北方文学,2011,(05).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