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研究

2016-05-14 10:33刘猛
中外医疗 2016年8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刘猛

[摘要] 目的 研究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患者平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剖腹手术及超声介入治疗。然后观察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 超声组的术后恢复站立时间为(5±2)d,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但术后15 d的囊肿大小为(1.4±0.9)cm,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超声组有3例复发,而其他两组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是治疗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大肝囊肿;手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3(b)-0061-02

Research on Operative Treatment of Non-Parasitical Gigantic Hepatic Cyst

LIU Meng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parasitical gigantic hepatic cyst.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on-parasitical gigantic hepatic cys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20 cases in each and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laparoscope, laparotomy and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the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hree treatment method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standing was (5±2) d in the ultrasound group, which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groups, the cyst size was (1.4±0.9) cm on the postoperative 15d, which was obviously bigg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a year of follow-up, recrudescence occurred to 3 cases in the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other two groups had no recrudescence. Conclusion Laparoscope is a best choice of the treatment of non-parasitical gigantic hepatic cyst.

[Key words] Gigantic hepatic cyst; Operation; Laparoscope

肝囊肿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两类,巨大肝囊肿是指直径>10 cm的囊肿,因囊肿压迫到了周围的脏器,致使患者常出现有上腹部肿块或胀痛、黄疸、呼吸及消化系统不适等症状[1-2],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治疗、剖腹手术及超声介入进行治疗。为了研究这3种方法的疗效,该次随机选取了2010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这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患者,患者均为单发性囊肿,均无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肺气肿等疾病,且血常规、肝肾等功能检查均为正常。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20例。腹腔镜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0~53岁,平均(43±6.5)岁;囊肿大小11~25 cm。剖腹术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1~51岁,平均(42±6.9)岁;囊肿11~26 cm。超声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43±6.8)岁;囊肿11~24 cm。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3]:给予全身麻醉后在其脐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保持腹内压在12 mmHg左右,在露出病灶后,用穿刺针对囊肿进行穿刺,抽取一定的囊液,进行确诊及治疗。然后切开囊壁,将囊液用吸引器吸取干净,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切除术或囊肿开窗术。可采用石碳酸破坏囊腔内皮细胞。手术完成后要排尽腹内的二氧化碳。

剖腹术组[4]:全身麻醉后,在剖腹术下切除囊壁,然后清洗干净囊液,采用3.0%的碘酊破坏囊壁的细胞,检查手术创面并给予止血和缝合。

超声介入组[5]:用超声探头来确定穿刺点。先抽取患者囊液400~700 mL,然后休息2 d,第3天行局麻下硬化治疗,抽尽囊液后注射2%的利多卡因,2 min后再抽出,然后注入90 mL无水乙醇,保留5 min后抽出,再次注射50 mL无水乙醇,保持5 min后抽出。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左右,拔除穿刺针,盖辅料,再次用超声探头观察囊肿情况,最后腹带压迫止血。

观察3组患者术后15 d的囊肿大小、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站立的时间,同时给予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组的术后恢复站立时间为(5±2)d,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但术后15 d的囊肿大小为(1.4±0.9)cm,明显大于其他两组;肝功能指标(除了总胆红素外)比其他两组较低,但其他两组的肝功能也处于正常范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且经过1年的随访,超声组有3例复发,而其他两组无复发者。

3 讨论

该研究针对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剖腹术及超声介入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超声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站立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手术15 d后肝功能指标(除了总胆红素外)也比其他两组较低,但统观全局,肝功能还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超声术的囊肿大小相对剖腹手术和腹腔镜术较大。该结果与孙小康[6]的研究结果一致。且经过一年的随访发现,超声组有3例复发,而其他两组无复发者。由此可见,从短期效果来看超声介入治疗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的疗效较显著,但从长期来看腹腔镜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的治疗效果确切,无肝囊肿复发的现象;且该法具有相对简单、创伤小、疤痕较小、患者所受痛苦较轻等优点。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法也具有操作简单、不用住院等特点,但术后囊肿消失慢,术后复发率高,因此,从长远来看,不能作为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仅适合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证、不愿选择其他手术的患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超声引导下肝囊肿进入硬化治疗是通过酒精浸泡使其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水遗迹丧失一些分泌的功能,然后使囊肿壁褶皱在一起,直到最后消失不见。若肝囊肿太大的话,可采用分步硬化的治疗方法,但应尽量避免患者吸收太多的乙醇,以免发生酒精中毒[7-8]。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法对非寄生虫性巨大胆囊肿的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伟,王广义.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1):81-82.

[2] 刘岳松,沙允文.11例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临床治疗体会[J].重庆医学,2011(1):42-43.

[3] 陈家阳,陈敬洪,林汉升.腹腔镜治疗肝囊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2):178.

[4] 刘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7):84-85.

[5] 蒲友清.57例肝囊肿外科手术临床治疗研究[J].中外医疗,2010(9):2-3.

[6] 孙小康.非寄生虫性巨大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质,2011(9):106-109.

[7] 王宏.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09(10):2253-2254.

[8] 杜青陆,刘卫芳.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硬化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0(2):85.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